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初探 被引量:56
1
作者 任继周 胡自治 +2 位作者 张自和 侯扶江 陈全功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S1期12-22,共11页
根据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尤其是水、热条件的相似性 )、草地类型和景观的相似性、草业系统生产层的结构和生产内涵的趋同性、草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涵与外延的相似性、草业发展对策和关键技术的相似性和草业生产区域规划的组织与实... 根据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尤其是水、热条件的相似性 )、草地类型和景观的相似性、草业系统生产层的结构和生产内涵的趋同性、草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涵与外延的相似性、草业发展对策和关键技术的相似性和草业生产区域规划的组织与实施的空间可操作性 (即一定级别上行政区划界限的完整性 )等 6项原则 ,我国可划分为 7个草业生态经济区 :蒙宁干旱草原草业生态经济区、西北荒漠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青藏高寒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北森林草业生态经济区、黄土高原—黄淮海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和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以自然条件和草业生产现状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系统耦合 系统相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浅析--基于两个草业生态经济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蕊超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1,共8页
为探究南方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以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地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000万... 为探究南方地区粮食短缺的原因,以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地区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000万t左右,口粮消费量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3850万t减少到2009年的10677万t,因此口粮需求不是导致南方地区粮食供不应求的原因。2009年,南方地区饲料用粮7991.6万t,占南方地区粮食总产量的33.9%;工业用粮6234.1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26.8%。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构成了南方地区粮食总需求的三大部分,其中非食用粮约占据粮食总需求的57.3%,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2009年粮食供需差额至少为1419.3万t,这意味着2009年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至少调运了1419.3万t粮食,存在巨大的运输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浪费了283.9万m3的虚拟水资源。而以"大粮食,大资源,集约型"为理念的草地农业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饲料用粮、补充口粮,降低粮食需求的同时增加粮食供给,且南方地区光照差、多山地,有发展草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南方地区发展适宜的草地农业模式是解决南方地区粮食短缺问题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草地农业 西南岩溶山地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 东南常绿阔叶林—丘陵灌丛草业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波 洪绂曾 高洪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简要介绍了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的主要区别以及能值分析在草业系统中应用的实际意义。在现行的可持续发展度量方法中,很难有效地解决环境和资源在经济体系中的价值问题,而能值理论在此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简要介绍了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的主要区别以及能值分析在草业系统中应用的实际意义。在现行的可持续发展度量方法中,很难有效地解决环境和资源在经济体系中的价值问题,而能值理论在此方面有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所以,本文提出了以能值分析(EmergyAnalysis)为理论支撑的草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数,为正确认识草业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和草业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能值分析 能值指标 可持续发展评价 草业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退化与兴建草业生态工程
4
作者 王德利 姜世成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53-54,共2页
全世界约有草地450亿亩,占陆地面积的24%。草地既是资源,又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草地作为自然资源,是草食动物的“摇篮”。人类食物的11%(干重)来自草地。草地还给人们提供工业的原料,提供居住地、旅游狩猎场所,又是... 全世界约有草地450亿亩,占陆地面积的24%。草地既是资源,又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草地作为自然资源,是草食动物的“摇篮”。人类食物的11%(干重)来自草地。草地还给人们提供工业的原料,提供居住地、旅游狩猎场所,又是生物种质资源和遗传基因库。草地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利用得当,可以自然更新;②这种资源的利用对环境无反作用;③分布普遍,世界各国都有草地可供利用;④成本低。其次,草地作为环境,在保证人类生活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这一功能往往被人们忽略。草原植被地上部和地下部,对地表和土壤构成一个很好的保护层,可防风、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生态工程 草原退化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网络 生态环境 生态 生物种质资源 生态赤字 可更新资源 退化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草业生态工程技术建立中国粮──经──饲三元结构
5
作者 蒲朝龙 《四川畜牧兽医》 1997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草业生态工程 节粮型畜牧业 三元结构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草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贞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1X期20-22,共3页
分析了河西走廊草业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该区以及类似生态地区草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草业生态 可持续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双辽启动草业生态工程 被引量:3
7
作者 焦成国 周刚 王铁发 《中国牧业通讯》 2001年第8期25-25,共1页
今年,吉林省双辽市委、市政府针对草原面积锐减、草原“三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从双辽地域、气候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出发,全面启动保护草原、改造草原、退耕还草、立草为业的草业开发建设生态环境工程.
