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植被指数的北京军都山荆条灌丛生物量反演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高明亮
宫兆宁
+2 位作者
赵文吉
高阳
胡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8-1188,共11页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提取10种植被指数,辅以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提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结合实地野外采样数据,以北京军都山为试验区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荆条灌丛冠层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拟合结果对研究区...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提取10种植被指数,辅以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提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结合实地野外采样数据,以北京军都山为试验区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荆条灌丛冠层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拟合结果对研究区灌从冠层生物量进行了反演估算,生成研究区荆条及其伴生灌丛生物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和预测能力。其模型显著性为显著(α<0.01),相关系数为0.856,标准误差为58.5g/m^2;预测标准误差为98.1 g/m^2,决定系数为0.865。通过对研究区荆条灌丛的冠层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灌木群落生物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荆条灌丛
生物量
回归分析
卫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庇荫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景玲
王静
+3 位作者
王谦
吴明作
袁远
赵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3,共8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这一光合作用的敏感指针,对比研究了荆条灌丛下和对照裸地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幼苗荧光参数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反映,同时也测定了栓皮栎幼苗的光曲线,得到了光饱和点和半饱和光强。结果表明,灌丛下与裸地的叶片F...
利用叶绿素荧光这一光合作用的敏感指针,对比研究了荆条灌丛下和对照裸地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幼苗荧光参数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反映,同时也测定了栓皮栎幼苗的光曲线,得到了光饱和点和半饱和光强。结果表明,灌丛下与裸地的叶片Fv/Fm和Y(Ⅱ)、qL和qN、Y(NPQ)和Y(NO)等在晴天、多云、阴天下均有不同的反映,均表现出荆条灌丛的庇荫效应。结论:1)栓皮栎幼苗的光饱和点为1 942μmol·m-2·s-1,半饱和光强为235μmol·m-2·s-1,显现出栓皮栎并不具有对强光的特殊耐受力;2)晴天中午时段裸地叶片有明显的光抑制,但这种光抑制处于可逆的范围;3)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反映出灌丛下栓皮栎幼苗叶片的光合活性高、光保护能力强,光合状况优于对照,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灌丛
栓皮栎
幼苗
叶绿素荧光
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晓柯
张志铭
+3 位作者
赵勇
赵河
祝忆伟
胡启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地区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以粉砂壤土为主,土壤粘粒含量较少;荆条灌丛冠幅内林木幼苗根周土壤粘粒与粉粒体积百分比高于冠幅外,砂粒...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地区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以粉砂壤土为主,土壤粘粒含量较少;荆条灌丛冠幅内林木幼苗根周土壤粘粒与粉粒体积百分比高于冠幅外,砂粒体积百分比则低于冠幅外。栓皮栎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侧柏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荆条灌丛冠幅内外不同林木幼苗土壤的分形维数差异显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50~2 000μm)显著负相关,与粘粒(<2μm)和粉粒(2~50μm)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速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灌丛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林木幼苗
栓皮栎
侧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成像在荆条灌丛和栓皮栎幼苗体温测定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佩舒
刘金苹
+4 位作者
陈景玲
王谦
张劲松
贾长荣
孙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6,共9页
热成像仪能够准确测定物体表面的温度,给农林植物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手段。针对热成像仪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测定农林植物体温度,将热成像仪应用于荆条灌丛体温和栓皮栎幼苗叶温的测定。结果表明:1)农林植物体温的测量可以使用热成...
热成像仪能够准确测定物体表面的温度,给农林植物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手段。针对热成像仪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测定农林植物体温度,将热成像仪应用于荆条灌丛体温和栓皮栎幼苗叶温的测定。结果表明:1)农林植物体温的测量可以使用热成像仪,测定前要确定待测物体的辐射出射率。2)对于栓皮栎幼苗叶温,热成像仪与热电偶测定结果非常一致,说明热成像仪适于叶温测量。3)热成像仪可以测定植物群体冠层内和冠层表面叶片的温度,但不能测定空气温度。气温测量仍需要使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传感器。4)热成像仪可以分析荆条冠层的温度分布等值线,展示群体温度分布特征。既为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的保育作用研究提供方法,也为热成像仪在其他农林植物体温测定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仪
出射率
荆条灌丛
栓皮栎
叶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地区绣线菊灌丛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建华
张晓璐
+2 位作者
霍巧丽
刘兴华
赵旭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63-68,共6页
中国是全球高氮沉降区之一,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灌丛通常为氮限制生态系统,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研究氮沉降增加对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对北京东灵山绣线菊灌丛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
中国是全球高氮沉降区之一,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灌丛通常为氮限制生态系统,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研究氮沉降增加对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对北京东灵山绣线菊灌丛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4个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N0)、低氮(20N_(1))、中氮(50N_(2))、高氮(100N_(3))kgN/hm^(2)·a。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5年后,4个不同氮沉降水平绣线菊灌丛的年凋落量分别为162.93、205.81、190.96和189.65g/m^(2)·a,表明氮沉降对凋落物量具有促进作用;氮沉降提高了凋落叶和凋落花果的N含量,降低了凋落花果的Ca含量,对凋落物各组分其他元素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氮沉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绣线菊灌丛凋落物的养分输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灌丛
凋落物量
模拟氮沉降
养分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植被指数的北京军都山荆条灌丛生物量反演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高明亮
宫兆宁
赵文吉
高阳
胡东
机构
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8-1188,共11页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1404)
国家基础测绘项目(2011A2001)
