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牧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青藏高原区与西部荒漠区的实证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清 南志标 +1 位作者 陈强强 唐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6-1444,共9页
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之一。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补奖政策实施的绩效。甘肃省针对不同牧区特点,实施了差别化的补奖标准。选取甘肃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区两个不同草原牧区类型35... 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之一。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补奖政策实施的绩效。甘肃省针对不同牧区特点,实施了差别化的补奖标准。选取甘肃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区两个不同草原牧区类型351户牧民为调研对象,结合入户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定了不同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借助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牧区牧民政策满意度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总体满意度偏低,满意度综合指数为67.24%。(2)牧民生计多样化对政策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西部荒漠区牧民收入来源较青藏高原区多样化,畜牧业所占比重低于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对牧民收入影响较小,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为62.43%,低于西部荒漠区的72.35%。(3)牧民对政策作用的认知、家庭规模以及对政策的了解,是影响两个区域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共同因素,但两个区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后续政策实施中,实施"精准补偿"措施,多样化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示范引领安置牧民,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实现畜牧产业"三产"融合,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牧业转型发展和牧民增收三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 满意度 青藏高原区 西部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进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精准落地
2
作者 王加亭 赵鸿鑫 《中国畜牧业》 2018年第14期15-16,共2页
为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政策效益评价流程,确保政策落实到位。6月12~15日,全国畜牧总站在甘肃省酒泉市举办了2018年草原生态补奖信息管理师资培训班,并召开了系统数据审核... 为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政策效益评价流程,确保政策落实到位。6月12~15日,全国畜牧总站在甘肃省酒泉市举办了2018年草原生态补奖信息管理师资培训班,并召开了系统数据审核会。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贠旭江出席并做重要讲话,甘肃省农牧厅草原处处长李善堂、甘肃省酒泉市副市长曹国华等领导出席并分别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信息化建设 奖励政策 管理信息系统 甘肃省 管理人员 效益评价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赉县确保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落到实处
3
作者 杨俊芳 赵劲光 张磊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2期17-18,共2页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坐落在黑、吉、蒙三省(区)的交界处。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风景秀美、资源丰富、物产殷实。镇赉县是农牧并重县,年产粮食50万吨,拥有大牲畜10万头(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县共20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3...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坐落在黑、吉、蒙三省(区)的交界处。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风景秀美、资源丰富、物产殷实。镇赉县是农牧并重县,年产粮食50万吨,拥有大牲畜10万头(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县共20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3,184人,两个蒙古族乡,18个行政村。镇赉县属于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草原资源丰泽,全县有草原面积290万亩,可采草面积15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赉县 草原生态 草原面积 奖励政策 草原资源 民风淳朴 科尔沁草原 草原使用权 公开竞价 信息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效果
4
作者 杨会霞 阿拉腾图雅 +3 位作者 梁青 王春燕 刘连泉 胡志国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3期58-60,共3页
该文描述了阿左旗草原现状,介绍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项目的实施情况、主要措施与取得成效,并基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牧民就业培训等建议,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草原 生态 补助 奖励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效及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文俊 努尔扎提·阿克别尔江 张约翰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 为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草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3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该文主要对伊犁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载畜能力标准,提升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能力,改进优化政策支撑等几点调整完善政策的建议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成效及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韩凤芹 李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0,共9页
自2011年开始,全国13个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从政策目标出发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并运用政府行为理论对导致效果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新疆伊犁农牧交错带的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政策实施... 自2011年开始,全国13个省份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笔者从政策目标出发评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并运用政府行为理论对导致效果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新疆伊犁农牧交错带的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政策实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区牲畜数量持续增加,草原生态退化局面没有得到改善,且该政策对提高家庭收入和鼓励畜牧业转型的作用也不明显。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不匹配的原因,发现政策难以达到主体和客体行为激励相容,最终导致政策失效。基于此,笔者提出依据农牧民利益诉求制定政策措施、加强违规约束、优化绩效评估和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价值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 实施效果 政府行为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必须抓好几项关键性工作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加文 《中国牧业通讯》 2010年第23期13-15,共3页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日前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国务院日前决定,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安排奖励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政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生态安全 牧业发展 奖励机制 草畜平衡 补贴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巴特尔 《中国牧业通讯》 2011年第8期32-35,共4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就是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摸清草原生态状况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政策 草原生态环境 生态状况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CNK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钱政成 武丽雯 +2 位作者 王加亭 闫敏 李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92,共10页
