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用型小黑麦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相关性状QTLs初步定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晶 赵方媛 +3 位作者 李冬梅 李雪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9-226,共8页
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杂交F_2代为作图群体,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黑麦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单株生物量)进行了QTLs定位,可为小黑麦草产量相关主效QTL挖掘、功能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 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杂交F_2代为作图群体,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黑麦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单株生物量)进行了QTLs定位,可为小黑麦草产量相关主效QTL挖掘、功能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521个F_2代单株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数据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可用于QTLs定位。该遗传图谱包含7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542.9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90cM,共有92个位点。对草产量相关性状基因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7个QTLs,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控制株高的QTLs有5个,贡献率为6.7%~13.2%;控制分蘖数的QTLs有7个,贡献率为5.4%~15.4%;控制单株生物量的QTLs有5个,贡献率为7.4%~12.4%。其中QPH7-2,QNT2-2和QBS2分别对小黑麦株高、分蘖数和单株生物量的贡献率最大,为主效QTLs,可对其进行进一步克隆、转化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ISSR标记 遗传图谱 草产量相关性状 QTLS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黑麦RIL群体的草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蕊 金星娜 +1 位作者 常丹丹 杜文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0-718,共9页
为解析调控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草产量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甘农7号’小黑麦与‘石大1号’小黑麦构建的F 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结合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的表型值,进行QT... 为解析调控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草产量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甘农7号’小黑麦与‘石大1号’小黑麦构建的F 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黑麦RIL群体分子图谱,结合株高、分蘖数、穗下节间长和单株鲜重的表型值,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5个株高QTL,分布在连锁群LG1,LG3,LG4,LG6上,遗传贡献率为6.56%~12.86%;4个分蘖数QTL,分布在连锁群LG2,LG5,LG6,LG7上,遗传贡献率为7.11%~12.44%;3个穗下节间长QTL,分布在连锁群LG1,LG2,LG5上,遗传贡献率为7.69%~9.63%;4个单株鲜重QTL,分布在连锁群LG2,LG5,LG6,LG7上,遗传贡献率为9.65%~13.63%。其中,株高和分蘖数的主效位点为q PH6-1和q NT5-1,表型变异解释为12.86%和12.44%;单株鲜重的主效位点为q BS2-1和q BS6-1,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2.17%和13.63%,二者累加对单株鲜重具有增加效应。本研究为饲用小黑麦生物产量的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RIL群体 草产量相关性状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