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草圣的启示——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希祖
《书画艺术》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今年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林散之先生一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书画作品外,先生的成功经验、为人之道。
关键词
林散之
草圣
先生
一百一
诞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十世纪书法系列批评(连载之二) 挥洒成积习 草圣亦有庛——林散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道云
《书画艺术》
2000年第5期33-,共1页
林散之(1898-1989),江苏江浦人。著名书法家,被誉为当代草圣。出版有《林散之书法集》等多种著作。曾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文联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关键词
林散之
出版
草圣
书法
二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认识、目标——中国画专业书法篆刻教学断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惇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2期14-16,共3页
一中国画的历史远溯彩陶纹饰,战国帛画、汉画象石刻,直至东晋、南朝时代的顾、陆人物画,以及宋元以降的文人画,都表现了以线造型的特征和抽象的不似之似的写意审美观念。这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更将诗书画印熔冶一...
一中国画的历史远溯彩陶纹饰,战国帛画、汉画象石刻,直至东晋、南朝时代的顾、陆人物画,以及宋元以降的文人画,都表现了以线造型的特征和抽象的不似之似的写意审美观念。这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更将诗书画印熔冶一炉,除直接以书法在画面上题款外,以书法用笔、线条在画中的表现为影响最大。所谓"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书法篆刻
中国画发展
不似之似
诗书画印
画中
中国画教学
审美观念
草圣
善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仙风道骨林散之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绪成
《书法艺术》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林散之先生是草圣,是一代宗师,这已是中外书坛一致的盖棺论定了。看林老先生之草书,简直就象同诗仙李白对饮唱和,仙气顿生,豪情乍起,其情其境真不知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读林老先生之草书,就好象面对一位天外飞来、饱读诗书而又天生丽...
林散之先生是草圣,是一代宗师,这已是中外书坛一致的盖棺论定了。看林老先生之草书,简直就象同诗仙李白对饮唱和,仙气顿生,豪情乍起,其情其境真不知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读林老先生之草书,就好象面对一位天外飞来、饱读诗书而又天生丽质的仙女。叫人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心跳加快。莫可名状。观林老先生之草书,远瞻恰似仙子临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草书
林草
异质同构
艺术精神
构成规律
太极
草圣
阴阳
宗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艾中书法集》序
5
作者
常国武
《书画世界》
2004年第12期36-36,共1页
公元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苏、皖书坛一百余人咸集于采石矶之江上草堂,缅怀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逝世三周年,嘱余作文以祭,并宣读于其墓前,主其事者盖马鞍山市书协主席陈艾中君,而余当时弗知也。
关键词
书法功力
马鞍山市
书坛
朱然墓
作文
草圣
当代
草书
隶书
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大师作品批评应持谨慎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宇
《书画艺术》
2000年第5期35-,共1页
看了《书法门诊室——二十世纪名家作品批评一书》,其中对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批评显然有失公允。现提出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作者参考。 本人向林先生学过书法,对林老一直抱有敬重的心情。先生草书经过几十年的苦练与探索,已达到炉...
看了《书法门诊室——二十世纪名家作品批评一书》,其中对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批评显然有失公允。现提出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作者参考。 本人向林先生学过书法,对林老一直抱有敬重的心情。先生草书经过几十年的苦练与探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草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由此开创一代书风,影响当代。故有“当代草圣”之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圣
草书
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散之先生轶闻
7
作者
呼安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5-103,共9页
散翁当代称三绝 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林散之先生,于1989年12月6日,以九十二岁高龄病逝于南京。先生不仅书法有极高成就,被誉为“当代草圣”,且于诗、画,亦有精深造诣,我国艺坛称之谓诗书画三绝。他的逝世是我国美术界、书法界的重大损...
