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草原生产力 被引量:33
1
作者 侯扶江 王春梅 +2 位作者 娄珊宁 侯向阳 呼天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93,共14页
分析我国草原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比较国内外草原生产力。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余年中,我国一部分草原产草量下降,局部变化不显著。世界草原对畜产品生产的贡献率为40.08%;中等收入国家为67.35%。全球24.1%的牛肉和31.9%的... 分析我国草原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比较国内外草原生产力。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余年中,我国一部分草原产草量下降,局部变化不显著。世界草原对畜产品生产的贡献率为40.08%;中等收入国家为67.35%。全球24.1%的牛肉和31.9%的羊肉来自草原,低收入国家草原载畜量分别高出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87.4%和66.4%,畜产品生产分别只有两者的37-3%和71.9%。适宜的放牧利用,可使我国的草原生产能力达到6.35-10^9畜产品单位(APU);全国草原单纯依靠放牧每年可产肉2.959×10^6t,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3.5%,占全国牛羊肉总产量的27.4%。通过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可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增产潜力约为5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产 产草量 放牧 载畜量 畜产品单位(A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新跃 周俗 +2 位作者 唐川江 张绪校 侯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采用定点监测与路线监测、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全省范围内2006-2009年连续4年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MODIS植被指数(EVI)进行相关性分析,按主要的草原类型(组)分别建立草原产量的估测模型。经过反复修正和验... 采用定点监测与路线监测、地面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全省范围内2006-2009年连续4年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MODIS植被指数(EVI)进行相关性分析,按主要的草原类型(组)分别建立草原产量的估测模型。经过反复修正和验证,应用估产模型分组、分区域对2007-2009年3年的草原产量进行测算,全省3年平均可食鲜草单产为4 752kg/hm2,总可食鲜草产量8.39×1010 kg,折合干草2.53×1010 kg,理论载畜量29.69×106羊单位。分析表明,采用该技术和估测模型进行草原监测,监测结果基本符合各地实际,适用于省、州级草原部门开展较大范围的草原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草原生产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正蓝旗降水量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晓 刘亚红 +4 位作者 王慧敏 刘欣超 常虹 伊凤艳 孙海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6,共6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正蓝旗降水量对草原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原的合理规划、利用以及草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3年正蓝旗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4-8月)和不同类型草原(低地草甸、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草甸草原)... 【目的】分析内蒙古正蓝旗降水量对草原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原的合理规划、利用以及草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3年正蓝旗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4-8月)和不同类型草原(低地草甸、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草甸草原)生产力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该地区2000-2013年降水量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结果】1)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均与草原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且生长季降水量分别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低地草甸生产力构建的回归模型相关性(R分别为0.564,0.826和0.845),略高于年降水量与上述3种类型草原生产力构建的模型(R分别为0.569,0.820和0.826),但是二者差异不显著。2)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对不同类型草原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均不同,二者与不同类型草原生产力的相关系数均为低地草甸>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结论】草原生产力的年际变化受降水量年际波动的影响,且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对典型草原和低地草甸生产力的影响均明显大于草甸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草原生产 回归分析 内蒙古正蓝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中纬度半干旱草原生产力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季劲钧 黄玫 刘青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控制试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论是降水或温度的变化对草地的生产力都有显著...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控制试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论是降水或温度的变化对草地的生产力都有显著影响。降水增加,生产力增加。而温度增加,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生产力影响的机理是:降水增加改善了土壤的水分供给条件,增强了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温度增高,一方面可以增加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却使蒸散加强,土壤变干,光合速率下降,而后一作用过程在半干旱地区大于前者,因而温度增高使生产力下降。单一气候因子敏感性试验表明,温度增高或降低2℃,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约20%,中纬度半干旱草地地上生物量可以改变30%以上。降水量变化50%,年NPP改变37%,地上生物量将改变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机理 中纬度 草原生产 模拟研究 净初级生产 地上生物量 中国 相互作用模式 光合速率 半干旱草原 半干旱地区 敏感性试验 降水量变化 控制试验 降水变化 作用过程 气候因子 干旱草地 温度 内蒙古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长季降水对内蒙古草原生产力和物种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洛梓 梁彪 +2 位作者 陈清 赵英 林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探究非生长季降水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选取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放牧管理历史下的2块样地(中度和过度放牧样地),测定丰雪年份和一般年份的主要植物物种组成、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分析内蒙古羊... 