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的抑菌活性
1
作者 孙礼雪 关丽杰 +3 位作者 马晓彤 高洁 张洪雨 商今雨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病田间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EC50分别为12.925 mg/L和6.07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00~2.67 mg/kg时,其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为68.08%~83.78%,其防治效果相当或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抑菌活性 田间防治效果 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春花 单治国 +2 位作者 魏朝霞 李家华 唐嘉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探讨了云南大叶种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分析了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探讨了云南大叶种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分析了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健康叶片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80.195%,而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92.166%;在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有13种物质未检测出,有31种新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芳樟醇是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受茶饼病菌危害的叶片以含氮含硫化合物、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绿叶性气体为主要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菌 侵染 挥发性物质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片感染茶饼病菌后诱导的生化反应
3
作者 陈宗懋 《中国茶叶》 2003年第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叶片 茶饼病菌 生化反应 丙氨酸氨裂解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蛋白质 脯氨酸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
4
作者 韩文炎(译) 《中国茶叶》 2006年第1期43-43,共1页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变化 茶饼病菌 叶品质 感染 鲜叶加工 成品 恢复过程 重修剪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损外担菌改良培养基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继业 赵晨心 彭丽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6期20-25,共6页
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十分缓慢,影响后续研究。为筛选促进坏损外担菌(E. vexans)生长的改良培养基。本文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常用的4种碳源和4种氮源,配制16种培养基,初步确定培养坏损外担菌(E. vexans)适宜... 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十分缓慢,影响后续研究。为筛选促进坏损外担菌(E. vexans)生长的改良培养基。本文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常用的4种碳源和4种氮源,配制16种培养基,初步确定培养坏损外担菌(E. vexans)适宜的碳、氮源组合。再用正交试验,确定碳、氮源用量与比例。结果显示:碳源对坏损外担菌(E. vexans)生长的影响大于氮源;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合其生长;最佳碳源、氮源为蔗糖+酵母粉,理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2 g/L、马铃薯150 g/L、蔗糖25 g/L。与PDA培养基比较,该菌在最佳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快,菌丝更饱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饼病菌 正交试验 培养基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