散翁当代称三绝 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林散之先生,于1989年12月6日,以九十二岁高龄病逝于南京。先生不仅书法有极高成就,被誉为“当代草圣”,且于诗、画,亦有精深造诣,我国艺坛称之谓诗书画三绝。他的逝世是我国美术界、书法界的重大损失。 先生生前学习非常勤奋,治学态度极其严谨,写字作画一笔不苟;赋诗填词反复推敲,从不满足于自己已得之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治学态度
三绝
草圣
重大损失
宗师
南京
艺术风格
黄宾虹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味”说到“气”——续“散文创作偏见谈”
8
作者
吕红文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68-69,共2页
一篇散文,有味与无味,读着读着你就会感觉出来。 但是,与“味”可以相提并论,与散文的生命休戚相关的艺术因素的要害之点也不是没有。比如说这一年多来,我在鉴赏和创作实践中似又有一种“偏见”时在胸中泛起。散文之迷人,除却“味”,“气”
关键词
“味”
“气”
散文创作
长江三峡
画册
草圣
休戚
诗圣
艺术因素
“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名城文化新——记常熟市文化馆的文化创新活动
9
作者
绿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37,共3页
江苏省常熟市是个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历史上曾生活过许多文化名人。如去国让贤、清名卓著的周太五第二子仲雍;文开吴会,道启东南的孔子高足“南方夫子”言偃子游;南朝梁代编选《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肖统;担任常热尉...
江苏省常熟市是个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历史上曾生活过许多文化名人。如去国让贤、清名卓著的周太五第二子仲雍;文开吴会,道启东南的孔子高足“南方夫子”言偃子游;南朝梁代编选《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肖统;担任常热尉的唐代书法“草圣”张旭;元代山水画大家“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明末抗清名臣瞿式耜;明末清初文坛泰斗钱牧斋;色艺双绝的才女柳如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的清朝宰相翁同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孳海花》的作者曾朴……常熟历来是藏书之乡、书画之乡、刺绣之乡,是人文荟萃之地,有清一朝常熟一地就出过六个状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书法
元四家
仲雍
黄公望
草圣
昭明太子
瞿式耜
谴责小说
《昭明文选》
言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圣”字别议
10
作者
陈炜湛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122-123,共2页
圣人的圣字,简化以前写作聖,历来被看作形声字。《说文》便是这样解释的:“聖,通也。从耳,呈声。”有的学者还认为,这个字应当写作程,“呈字不应离而为二”,写成聖是“楷法之谬”。从小篆看,圣作(?),似乎是由耳与呈两部分组成,从耳“谓...
圣人的圣字,简化以前写作聖,历来被看作形声字。《说文》便是这样解释的:“聖,通也。从耳,呈声。”有的学者还认为,这个字应当写作程,“呈字不应离而为二”,写成聖是“楷法之谬”。从小篆看,圣作(?),似乎是由耳与呈两部分组成,从耳“谓顺”,呈是声符,尚能讲得过去。其耳但若追溯其初形,看看商周时期诸多“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书圣
张芝
讹变
草圣
二字
铜器铭文
本象
师望
无所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散之隶书初探
11
作者
徐文平
《书画艺术》
1999年第5期22-24,共3页
林散之,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后改名为林散之,又名左耳、散耳、三指、聋叟、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他是当代一位修养全面的杰出书法家,一直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年来对于他的草书艺术...
林散之,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后改名为林散之,又名左耳、散耳、三指、聋叟、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他是当代一位修养全面的杰出书法家,一直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年来对于他的草书艺术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但对他的隶书所探尚不多见。殊不知他的隶书亦自成一格,也有很高的境界,研究林散之隶书,对当今的隶书学习和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汉碑
草书艺术
书法家
创作
用笔
草圣
最高境界
学习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养菖蒲
12
作者
陈若茜
吉金堂
《中华手工》
2016年第9期122-122,共1页
王大濛有心在他无锡住所的独栋院落内造一个蒲园,将百余盆菖蒲聚于其间。故而院子内正大兴土木,主角菖蒲则被分藏在院中角落两处。一处向阳,被一个大棚遮盖,大棚一掀,满目绿意,皆是盈手可握的蒲草盆栽,充满乡野之气。一处背阴,介于屋外...
