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德海山 赵巴音那木拉 +2 位作者 红梅 美丽 刘鹏飞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3,共8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及不同类型的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而对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产生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草...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及不同类型的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而对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产生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草原土壤动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在模拟增温、氮添加、降水变化和人为干扰(放牧、刈割、围封、开垦和采矿)下不同草原类型中土壤动物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3个方向:加强土壤动物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空间尺度、长期定位观测基础上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变化研究;深化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土壤健康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唐霞 刘永新 +1 位作者 马敏 甄宏超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0,共9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定量反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状况,支撑低碳减排工作,该文基于MODIS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定量反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状况,支撑低碳减排工作,该文基于MODIS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和通径分析法探究了2001—2020年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NEP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NEP均值整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加,由大兴安岭向东西两麓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1—2020年间的年均NEP为210.65 gC·m^(-2)·a^(-1),表现为波动性增强,增速为3.81 gC·m^(-2)·a^(-1);NEP增加的区域占草原总面积的99.33%,碳汇功能变化较稳定;69.08%的草原NEP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弱反持续性,碳汇功能可能会减弱;所选影响因素综合解释了83.7%的NEP变化,其中降水量和最低温度是NEP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特征,而且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 NEP指数 碳源/汇 时空变化特征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维持与畜牧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探讨
3
作者 王拖平 高浩朋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148-150,共3页
草原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涉及碳储存、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及人类食物纤维供应。适当的畜牧业管理可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生产效益,同时有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适度放牧可刺激草生长,促进物质循环,... 草原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涉及碳储存、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及人类食物纤维供应。适当的畜牧业管理可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生产效益,同时有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适度放牧可刺激草生长,促进物质循环,而过度放牧则会导致草原植被破坏,生态失衡。因此,研究如何在保障畜牧业发展的同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以制定科学管理策略,对于实现草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畜牧业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调查规划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鲁永梅 者坚文 杨雄伟 《花卉》 202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全面综合评估了林业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调查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旨在提高对城市绿化项目的理解和效果评价。通过对一个城市绿化项目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项目在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方面的高效执行力,涵盖了城市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良好的项目管... 全面综合评估了林业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调查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旨在提高对城市绿化项目的理解和效果评价。通过对一个城市绿化项目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项目在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方面的高效执行力,涵盖了城市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良好的项目管理和资源利用。文章强调了调查规划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必要性,指出有效的调查规划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查规划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实现。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方面,本文详细分析了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适用性,区分了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讨论了不同评估方法的适用场景和综合应用。通过这种全面的分析,文章提供了对城市绿化项目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理解,为未来的城市绿化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草原生态系统 调查规划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系统羊草无性繁殖特性及其芽库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5
作者 蒋绍妍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31-33,共3页
羊草作为中国内蒙古和东北草原常见植物种,因其生境条件广谱、易演替为群落单一优势种而成为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物种之一。芽库即植物上的所有芽,其与种子库一起构成植物的繁殖库。与形成种子相比,羊草种群更倾向以出芽的方式保持其种... 羊草作为中国内蒙古和东北草原常见植物种,因其生境条件广谱、易演替为群落单一优势种而成为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物种之一。芽库即植物上的所有芽,其与种子库一起构成植物的繁殖库。与形成种子相比,羊草种群更倾向以出芽的方式保持其种群旺盛的生命力。通过梳理近年研究成果,从羊草的无性繁殖特性,羊草芽库对放牧和割草的响应,羊草芽库对土壤氮素、干旱和气候改变等生态环境的响应进行综述,掌握芽库对植物种群的贡献,以期为探究无性繁殖机制、更好地进行牧场管理和植物保护等方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芽库 无性繁殖 环境响应 草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金樑 孙莉 +4 位作者 王强 董梅 王晓娟 王茜 张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3-882,共10页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究AM真菌在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分析发现在个体水平上,AM真菌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效应、抑制效应或中性效应。在种群水平上,分析AM真菌对不同宿主植物吸收土壤矿质营养的分配和调控策略,围绕构成草原植被的两大组成成分:牧草和有毒植物,论述AM真菌对植物种群增长和衰败的调控机制,并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角度,探讨AM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围绕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和退化草原的修复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菌根生态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草原生态系统 菌丝体网络 有毒植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热点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丁勇 侯向阳 +5 位作者 吴新宏 Leonid Ubugunov 任卫波 萨茹拉 孙小龙 刘朋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32,共9页