为了探究非生长季降水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选取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放牧管理历史下的2块样地(中度和过度放牧样地),测定丰雪年份和一般年份的主要植物物种组成、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分析内蒙古羊草草原生产力与降水量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降水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和降水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冷蒿、冰草和大针茅等深根植物的生长;中度和过度放牧历史样地的生产力和降水利用效率对非生长季节降水量增加的响应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长季降水 放牧强度 草原生产 深根系物种 降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产者——消费者动力学模型的定性分析
6
作者 陈冠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文对草原生产者——消费者的二级系统的一般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非负解的整体存在性、零解的全局稳定性以及正平衡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草原生产 消费者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原现状、存在问题及提高草原生产能力的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武体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分析,明确指出本省草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现状 问题 草原生产 草地资源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2003年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及载畜能力测算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爱军 邢旗 +4 位作者 高娃 杨国奇 苏日娜 哈斯 安卯柱 《内蒙古草业》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内蒙古天然草原占全区国土面积 6 7%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 2 % ,及时了解天然草原生产力现状 ,对草原畜牧业及草原生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于 2 0 0 3年 8月 ,在对全区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监测的基础上 ,进... 内蒙古天然草原占全区国土面积 6 7%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2 2 % ,及时了解天然草原生产力现状 ,对草原畜牧业及草原生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于 2 0 0 3年 8月 ,在对全区天然草原生产力进行监测的基础上 ,进行了天然草原暖、冷季载畜能力测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2003年 天然草原生产 监测 载畜能力 植被指数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县草原鼠虫危害情况调查及恢复草原生产能力的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晋芙蓉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3期81-82,共2页
本文在调查漳县草原鼠虫危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鼠虫害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并总结了恢复草原生产能力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鼠虫害 草原生产能力 对策 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促进辽西草原生产力提升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迪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9期50-50,共1页
受多年气候干旱、超载过牧、滥垦乱采及科尔沁沙地侵蚀影响,辽西北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情况严重,经济和生态功能下降,特别是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界形成长约600千米、宽约70千米的风沙危害带,且每年以5米以上速度向南推进,成为... 受多年气候干旱、超载过牧、滥垦乱采及科尔沁沙地侵蚀影响,辽西北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情况严重,经济和生态功能下降,特别是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界形成长约600千米、宽约70千米的风沙危害带,且每年以5米以上速度向南推进,成为辽宁省风沙肆虐的主要发源地。自2009年起,辽宁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辽西北5市10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超载过牧 风沙危害 草原沙化 辽宁省委 草原生产 县(市)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连云 魏晓军 +2 位作者 李洪波 张培青 卢强 《草原与草业》 2022年第2期35-41,共7页
为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草原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将“草——畜”这一复合体有机的串联起来,分析其受到的影响,探讨历年来鄂尔多斯牧草种类及草产量的变化、草地生产潜力的变化等,本文采用了文献解析法、实例剖析法等对鄂... 为了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草原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将“草——畜”这一复合体有机的串联起来,分析其受到的影响,探讨历年来鄂尔多斯牧草种类及草产量的变化、草地生产潜力的变化等,本文采用了文献解析法、实例剖析法等对鄂尔多斯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降雨特征、蒸发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气候变化对牧草、家畜和畜牧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通过Thomthwaite模型计算气候与牧草生产力的关系,从而得到牧草生产力的相关数据为科学畜牧生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年均气温呈现规律递增趋势,冬季和夏季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差异性;鄂尔多斯历年来降雨量基本保持一致性,但在1980年代7月降水量比较明显,1990年之后该地区降雨量下降,夏季2000年之后降水量大幅下降,蒸发量除了有个别年份相比上年较高,但整体逐年下降;草场牧草产量及质量变差,出现局部地区干旱问题;2.鄂尔多斯草原牧草生产力受温度因子、降水量因子和蒸发量因子的作用明显,温度变化与牧草生产力负相关,降水与牧草生产力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 草原生产 Thomthwait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在草原生产上的应用前景简介
12