王大濛有心在他无锡住所的独栋院落内造一个蒲园,将百余盆菖蒲聚于其间。故而院子内正大兴土木,主角菖蒲则被分藏在院中角落两处。一处向阳,被一个大棚遮盖,大棚一掀,满目绿意,皆是盈手可握的蒲草盆栽,充满乡野之气。一处背阴,介于屋外壁与后院墙的隔断间,推开小门,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致,菖蒲虽小,气象万千。"野生菖蒲长在深山里,没有什么风,但空气是流通的,湿度很高。我现在把它们请到家里来养,所以要模拟一个深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顶
古代文人
在岗位上
虎须
草圣
心象
以清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林散之的书法线条美
13
作者
汪钧
《书画世界》
1994年第5期6-8,共3页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以雄浑劲健而又秀逸超妙的风格,震动了当代书坛,被誉为继王羲之、怀素、王铎之后的「一代草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需要从多方面去研究。而我们认为,在构成其书法美的诸多因素之中,独特的线...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以雄浑劲健而又秀逸超妙的风格,震动了当代书坛,被誉为继王羲之、怀素、王铎之后的「一代草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需要从多方面去研究。而我们认为,在构成其书法美的诸多因素之中,独特的线条美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林氏书风藉以显现的关键。因而,它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林散之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研究林散之先生在书法线条美上的发展与创造,对我们在今天探索书法创新的方面,开拓书法艺术的新境界,有着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散之
线条美
书风
怀素
草圣
用墨
黄宾虹先生
涩势
碑学
印印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壁书”琐谈
14
作者
裴福明
《书法艺术》
1994年第1期32-32,共1页
“壁书”是我国古代书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以壁代纸,在书写材料上是一个大的突破,因其场面恢宏,空间开阔,加之往往围观者甚众,这样,书家自会激情澎湃,“墨”兴大发,或乘势挥毫,或醉酒舞墨,情动于衷,形诸于壁,堪为绝唱。唐朝时,因草书的...
“壁书”是我国古代书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以壁代纸,在书写材料上是一个大的突破,因其场面恢宏,空间开阔,加之往往围观者甚众,这样,书家自会激情澎湃,“墨”兴大发,或乘势挥毫,或醉酒舞墨,情动于衷,形诸于壁,堪为绝唱。唐朝时,因草书的兴盛,尤其是狂草的登峰造极,书家需要寻求一个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这样就使得壁书大放异彩。草圣张旭“以头濡墨”绝不会书之于短短尺牍之上,“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正是张颠的写照。狂僧怀素亦是壁书的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法
理想场
表情达意
草书
怀素
狂草
书写
狂僧
醉酒
草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林散之研究的几点构想
15
作者
季伏昆
陈艾中
《书画世界》
1994年第5期4-5,共2页
瞻顾我国近现代书坛,名家辈出,风格新变,精作如林。然而,对中国书法作出卓越贡献而影响巨大的书家——即被人们称为大师的人物,却为数不多。我们认为:仅就草书而言,能与书法史上的「草圣」张旭、怀素、王铎等相提并论者,也许只有林散之...