回顾了近年来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系统响应及适应的研究前沿,并从自然系统维度指出,应该重视气候变化下草原生态系统,尤其是水分胁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植物生产层适应机制的研究,这将有助于破解草原退化的本... 回顾了近年来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系统响应及适应的研究前沿,并从自然系统维度指出,应该重视气候变化下草原生态系统,尤其是水分胁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植物生产层适应机制的研究,这将有助于破解草原退化的本质与趋势,以挖掘其适应气候变化的潜能;从人类干扰与管理的维度指出,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两大主要因素共同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最符合现实状态的研究,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人类无法阻止和控制气候变化,放牧利用作为主要人类活动是一高度人为可控的管理手段,通过建立放牧制度、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的多维调控网络,将承担起草原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退化草原恢复的重要责任。最后,将以上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的5个热点方向及需要突破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草原生态系统 响应和适应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为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建林 欧阳华 +4 位作者 王忠红 常天军 李鹏 沈振西 钟志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01-3508,共8页
对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2.4986±0.7864)g/kg,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12.7926±21.00)%。在海拔4424~4804m范围内,随着海拔... 对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2.4986±0.7864)g/kg,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12.7926±21.00)%。在海拔4424~4804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分布特征,有机碳活度也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分布特征。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最关键的环境因子是地上生物量、0~10cm地下生物量、30~40cm地下生物量、20~30cm土壤含水量、0~20cm土壤容重、20~40cm土壤容重和土壤全N量;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活度最关键的环境因子则是植被盖度、20~30cm地下生物量、0~10cm土壤含水量、10~20cm土壤含水量、20~30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K和土壤全N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活性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不同海拔梯度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及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德成 罗格平 +3 位作者 韩其飞 尹昌应 李龙辉 胡玉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92,共12页
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利用改进后的Biome-BGC模型分别模拟了仅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与放牧联合作用下研究区不同海拔梯度3种山地草原生态系统(低山干旱草原(Lower\mountain arid grassland,LAG),森林草甸草原(Forest meadowgrassland... 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利用改进后的Biome-BGC模型分别模拟了仅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与放牧联合作用下研究区不同海拔梯度3种山地草原生态系统(低山干旱草原(Lower\mountain arid grassland,LAG),森林草甸草原(Forest meadowgrassland,FMG),高寒草甸草原(Alpine meadow grassland,AMG))1959—2009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boveground net primaryproduction,ANPP)的动态,并通过假设27种放牧强度情景(0—8羊/hm2)模拟了其ANPP随放牧强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近50a气候变化致使研究区各海拔梯度草原生态系统ANPP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但在放牧联合作用下,不同草原类型ANPP变化趋势差异显著;放牧导致FMG和AMG的ANPP呈下降态势,分别减少30.0%和33.2%,对比之下,由于1980年前较低放牧强度促进了LAG的ANPP,放牧导致其ANPP整体增加1.3%。随着放牧强度增加,LAG的ANPP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在干旱年份最为显著;而FMG和AMG的ANPP呈显著非线性递减趋势。这些结果表明,近50a气候波动可能有利于中亚干旱区山地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但日益增强的放牧活动导致其净初级生产力显著降低;放牧对FMG与AMG生产力的负面效应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强,但适度放牧可能促进LAG净初级生产力,尤其在干旱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山地草原生态系统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组分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循环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小川 蔡蔚祺 +1 位作者 徐琪 熊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种典型草原的生产力、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循环。研究表明,除C和N在植物组分中贮量稍高以外,P、K、Ca和Mg的99%以上存于土壤分室中。而植物组分中的营养元素则主要贮存于根系之中。1985年至198...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两种典型草原的生产力、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循环。研究表明,除C和N在植物组分中贮量稍高以外,P、K、Ca和Mg的99%以上存于土壤分室中。而植物组分中的营养元素则主要贮存于根系之中。1985年至198(?)年,羊草草原地上凋落物的形成量为234克·米^(-2),大针茅草原为88.4克·米^(-2);同期凋落物的消失量分别为219.6和91.1克·米^(-2);从活根向死根生物量的年转移量分别为1712和920克·米^(-2);根系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0355和0.00365克·克^(-1)·天^(-1)。文中给出了诸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图,讨论了两类草原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 植被 元素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建林 欧阳华 +4 位作者 王忠红 常天军 李鹏 沈振西 钟志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90,共6页
对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密度平均为5.0028±1.1037kg/m^2,变异系数21.96%;在拔4421~4598m内,随海拔升高表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分布特征;与... 对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密度平均为5.0028±1.1037kg/m^2,变异系数21.96%;在拔4421~4598m内,随海拔升高表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分布特征;与地上及10-20cm土层生物量、20—30cm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N、全N和全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20—40cm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其的第1因子是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20.30cm地下生物量和20~30cm含水量,第2因子是0—20cm和20~40cm容重及全P量,第3因子是有机质含量和速效N含量,第4因子是0—10cm地下生物量,累计贡献率9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霞 成亚薇 +2 位作者 江红蕾 李霞 刘颖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89-4298,共10页
