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光伏系统生态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春波 李刚勇 +4 位作者 陈东波 赵炎 彭建 王玉刚 李均力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93-1803,共11页
光伏太阳能发电正在以大规模集中式迅猛发展,有效减少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园区(简称“光伏园区”)为底座的草地光伏生态系统,旨在综合开发太阳能和系统保护草地生态,这是推... 光伏太阳能发电正在以大规模集中式迅猛发展,有效减少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园区(简称“光伏园区”)为底座的草地光伏生态系统,旨在综合开发太阳能和系统保护草地生态,这是推动主体能源更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要。针对草地光伏系统的生态适宜性,总结了国内外光伏园区的建设及其运营对局域(光伏组件前檐、板下、后檐、板间以及光伏园区外)微生境(陆面能量传输、近地表微气候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了光伏园区内生物群落(植物、动物与土壤微生物)对扰动生境的适应性演替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结合绿色低碳、数智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了草地光伏系统在生态适宜性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草地光伏+”绿色发展模式(如光伏产草、草光互补)与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光伏系统 生态适宜性 治沙 产草 互补模式 太阳能发电站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