瞻顾我国近现代书坛,名家辈出,风格新变,精作如林。然而,对中国书法作出卓越贡献而影响巨大的书家——即被人们称为大师的人物,却为数不多。我们认为:仅就草书而言,能与书法史上的「草圣」张旭、怀素、王铎等相提并论者,也许只有林散之先生一人而已。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林散之先生的艺术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林散之先生的毕生创作及其饮誉海内外的成就,主要是他的诗书画艺术(尤其是其书法艺术)。我们的研究活动当然以此为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散之
书法史
中国书法
怀素
草圣
名家辈出
范培开
黄宾虹
现代书法
杨凝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皖书法界举办林散之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
16
作者
棹雪斋
《书画世界》
1995年第1期55-55,共1页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为了纪念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逝世五周年,由林散之研究会和江苏省国画院在南京乌龙潭公园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苏皖两省省委宣传部的部分负责同志和书画家代表近百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关键词
苏皖两省
周年纪念
江苏省
书画家
草圣
当代
活动
公园
龙潭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绝句八首
17
作者
奚少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Z1期118-118,共1页
一 万里波涛不远来, 龙翔凤翥走和谐。 东瀛诸友娴书道, 一呈酖酣草圣才。 (二) 书道从来在吾心, 灵台浩气转情真。
关键词
书道
龙翔凤翥
草圣
怀素
吾心
情真
饮中八仙歌
艺术学院院长
翔凤
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历史的“六圣”
18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5期32-32,共1页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书,博闻强记,著有《史记》。他被后人称为"史圣"。草圣:人称汉朝书法家张芝是"草圣",他擅长草书,对章草(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医圣:汉末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奋学习古人治病经验...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书,博闻强记,著有《史记》。他被后人称为"史圣"。草圣:人称汉朝书法家张芝是"草圣",他擅长草书,对章草(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医圣:汉末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奋学习古人治病经验,博采众长写出著名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被后代医学家视为必读经典,张仲景也就成了"医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医学家
司马迁
历史学家
书法家
草圣
医圣
西汉
史记
汉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的书体汇集 便捷的工具丛书
19
作者
柳征
《中国美术》
1996年第1期50-,共1页
系统的书体汇集便捷的工具丛书柳征书法,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即使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汉字亦逐渐由繁入简的今天,也仍拥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时代及文化背景的改变...
系统的书体汇集便捷的工具丛书柳征书法,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即使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汉字亦逐渐由繁入简的今天,也仍拥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时代及文化背景的改变,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专门学习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草书
中岳先生
现实生活
字法
历代名家
速查手册
于右任
草圣
专业色彩
美术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散之的睿智
20
作者
诸培弘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民国时期的南京,云集了一大批达官贵人、文化精英、学者教授。据曾经历过的老人们回忆,有多少"大书家"曾名噪当时。但仅过了几十年,历史便作出了无情的汰选,当时大红大紫的书家们大部烟消云散,他们当时留下的"墨宝"...
民国时期的南京,云集了一大批达官贵人、文化精英、学者教授。据曾经历过的老人们回忆,有多少"大书家"曾名噪当时。但仅过了几十年,历史便作出了无情的汰选,当时大红大紫的书家们大部烟消云散,他们当时留下的"墨宝"大多数也灰飞烟灭,偶尔能从故纸堆里觅得些残纸碎片,也散发着陈腐的气息。而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乡间遗贤林散之却作为"金陵四家"的杰出代表受到广泛关注。林散之的晚年被誉为"当代草圣",逝世后还破评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散之
遗贤
草圣
李北海
《美术报》
文化精英
诗书画印
范培开
王觉斯
柳诚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圣的启示——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希祖
机构
中国书法家协会
出处
《书画艺术》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摘
今年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林散之先生一生除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书画作品外,先生的成功经验、为人之道。