在全球风速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研究风速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系统。近年来大量学者开始研究风速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得出相关的结论,(1)风速变化会影... 在全球风速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研究风速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系统。近年来大量学者开始研究风速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得出相关的结论,(1)风速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叶片形态,适当的风速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被初级生产力,而强风或持续大风不仅会对植物产生破坏作用,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2)风会最先带走地表细小颗粒,从而导致土壤质地变粗、水分下降、营养成分重新分配;(3)风引起地表边界层和大气边界层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交换,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导致地表微气候发生变化,如风速降低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4)风力作用使得土壤水分亏缺、营养成分变化,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变化、草地覆盖度降低、物种生活型复杂化、耐旱植物增加;(5)大气稳定性、CO2交换速率和碳排放都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碳吸收则相反,碳通量也因此发生变化。综上,风速降低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复杂且利弊相当,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更加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加强控制实验的定量化研究、综合多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整体结构和功能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变化 草原生态系统 生理性状 生态系统结构 碳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3
作者 尹燕亭 侯向阳 运向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2-1139,共8页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和了解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从土壤、植被、家畜及牧区社会经济等方面概述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了目...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和了解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从土壤、植被、家畜及牧区社会经济等方面概述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探讨草地退化动因、阐释草原碳库问题、探索放牧利用优化调控机制、积极开展草原适应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草原生态系统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维持系统稳定及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原生态系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新宇 李红红 +2 位作者 程积民 苏纪帅 朱仁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以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能值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表对研究区封育30年来系统生态资产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以期对封育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封育最初10年,草原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显著上升,封... 以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能值理论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表对研究区封育30年来系统生态资产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以期对封育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封育最初10年,草原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显著上升,封育10~25年间获得的效益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封育25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2002年,即封育20年后,生态资产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达到峰值,分别为9994.97万元和1.07亿元.总体而言,30年封育期总体价值均远高于封育前状况,说明为期30年的封育措施使得草原生态系统价值得到大幅增长,封育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资产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大气间N_2O和CH_4排放通量研究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睿 陈冠雄 +1 位作者 吕达仁 王庚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67-75,共9页
用密封箱式法,从1995年5~10月首次对我国温带典型草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与大气间N2O和CH4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以及不同放牧强度对于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 用密封箱式法,从1995年5~10月首次对我国温带典型草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与大气间N2O和CH4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以及不同放牧强度对于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在主要的自然因素影响下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N2O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072~969和-054~637μg·m-2·h-1,年平均通量分别为699和306μg·m-2·h-1;CH4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5458~821和-9551~-3247μg·m-2·h-1,年平均通量分别为-2716和-5097μg·m-2·h-1(所有通量数据均分别指N2O中的N和CH4中的C)。对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和CH4吸收间的互为消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轮牧为放牧方式的低度放牧率、中度放牧率和重度放牧率对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于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的排放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放牧率的影响结果各不相同。低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以及对照草场N2O通量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164~969、007~18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放牧强度 一氧化二氮 甲烷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24
16
