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诗记载的唐代荆湘地区寒冬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亚玲 崔玉娟 +2 位作者 方修琦 贾丹 袁存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诗中,有15首记载了公元768和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768和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诗中,有15首记载了公元768和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768和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载的冷冬及洞庭湖结冰事件,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发现,是对史料中唐代洞庭湖地区寒冷和结冰记录的补充。公元768和769年气候寒冷事件发生在8世纪中叶以后,是公元750年之后唐代气候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荆湘地区 寒冷气候事件 古气候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尚永亮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古代荆湘之地域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朝廷贬官吏的首选之地和贬官的中转之地。在此 ,这些被贬官首创了大量关于贬谪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物色鲜明 ,楚地风情突出 ,具有近乎凝固化了的悲怨传统 ,早期逐臣、作品及谪地成为凝定的贬谪代码和符号 ... 古代荆湘之地域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朝廷贬官吏的首选之地和贬官的中转之地。在此 ,这些被贬官首创了大量关于贬谪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物色鲜明 ,楚地风情突出 ,具有近乎凝固化了的悲怨传统 ,早期逐臣、作品及谪地成为凝定的贬谪代码和符号 ,生成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文学 荆湘地区 地域性 悲怨传统 人文精神 文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