关键词
林散之
草圣
先生
一百一
诞辰
分类号
J292.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十世纪书法系列批评(连载之二) 挥洒成积习 草圣亦有庛——林散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道云
出处
《书画艺术》
2000年第5期33-,共1页
文摘
林散之(1898-1989),江苏江浦人。著名书法家,被誉为当代草圣。出版有《林散之书法集》等多种著作。曾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文联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关键词
林散之
出版
草圣
书法
二十世纪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认识、目标——中国画专业书法篆刻教学断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惇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摘
一中国画的历史远溯彩陶纹饰,战国帛画、汉画象石刻,直至东晋、南朝时代的顾、陆人物画,以及宋元以降的文人画,都表现了以线造型的特征和抽象的不似之似的写意审美观念。这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更将诗书画印熔冶一炉,除直接以书法在画面上题款外,以书法用笔、线条在画中的表现为影响最大。所谓"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书法篆刻
中国画发展
不似之似
诗书画印
画中
中国画教学
审美观念
草圣
善书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仙风道骨林散之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绪成
出处
《书法艺术》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摘
林散之先生是草圣,是一代宗师,这已是中外书坛一致的盖棺论定了。看林老先生之草书,简直就象同诗仙李白对饮唱和,仙气顿生,豪情乍起,其情其境真不知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读林老先生之草书,就好象面对一位天外飞来、饱读诗书而又天生丽质的仙女。叫人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心跳加快。莫可名状。观林老先生之草书,远瞻恰似仙子临风。
关键词
中国书法
草书
林草
异质同构
艺术精神
构成规律
太极
草圣
阴阳
宗师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艾中书法集》序
5
作者
常国武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室
出处
《书画世界》
2004年第12期36-36,共1页
文摘
公元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苏、皖书坛一百余人咸集于采石矶之江上草堂,缅怀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逝世三周年,嘱余作文以祭,并宣读于其墓前,主其事者盖马鞍山市书协主席陈艾中君,而余当时弗知也。
关键词
书法功力
马鞍山市
书坛
朱然墓
作文
草圣
当代
草书
隶书
周年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大师作品批评应持谨慎
被引量:
1
6
作者
洪宇
出处
《书画艺术》
2000年第5期35-,共1页
文摘
看了《书法门诊室——二十世纪名家作品批评一书》,其中对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批评显然有失公允。现提出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作者参考。 本人向林先生学过书法,对林老一直抱有敬重的心情。先生草书经过几十年的苦练与探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草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由此开创一代书风,影响当代。故有“当代草圣”之誉。
关键词
草圣
草书
书体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散之先生轶闻
7
作者
呼安泰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5-103,共9页
文摘
散翁当代称三绝 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林散之先生,于1989年12月6日,以九十二岁高龄病逝于南京。先生不仅书法有极高成就,被誉为“当代草圣”,且于诗、画,亦有精深造诣,我国艺坛称之谓诗书画三绝。他的逝世是我国美术界、书法界的重大损失。 先生生前学习非常勤奋,治学态度极其严谨,写字作画一笔不苟;赋诗填词反复推敲,从不满足于自己已得之成就。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治学态度
三绝
草圣
重大损失
宗师
南京
艺术风格
黄宾虹
江苏省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味”说到“气”——续“散文创作偏见谈”
8
作者
吕红文
出处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摘
一篇散文,有味与无味,读着读着你就会感觉出来。 但是,与“味”可以相提并论,与散文的生命休戚相关的艺术因素的要害之点也不是没有。比如说这一年多来,我在鉴赏和创作实践中似又有一种“偏见”时在胸中泛起。散文之迷人,除却“味”,“气”
关键词
“味”
“气”
散文创作
长江三峡
画册
草圣
休戚
诗圣
艺术因素
“歌”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名城文化新——记常熟市文化馆的文化创新活动
9
作者
绿叶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37,共3页
文摘
江苏省常熟市是个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历史上曾生活过许多文化名人。如去国让贤、清名卓著的周太五第二子仲雍;文开吴会,道启东南的孔子高足“南方夫子”言偃子游;南朝梁代编选《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肖统;担任常热尉的唐代书法“草圣”张旭;元代山水画大家“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明末抗清名臣瞿式耜;明末清初文坛泰斗钱牧斋;色艺双绝的才女柳如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的清朝宰相翁同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孳海花》的作者曾朴……常熟历来是藏书之乡、书画之乡、刺绣之乡,是人文荟萃之地,有清一朝常熟一地就出过六个状元。