作者 许振柱 周广胜 王玉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近年来,全球变化和区域响应已成为生态学、植物学、地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全球变化引起全球温度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了解发展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关... 近年来,全球变化和区域响应已成为生态学、植物学、地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全球变化引起全球温度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了解发展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关系的重要方面。文章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在CO2浓度升高、温度增加、水分变化等方面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以期加深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理解,启发研究思路,激发兴趣。最后提出了应着重加强研究的8个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CO2浓度升高 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方式 陆地生态系统 区域响应 研究热点 温度升高 发生变化 相互关系 水分变化 研究思路 激发兴趣 科学问题 生态学 植物学 国内外 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振锋 游广永 +2 位作者 张瑞芳 代磊强 赵元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81-9583,9597,共4页
草原生态系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草原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退化、诊断、多样性保护等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退化 恢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丛枝菌根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铜尾矿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伟 赵文静 +3 位作者 赵仁鑫 付瑞英 郭江源 张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9,共6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接种5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铜尾矿土的玉米(Zea maysL.)生长、营养元素吸收、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AM真菌均与玉米成功建立了共生关系,...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接种5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铜尾矿土的玉米(Zea maysL.)生长、营养元素吸收、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AM真菌均与玉米成功建立了共生关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以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最高,达到79.88%;接种5种AM真菌对玉米植株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显著增加了玉米根部P的吸收量;AM接种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根部C∶P比;同时,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了玉米地上部Cu(G.versiforme处理除外)和Zn(聚丛球囊霉G.aggrega-tum处理除外)的质量比,而接种G.intraradices、G.mosseae和G.ver-siforme的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Mn的质量比。研究表明,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铜尾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潜在作用,但应进一步筛选接种效果更好的AM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丛枝菌根真菌 草原生态系统 铜尾矿 玉米 植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能值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琳 林慧龙 高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41,共8页
三江源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考虑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敏感性,及其所蕴含的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全面的评价该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健康和未来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三江源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考虑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敏感性,及其所蕴含的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全面的评价该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健康和未来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为理论基础,以能值分析法为主要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6项评估指标,对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进行逐项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三江源区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从1375亿元/年上升到1780亿元/年,年际变化较大;从趋势上,以2006年为分界点,2006年后的年份,其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且普遍高于2006年前的年份。对不同草原类型进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可以看出,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生态服务价值占全部草原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比例最大,10年中皆超过99.5%,这主要与该草地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有关;各类型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年际变化不大;在6项指标中,释放O_2与固定CO_2的价值所占总价值比例最大,两者之和约占全部价值量的90%,而直接的草产量价值仅占全部价值量的1%左右,远远低于其他生态服务项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 能值分析法 三江源 草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土壤δ^(15)N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青青 安沙舟 +4 位作者 于辉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张沛 张玲卫 禹朴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0-1266,共7页
测定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优势植物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羊茅(Festuca ovina)、短柱苔草(Carex turkestanica)、博乐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根际0-10 cm土壤和非根际10-20、20-30 cm土层土壤稳定性N同位素和全氮含量,通过对... 测定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优势植物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羊茅(Festuca ovina)、短柱苔草(Carex turkestanica)、博乐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根际0-10 cm土壤和非根际10-20、20-30 cm土层土壤稳定性N同位素和全氮含量,通过对比放牧和围封草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δ^(15)N的变化,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对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δ^(15)N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土壤δ^(15)N值在2.25‰~16.03‰变化,放牧显著降低了表层0-10 cm土壤δ^(15)N值;放牧草地0-30 cm土壤δ^(15)N值(7.14‰±0.67‰)整体上比围封(6.95‰±0.34‰)增加了2.8%,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和围封条件下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土壤δ^(15)N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增加(P<0.05),且土壤δ^(15)N值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放牧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不同植物种根际土壤δ^(15)N的影响程度不同,放牧草地的针茅和羊茅0-30 cm土壤δ^(15)N分别比围封草地的高17%和53%,但放牧降低了短柱苔草和博乐绢蒿0-30 cm土壤δ^(15)N,且对短柱苔草的降低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围封 土壤δ15N 山地草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