关键词 吉林 草业生态工程 草原保护 草原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草业生态工程与种草养畜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家荔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对于农业来说,畜牧业是其中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种草养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探讨了草业生态工程与种草养畜对策,提出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业的构想和对策,以供畜牧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 草业生态工程 种草养畜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业生态与经济建设的思考
9
作者 夏清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草业经济 发展对策 贵州 草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业生态工程与种草养畜对策研究
10
作者 蒲朝龙 《四川草原》 2000年第2期14-17,共4页
追述了雅安地区 2 0年来 ,在牧草引种选育、驯化选育、定位观测方面的研究动态 ;剖析了种草养畜的成效及其成因 ;指出了在当前退耕还林还草进程中 ,草业生态工程存在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点、线、片”上草畜配套技术、宏观对策和可行措... 追述了雅安地区 2 0年来 ,在牧草引种选育、驯化选育、定位观测方面的研究动态 ;剖析了种草养畜的成效及其成因 ;指出了在当前退耕还林还草进程中 ,草业生态工程存在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点、线、片”上草畜配套技术、宏观对策和可行措施 ;预测了 2 1世纪科技兴草和草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草养畜 牧草选育 草业生态工程 雅安地区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草业与河西走廊生态安全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天虎 俞联平 张贞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1016,共4页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生态安全 草业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实施“431工程”发展经济生态草业
12
作者 杨殿林 《内蒙古草业》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通过对鄂温克旗草原畜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增草、增料、增畜和增加畜产品产量的四增;改良草地、改善饲养管理、改良畜种的三改和培育大市场,创鄂温克旗畜产品名... 本文通过对鄂温克旗草原畜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增草、增料、增畜和增加畜产品产量的四增;改良草地、改善饲养管理、改良畜种的三改和培育大市场,创鄂温克旗畜产品名牌”的“431工程”,提出了发展经济生态草业,实现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开发利用 生态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草业经济发展概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卫 刘爱平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我省草原资源从西到东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特征和资源利用现状等因素,总体布局可划分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中部丘陵草山(坡)区和长白山天然草原保护与开发建设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包括白... 我省草原资源从西到东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特征和资源利用现状等因素,总体布局可划分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中部丘陵草山(坡)区和长白山天然草原保护与开发建设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包括白城、松原、四平的双辽、长春的农安等市、县,区内地势低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生态草业经济 总体布局 基地建设 人工草地 科研生产相结合 资金筹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草业经济发展概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卫 刘爱平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9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吉林 生态草业经济 草原资源 法制建设 政府职能 投资规模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草业经济发展概论
15
作者 李卫 刘爱平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10期18-19,共2页
2000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启动了西部治碱工程、生态草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草原改良工程等重大项目,但是,草原生态建设资金只是引导性的,没有形成投资规模。由于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不足,我省“三化”草原综合治理、天然草原改良和人... 2000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启动了西部治碱工程、生态草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草原改良工程等重大项目,但是,草原生态建设资金只是引导性的,没有形成投资规模。由于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不足,我省“三化”草原综合治理、天然草原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规模受到很大限制。目前,西部草原围栏建设面积只占盐碱化草地面积的40%左右,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公路、铁路沿线,分布在偏远地区60%的盐碱化草原还没有实施围栏封育措施。位于纵深区域的重碱灾区也正是政府财力匮乏、农牧民相对贫困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生态草业经济 科研开发 技术推广 产业化经营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打造黔南牧业生态
16
作者 周泽英 班镁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结合西部开发,为探索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加快建设贵州畜牧大省步伐,2002年元月中旬贵州省饲草饲料站组织全省28名专业技干赴四川省乐山、雅安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针对黔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实际,为... 结合西部开发,为探索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加快建设贵州畜牧大省步伐,2002年元月中旬贵州省饲草饲料站组织全省28名专业技干赴四川省乐山、雅安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针对黔南草地畜牧业发展实际,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借西部大开发之机,探索黔南草地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西部大开发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草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草业重大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秉乾 《辽宁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草业 现代农业 草业 草坪业 生态草业 草业 农业结构调整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发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 被引量:22
18
作者 姜恕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 :1.在草原、荒漠和高寒高原地区 ,由于生物气候带规律性的制约 ,天然林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但在非林地带的局部地段 ,如 :山地阴坡、沟谷底部、河岸湖滨低地和含水较多的沙地 ,则有森林存在 ,而...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 :1.在草原、荒漠和高寒高原地区 ,由于生物气候带规律性的制约 ,天然林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但在非林地带的局部地段 ,如 :山地阴坡、沟谷底部、河岸湖滨低地和含水较多的沙地 ,则有森林存在 ,而且宜于造林。种树与生物气候带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应予以更多的考虑。不仅如此 ,在营林目的、林业的概念、森林结构以及树种等方面都要求作相应的修改 ,以适应干旱 -半干旱的非森林气候。目前在林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把灌木和灌丛等同于林木和森林的荒诞问题。它可能给生态学、生物学、林学甚至自然地理学带来概念上的混乱。 2 .还草 ,应看作“草业”的光辉起点。草业 ,以草和畜为核心 ,同农业饲料生产、生态保护性的林业、草原荒漠和高原特殊有用植物的集约栽培相结合 ,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工程。围绕着这样的草业系统工程还包括广大天然草原围栏轮牧系统。在这里 ,放牧并非古老落后的草场利用方式 ,而是一种有先进科学含义的生物学营养循环的系统 ,对中国尤其具有主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退耕还林还草 草业生态系统工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庄优美 肖海哮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0期25-26,共2页
根据我国农业部印发的草原保护相关规划,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加快恢复的原则,根据实地情况而制定适宜的综合措施,将草原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期能够合理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实际草原的生产发展状况,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益。本... 根据我国农业部印发的草原保护相关规划,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加快恢复的原则,根据实地情况而制定适宜的综合措施,将草原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期能够合理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实际草原的生产发展状况,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从目前我国在草原管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加以客观的分析,并且阐述综合性的应对措施,实现草原保护建设机制的长效开展,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保护 长效机制 生态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治佳 韩生财 雒文捷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3期30-33,共4页
早在1994年就有人提出了草牧业的概念,2014年方精云研究组向国务院提交的《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草原牧业发展新模式》中提出的"草牧业"理念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重视和肯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 早在1994年就有人提出了草牧业的概念,2014年方精云研究组向国务院提交的《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草原牧业发展新模式》中提出的"草牧业"理念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重视和肯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牧业"的概念。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6]22号)中指出:"草牧业以饲草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草牧业 农业部办公厅 饲草资源 发展新模式 草原牧业 生态草业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