+1 种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110028013)
博士基金项目(20111102110004)
文摘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提取10种植被指数,辅以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提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结合实地野外采样数据,以北京军都山为试验区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荆条灌丛冠层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拟合结果对研究区灌从冠层生物量进行了反演估算,生成研究区荆条及其伴生灌丛生物量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和预测能力。其模型显著性为显著(α<0.01),相关系数为0.856,标准误差为58.5g/m^2;预测标准误差为98.1 g/m^2,决定系数为0.865。通过对研究区荆条灌丛的冠层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灌木群落生物量的新思路。
关键词
植被指数
荆条灌丛
生物量
回归分析
卫星数据
Keywords
vegetation indices
Vitex negundo shrubs
biomass
regression analysis
satellite data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庇荫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景玲
王静
王谦
吴明作
袁远
赵勇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气候空间上限列线的栓皮栎幼苗高温叠加干旱胁迫机制研究(313706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番茄叶片低温胁迫气象指标的气候空间列线研究(31071321)
文摘
利用叶绿素荧光这一光合作用的敏感指针,对比研究了荆条灌丛下和对照裸地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幼苗荧光参数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反映,同时也测定了栓皮栎幼苗的光曲线,得到了光饱和点和半饱和光强。结果表明,灌丛下与裸地的叶片Fv/Fm和Y(Ⅱ)、qL和qN、Y(NPQ)和Y(NO)等在晴天、多云、阴天下均有不同的反映,均表现出荆条灌丛的庇荫效应。结论:1)栓皮栎幼苗的光饱和点为1 942μmol·m-2·s-1,半饱和光强为235μmol·m-2·s-1,显现出栓皮栎并不具有对强光的特殊耐受力;2)晴天中午时段裸地叶片有明显的光抑制,但这种光抑制处于可逆的范围;3)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反映出灌丛下栓皮栎幼苗叶片的光合活性高、光保护能力强,光合状况优于对照,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关键词
荆条灌丛
栓皮栎
幼苗
叶绿素荧光
天气
Keywords
vervain family
Quercus variabilis
seedl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weather
分类号
S723.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晓柯
张志铭
赵勇
赵河
祝忆伟
胡启立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75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8 B00)
文摘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地区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以粉砂壤土为主,土壤粘粒含量较少;荆条灌丛冠幅内林木幼苗根周土壤粘粒与粉粒体积百分比高于冠幅外,砂粒体积百分比则低于冠幅外。栓皮栎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侧柏幼苗根周土壤分形维数值,荆条灌丛冠幅内外不同林木幼苗土壤的分形维数差异显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砂粒(50~2 000μm)显著负相关,与粘粒(<2μm)和粉粒(2~50μm)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速效磷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关键词
荆条灌丛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林木幼苗
栓皮栎
侧柏
Keywords
Vitex negundo shrubs
soils particle
fractal dimension
tree seedlings
Quercus variabili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成像在荆条灌丛和栓皮栎幼苗体温测定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佩舒
刘金苹
陈景玲
王谦
张劲松
贾长荣
孙圣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河南省济源市大沟河林场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气候空间上限列线的栓皮栎幼苗高温叠加干旱胁迫机制研究"(313706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番茄叶片低温胁迫气象指标的气候空间列线研究"(31071321)
文摘
热成像仪能够准确测定物体表面的温度,给农林植物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手段。针对热成像仪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测定农林植物体温度,将热成像仪应用于荆条灌丛体温和栓皮栎幼苗叶温的测定。结果表明:1)农林植物体温的测量可以使用热成像仪,测定前要确定待测物体的辐射出射率。2)对于栓皮栎幼苗叶温,热成像仪与热电偶测定结果非常一致,说明热成像仪适于叶温测量。3)热成像仪可以测定植物群体冠层内和冠层表面叶片的温度,但不能测定空气温度。气温测量仍需要使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传感器。4)热成像仪可以分析荆条冠层的温度分布等值线,展示群体温度分布特征。既为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的保育作用研究提供方法,也为热成像仪在其他农林植物体温测定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成像仪
出射率
荆条灌丛
栓皮栎
叶温
Keywords
thermal imager
emission rate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community
Quercus variabi-lis
leaf temperature
分类号
S718.4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地区绣线菊灌丛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建华
张晓璐
霍巧丽
刘兴华
赵旭文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63-6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700413)
忻州师范学院教学综合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项目(GYB201916)
忻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101-2)。
文摘
中国是全球高氮沉降区之一,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灌丛通常为氮限制生态系统,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研究氮沉降增加对灌丛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对北京东灵山绣线菊灌丛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4个氮处理水平,分别为对照(0N0)、低氮(20N_(1))、中氮(50N_(2))、高氮(100N_(3))kgN/hm^(2)·a。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5年后,4个不同氮沉降水平绣线菊灌丛的年凋落量分别为162.93、205.81、190.96和189.65g/m^(2)·a,表明氮沉降对凋落物量具有促进作用;氮沉降提高了凋落叶和凋落花果的N含量,降低了凋落花果的Ca含量,对凋落物各组分其他元素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氮沉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绣线菊灌丛凋落物的养分输入量。
关键词
荆条灌丛
凋落物量
模拟氮沉降
养分输入
Keywords
Spiraea salicifolia shrubland
Litterfall production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Annual nutrient in⁃put from litterfall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植被指数的北京军都山荆条灌丛生物量反演研究
高明亮
宫兆宁
赵文吉
高阳
胡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荆条灌丛对栓皮栎幼苗庇荫效应研究
陈景玲
王静
王谦
吴明作
袁远
赵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荆条灌丛下不同林木幼苗根周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袁晓柯
张志铭
赵勇
赵河
祝忆伟
胡启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成像在荆条灌丛和栓皮栎幼苗体温测定中的应用
王佩舒
刘金苹
陈景玲
王谦
张劲松
贾长荣
孙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地区绣线菊灌丛凋落物养分输入量的影响
张建华
张晓璐
霍巧丽
刘兴华
赵旭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