关键词
唐代书法
元四家
仲雍
黄公望
草圣
昭明太子
瞿式耜
谴责小说
《昭明文选》
言偃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字别议
10
作者
陈炜湛
出处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122-123,共2页
文摘
圣人的圣字,简化以前写作聖,历来被看作形声字。《说文》便是这样解释的:“聖,通也。从耳,呈声。”有的学者还认为,这个字应当写作程,“呈字不应离而为二”,写成聖是“楷法之谬”。从小篆看,圣作(?),似乎是由耳与呈两部分组成,从耳“谓顺”,呈是声符,尚能讲得过去。其耳但若追溯其初形,看看商周时期诸多“圣”
关键词
商周时期
书圣
张芝
讹变
草圣
二字
铜器铭文
本象
师望
无所不通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散之隶书初探
11
作者
徐文平
出处
《书画艺术》
1999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摘
林散之,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后改名为林散之,又名左耳、散耳、三指、聋叟、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祖籍安徽和县。他是当代一位修养全面的杰出书法家,一直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近年来对于他的草书艺术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但对他的隶书所探尚不多见。殊不知他的隶书亦自成一格,也有很高的境界,研究林散之隶书,对当今的隶书学习和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隶书
汉碑
草书艺术
书法家
创作
用笔
草圣
最高境界
学习
老人
分类号
J292.3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菖蒲
12
作者
陈若茜
吉金堂
出处
《中华手工》
2016年第9期122-122,共1页
文摘
王大濛有心在他无锡住所的独栋院落内造一个蒲园,将百余盆菖蒲聚于其间。故而院子内正大兴土木,主角菖蒲则被分藏在院中角落两处。一处向阳,被一个大棚遮盖,大棚一掀,满目绿意,皆是盈手可握的蒲草盆栽,充满乡野之气。一处背阴,介于屋外壁与后院墙的隔断间,推开小门,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致,菖蒲虽小,气象万千。"野生菖蒲长在深山里,没有什么风,但空气是流通的,湿度很高。我现在把它们请到家里来养,所以要模拟一个深山环境,
关键词
牛顶
古代文人
在岗位上
虎须
草圣
心象
以清
十年
分类号
S682.1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林散之的书法线条美
13
作者
汪钧
出处
《书画世界》
1994年第5期6-8,共3页
文摘
林散之先生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以雄浑劲健而又秀逸超妙的风格,震动了当代书坛,被誉为继王羲之、怀素、王铎之后的「一代草圣」。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就,需要从多方面去研究。而我们认为,在构成其书法美的诸多因素之中,独特的线条美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林氏书风藉以显现的关键。因而,它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林散之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研究林散之先生在书法线条美上的发展与创造,对我们在今天探索书法创新的方面,开拓书法艺术的新境界,有着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
林散之
线条美
书风
怀素
草圣
用墨
黄宾虹先生
涩势
碑学
印印泥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壁书”琐谈
14
作者
裴福明
出处
《书法艺术》
1994年第1期32-32,共1页
文摘
“壁书”是我国古代书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以壁代纸,在书写材料上是一个大的突破,因其场面恢宏,空间开阔,加之往往围观者甚众,这样,书家自会激情澎湃,“墨”兴大发,或乘势挥毫,或醉酒舞墨,情动于衷,形诸于壁,堪为绝唱。唐朝时,因草书的兴盛,尤其是狂草的登峰造极,书家需要寻求一个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这样就使得壁书大放异彩。草圣张旭“以头濡墨”绝不会书之于短短尺牍之上,“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正是张颠的写照。狂僧怀素亦是壁书的高手,
关键词
古代书法
理想场
表情达意
草书
怀素
狂草
书写
狂僧
醉酒
草圣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林散之研究的几点构想
15
作者
季伏昆
陈艾中
出处
《书画世界》
1994年第5期4-5,共2页
文摘
瞻顾我国近现代书坛,名家辈出,风格新变,精作如林。然而,对中国书法作出卓越贡献而影响巨大的书家——即被人们称为大师的人物,却为数不多。我们认为:仅就草书而言,能与书法史上的「草圣」张旭、怀素、王铎等相提并论者,也许只有林散之先生一人而已。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林散之先生的艺术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林散之先生的毕生创作及其饮誉海内外的成就,主要是他的诗书画艺术(尤其是其书法艺术)。我们的研究活动当然以此为主要对象。
关键词
林散之
书法史
中国书法
怀素
草圣
名家辈出
范培开
黄宾虹
现代书法
杨凝式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皖书法界举办林散之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
16
作者
棹雪斋
出处
《书画世界》
1995年第1期55-55,共1页
文摘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为了纪念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逝世五周年,由林散之研究会和江苏省国画院在南京乌龙潭公园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苏皖两省省委宣传部的部分负责同志和书画家代表近百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关键词