基于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计量分析功能,以手工整理的方式对发表于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评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补奖政策评价的内容及趋势。结果表明,文献的评价内容主要围绕草原生态环境、农牧民收入... 基于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计量分析功能,以手工整理的方式对发表于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评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补奖政策评价的内容及趋势。结果表明,文献的评价内容主要围绕草原生态环境、农牧民收入、畜牧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展开,多数研究认为补奖政策实施后牧草高度、草原植被盖度和草产量有不同程度恢复,农牧民收入有所增加,转移性收入占比提高,生产方式逐渐由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和完全舍饲转变,牧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也有研究认为禁牧减畜打乱了草原上原有生物间的生态平衡,使得草原退化;农牧民收入受牲畜出栏数量的影响先增后减;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靠传统放牧为生的农牧民因接受能力较差造成生产方式转变困难;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和农牧民收入偏低,造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最后,对政策评价方法提出排除无关干扰因素并进行分类对照研究的改进建议,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 补助奖励政策 政策评价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
10
作者 宋佩儒 冯伟业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2月23日上午,财政部、农业部在京召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视频会,部署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3省(自治区)以及... 2月23日上午,财政部、农业部在京召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视频会,部署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3省(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衣垦总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许宏才,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出席会议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政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黑龙江省 财政部 农业部 内蒙古 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小风 赵雪雁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1期41-45,共5页
牧民是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主体,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牧区为例,基于牧民调查数据,分... 牧民是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主体,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牧区为例,基于牧民调查数据,分析了甘南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并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其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供借鉴。研究发现:①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甘南牧区牧户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有61.60%受访户的牲畜养殖数量减少、56.00%受访户的养殖成本增加、44.40%受访户的收入下降;②甘南牧区仅有29.60%的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满意,且牧民的满意度随着收入的增加与家庭规模的缩小而下降,随着生计非农化水平的提升呈U形变化趋势;③草地面积、社会信任度、生计非农化水平及政策了解程度对牧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政策影响强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牧户 满意度 生计资本 甘南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实施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丽扎尔·阿布都维力 卡斯拉 张鲜花 《草食家畜》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本文基于2019年对新疆呼图壁县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新一轮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实施后,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牧民对奖补政策实施满意度较高,... 本文基于2019年对新疆呼图壁县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新一轮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实施后,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牧民对奖补政策实施满意度较高,但在全面推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时,仍需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研究结果可为补充和完善草原奖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政策 禁牧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态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康晓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2-1288,共7页
基于内蒙古边疆牧区9个典型牧业旗县获取的449个牧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不同类型样本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以下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现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持肯定态度... 基于内蒙古边疆牧区9个典型牧业旗县获取的449个牧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不同类型样本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以下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现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持肯定态度并愿意继续参与的牧户占比更大,不同类型牧户补奖态度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由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禁牧型牧户的放牧行为限制较多,对牧户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带来较大消极影响,该类牧户对现行补奖政策的接受度较低。草畜平衡型牧户对草场的依赖程度与禁牧型牧户相比有所减轻,牧户对于补奖标准的公平性评价越高,牧户拥有的人均草场面积越广,家庭生计多样性指数越大,牧户越愿意继续参与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因此,建议健全牧户补奖参与机制,多措并举提升牧户畜牧业收入和非牧收入,完善补奖配套机制以提升禁牧户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牧区 牧户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补奖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期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祯勇 鲁岩 唐川江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6期53-57,共5页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牧区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中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温都娜 郑淑华 +3 位作者 吴团荣 乌仁曹 敖特根巴雅尔 建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3期203-208,共6页