作者 纪世彬 满都呼 齐美云 《内蒙古草业》 2006年第1期62-64,F0003,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MAPGIS软件的同时说明了草原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 草原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高山草原生产能力的探讨
13
作者 完么旺杰 吉太加 吉毛加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草原生产能力 高山草原 改良措施 优良牧草 放牧饲养 毛肉兼用型 草原植被 产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牧补助对环县天然草原生产力变化影响监测
14
作者 李发杰 惠文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106-107,110,共3页
通过对环县10个天然草原固定样地连续五年(2011-2015年)的监测,对其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和产草量进行分析,经过五年的修养生息,草原植被得到恢复,天然草原生产力得到提高,草原禁牧补助政策效果明显。
关键词 禁牧补助 草原生产 影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松嫩草原生产力的几项措施
15
作者 李权孝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8期256-256,共1页
松嫩草原位于我省西南部,有草原3213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地势平坦,水草丰美,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是我省商品牛、奶牛和东北细毛羊的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种畜和奶、肉、皮、毛等畜产品。但多年来,由于毁草开荒,过... 松嫩草原位于我省西南部,有草原3213万亩(每亩667平方米),地势平坦,水草丰美,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是我省商品牛、奶牛和东北细毛羊的生产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种畜和奶、肉、皮、毛等畜产品。但多年来,由于毁草开荒,过度放牧、重用轻建、管理不善、搂大耙、挖药材、鼠虫危害以及利用不均衡、不合理,使大片丰美的草原变成了碱斑累累的退化草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产 东北细毛羊 生产基地 过度放牧 退化草场 西南部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产能力评定的几种方法
16
作者 黄滨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0期56-57,共2页
1可食牧草法 可食牧草指标法是以单位面积草地上青草或干草的产量作为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可食牧草的产量与品质对草原生产能量有主要的指标意义,可以反映草原初级生产,即日光能和无机物转化为牧草有机物的效率和状况,即一定时间... 1可食牧草法 可食牧草指标法是以单位面积草地上青草或干草的产量作为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可食牧草的产量与品质对草原生产能量有主要的指标意义,可以反映草原初级生产,即日光能和无机物转化为牧草有机物的效率和状况,即一定时间内草地可供给家畜多少牧草。是次级生产植物产品转化为动物产品的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产能力 可食牧草 单位面积 初级生产 动物产品 植物产品 最终产品 指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下物种异步性是维持草原生产力稳定的重要机制
17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6期67-67,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草地生态遥感团队揭示了极端干旱对中国北方草原地上初级生产力(ANPP)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上。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态学杂志 农业区划研究所 极端干旱 异步性 草原生产 潜在机制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添加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于丽 赵建宁 +3 位作者 王慧 白龙 刘红梅 杨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65-8173,共9页
研究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植物组分、结构和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为对象,研究了N、P、K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 研究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植物组分、结构和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为对象,研究了N、P、K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分添加显著提升草原初级生产力,其中氮素添加的效果最明显,NPK复合添加,草原初级生产力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31倍。2)养分添加使草地群落结构发生改变,N素添加显著提高了贝加尔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主的禾本科植物功能群在草地群落中所占的比重,而豆科植物功能群在草地群落中所占的比重则显著降低。3)养分添加使草原植物多样性不同程度地减少,其中以N素添加的效应较为显著。4)在养分添加条件下,植物多样性与草原生产力之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与初级生产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391和-0.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草原 草原生产 K N P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土壤水分和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邓慧平 祝廷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本文首先模拟计算松嫩草原土壤水量平衡,并结合未来气候情景估算松嫩草原土壤水分的变化。最后,在土壤水分研究的基础上,初步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量平衡 草原生产 松嫩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2 位作者 任小玢 何建龙 季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草原资源作为宁夏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和主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饲草、碳固存、养分循环、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根据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系统总结了宁夏... 草原资源作为宁夏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和主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在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饲草、碳固存、养分循环、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根据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现状,系统总结了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宁夏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草原生产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