苏皖两省
周年纪念
江苏省
书画家
草圣
当代
活动
公园
龙潭
代表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绝句八首
17
作者
奚少庚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Z1期118-118,共1页
文摘
一 万里波涛不远来, 龙翔凤翥走和谐。 东瀛诸友娴书道, 一呈酖酣草圣才。 (二) 书道从来在吾心, 灵台浩气转情真。
关键词
书道
龙翔凤翥
草圣
怀素
吾心
情真
饮中八仙歌
艺术学院院长
翔凤
圣传
分类号
I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历史的“六圣”
18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5期32-32,共1页
文摘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书,博闻强记,著有《史记》。他被后人称为"史圣"。草圣:人称汉朝书法家张芝是"草圣",他擅长草书,对章草(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医圣:汉末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奋学习古人治病经验,博采众长写出著名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被后代医学家视为必读经典,张仲景也就成了"医圣"。
关键词
张仲景
医学家
司马迁
历史学家
书法家
草圣
医圣
西汉
史记
汉朝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的书体汇集 便捷的工具丛书
19
作者
柳征
出处
《中国美术》
1996年第1期50-,共1页
文摘
系统的书体汇集便捷的工具丛书柳征书法,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即使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汉字亦逐渐由繁入简的今天,也仍拥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时代及文化背景的改变,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专门学习这...
关键词
标准草书
中岳先生
现实生活
字法
历代名家
速查手册
于右任
草圣
专业色彩
美术出版社
分类号
J292.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散之的睿智
20
作者
诸培弘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文摘
民国时期的南京,云集了一大批达官贵人、文化精英、学者教授。据曾经历过的老人们回忆,有多少"大书家"曾名噪当时。但仅过了几十年,历史便作出了无情的汰选,当时大红大紫的书家们大部烟消云散,他们当时留下的"墨宝"大多数也灰飞烟灭,偶尔能从故纸堆里觅得些残纸碎片,也散发着陈腐的气息。而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乡间遗贤林散之却作为"金陵四家"的杰出代表受到广泛关注。林散之的晚年被誉为"当代草圣",逝世后还破评为"
关键词
林散之
遗贤
草圣
李北海
《美术报》
文化精英
诗书画印
范培开
王觉斯
柳诚悬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草圣的启示——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庄希祖
《书画艺术》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十世纪书法系列批评(连载之二) 挥洒成积习 草圣亦有庛——林散之
王道云
《书画艺术》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认识、目标——中国画专业书法篆刻教学断想
黄惇
《艺苑(美术版)》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仙风道骨林散之
赵绪成
《书法艺术》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陈艾中书法集》序
常国武
《书画世界》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大师作品批评应持谨慎
洪宇
《书画艺术》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林散之先生轶闻
呼安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味”说到“气”——续“散文创作偏见谈”
吕红文
《当代文坛》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化名城文化新——记常熟市文化馆的文化创新活动
绿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圣”字别议
陈炜湛
《语文建设》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林散之隶书初探
徐文平
《书画艺术》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养菖蒲
陈若茜
吉金堂
《中华手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林散之的书法线条美
汪钧
《书画世界》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壁书”琐谈
裴福明
《书法艺术》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关于林散之研究的几点构想
季伏昆
陈艾中
《书画世界》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苏皖书法界举办林散之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
棹雪斋
《书画世界》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绝句八首
奚少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我国历史的“六圣”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系统的书体汇集 便捷的工具丛书
柳征
《中国美术》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林散之的睿智
诸培弘
《中国书画》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