从阿拉善左旗生态补助奖励政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出发,分析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13—2015年)至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16年)的实施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实施草地生态补贴激励政策,草地、禁牧... 从阿拉善左旗生态补助奖励政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出发,分析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13—2015年)至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16年)的实施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实施草地生态补贴激励政策,草地、禁牧和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吻合阿拉善左旗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注重生态保护,认真落实生态补奖政策。并且,农牧民的生产方式有了转变,在政府正确政策的引领下,由原来粗放、落后型生产方式(天然放牧)向集约、规模型生产方式(舍饲圈养、蔬菜大棚等)转变,生产投入减少,但整体来看阿拉善左旗依然以牧业为主,农牧户、打工人口比重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均有提升,家庭支出整体上生活性支出的比重较大。对农牧民意愿的分析表明:满意程度与家庭平均收入成正比。随着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农牧民对补奖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也逐年提高了。2016年60%的农牧民愿意实施草生态补奖政策,对推动生态补奖政策的继续实施有一定的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农牧民 生产生活 阿拉善左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期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祯勇 鲁岩 唐川江 《草学》 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 采取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查阅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验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阿坝州补奖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为积极探索下一阶段适合阿坝州牧区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中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宁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交易成本测量——以大滩镇和土城镇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文瑞 郑秋亚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224-225,共2页
丰宁县于2012年开始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草原补奖),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关于该政策交易成本测量的研究一直欠缺。文章采用了樊胜岳在《生态建设政策交易成本及其结构的比较》所创建的交易成本计算方法,对丰宁的大滩... 丰宁县于2012年开始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草原补奖),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关于该政策交易成本测量的研究一直欠缺。文章采用了樊胜岳在《生态建设政策交易成本及其结构的比较》所创建的交易成本计算方法,对丰宁的大滩镇和土城镇进行了交易成本结构指数的横向对比。得出了大滩镇的交易成本指数比土城镇的低的结论,并且验证了交易成本结构指数越低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横向对比 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新疆北疆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基于木垒县牧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尔肯·达吾提 王志刚 +2 位作者 胥洪军 赵炎 乌拉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17-220,共4页
对新疆新一轮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前后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牧民生产方式的变化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用于畜牧业生产的设备数量逐年增长;畜种结构为大畜增长、小畜减少;良种畜逐年增加;舍饲以牛舍饲、羊半舍饲为主;生产性... 对新疆新一轮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前后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牧民生产方式的变化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用于畜牧业生产的设备数量逐年增长;畜种结构为大畜增长、小畜减少;良种畜逐年增加;舍饲以牛舍饲、羊半舍饲为主;生产性能肉牛产肉、羊产肉量量逐年提高、母牛个体产奶量产量增长较多、绵羊个体产毛量下降;畜牧业直接生产费用中增长最快的是外购饲料费、外购秸秆费。通过分析第二轮补奖政策实施后牧民生产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为更加合理科学实施政策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 政策 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程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向华 《草食家畜》 2022年第3期55-59,共5页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利民的生态保护政策,新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新疆继续落实。本文通过比较第一轮(2011年-2015年)和第二轮(2016年-2020年)草畜平衡区及禁牧区天然草原植被草群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一项利民的生态保护政策,新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新疆继续落实。本文通过比较第一轮(2011年-2015年)和第二轮(2016年-2020年)草畜平衡区及禁牧区天然草原植被草群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的不同变化趋势,综合评价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程效益、社会效益。通过分析得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恢复,草群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工程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纳斯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景辉 《草食家畜》 2016年第5期74-78,共5页
玛纳斯县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畜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快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工作。本文对玛纳斯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 玛纳斯县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畜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快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工作。本文对玛纳斯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建议,最终使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可持续性发展两者兼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