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汪淮
王晓庆
彭萍
段小凤
林强
胡翔
-
机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1期14-15,共2页
-
基金
重庆市永川区科委科技攻关项目(Ycstc
2013ac1008)
-
文摘
田间释放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巴氏钝绥螨可有效地控制茶园跗线螨的为害。化学对照药剂克螨特对田间跗线螨种群控制的速效性较好,且其防治效果可持续半个月左右;而捕食螨对跗线螨的控制作用在短期内不如化学农药,但是持效性较好,基本可维持1个月,故可作为一种控制茶园跗线螨的生物调控技术措施。
-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茶跗线螨
种群数量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33.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赛丹防治茶跗线螨药效试验
- 2
-
-
作者
姚永宏
谢冬祥
-
机构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0年第2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茶跗线螨
赛丹
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一种茶树害螨——茶跗线螨
- 3
-
-
作者
郭华伟
周孝贵
姚惠明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1年第5期29-31,共3页
-
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FY113200)。
-
文摘
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是一种世界性害螨,也是茶树上为害较重的害螨之一,主要以若螨和成螨在茶树嫩梢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萎缩、硬化增厚、质地变脆,严重时叶片背面变褐色,生长停滞而脱落,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茶跗线螨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
-
关键词
茶跗线螨
为害症状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方法
-
Keywords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
damaging symptom
morphological featur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method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浏阳霉素防治茶跗线螨试验总结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严勇
吴群林
范长青
涂晋飞
陈贵明
-
机构
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
-
文摘
浏阳霉素防治茶跗线螨试验总结严勇,吴群林,范长青,涂晋飞,陈贵明(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成都610041)(夹江县植保站)茶跗线螨[Polyphay-olarsonemusLatns(Banks)],又名侧多食跗线螨,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浙江、云南、贵...
-
关键词
茶树
茶跗线螨
浏阳霉素
防治
害虫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茶跗线螨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王敏鑫
邵元海
徐德良
-
机构
江苏省茶叶研究所
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无锡综合试验站
-
出处
《茶叶》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
文摘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及Taylor幂指数法对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茶跗线螨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茶园中呈聚集分布。同时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根据各项聚集度指标得出茶跗线螨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2.557/m+0.340)。本研究结果为茶园茶跗线螨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茶树
茶跗线螨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
Keywords
tea plants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amplingtechnique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虫螨腈和茚虫威等药剂防治茶跗线螨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王敏鑫
邵元海
徐德良
-
机构
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无锡综合试验站 江苏省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3年第3期17-18,共2页
-
文摘
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carina)跗线螨科(Tarsonemidae),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严重。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为了明确虫螨腈和茚虫威等4种农药防治茶跗线螨的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茶跗线螨
茚虫威
虫螨腈
药剂防治
侧多食跗线螨
跗线螨科
长江流域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茶半跗线螨的消长特点及防治对策
- 7
-
-
作者
任为民
-
机构
四川省东印茶场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1995年第3期24-25,共2页
-
文摘
茶半跗线螨的消长特点及防治对策任为民(四川省东印茶场永川632100)茶半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lqtus(Banks)]又名黄蜘蛛,属蜱螨目跗线螨科。为四川茶叶生产的主要大敌。以成、若螨吸取茶树嫩叶汁液,受害嫩芽嫩叶呈褐色。...
-
关键词
茶树
茶半跗线螨
害虫
消长特点
防治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广西温室辣椒茶黄螨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韦文添
-
机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西南园艺》
2006年第4期56-56,共1页
-
-
关键词
温室辣椒
防治适期
茶黄螨
广西
侧多食跗线螨
蔬菜生产
果菜类蔬菜
茶跗线螨
跗线螨科
表现症状
-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浙西南茶树害螨替代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 9
-
-
作者
马军辉
赵珠蒙
朱彩虹
吴东涛
雷永宏
-
机构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
遂昌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茶叶》
CAS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
文摘
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是世界性害螨,也是茶树上为害较重的害螨,爆发时会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田间防治方法大多采用的水溶性农药,考虑到抗药性等问题,因此亟需推广一种替代农药防治茶树害螨。本研究对比浙西南地区茶树害螨替代农药在田间的药效,结果表明虫螨腈和哒螨灵对茶橙瘿螨均有控制效果,防治效果随施用时间均逐渐上升,用药后14天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86.40%与57.07%。虫螨腈防治效果最好,喷药后三周,校正防效仍在80%以上。
-
关键词
茶橙瘿螨
茶跗线螨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药效试验
-
Keywords
Acaphylla theae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injury symptoms
control methods
efficacy test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茶黄螨对蔬菜的危害及其防治
- 10
-
-
作者
郑朝政
-
机构
龙山县农业局经作站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3-33,共1页
-
-
关键词
茶黄螨
蔬菜
防治方法
生活史
危害情况
枯枝落叶
辣椒
茶半跗线螨
跗线螨科
保护利用
-
分类号
S433.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绿颖防治茶园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彭萍
徐进
侯渝嘉
肖强
唐美君
-
机构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
-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006-G16-01)内容
-
文摘
99%绿颖(SK喷淋油)是一种矿物源农药,属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绿颖能有效防治各类害虫,能在虫体上形成油膜,封闭其气孔并使害虫窒息而死,故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同时,油膜封闭害虫感触器使害虫无法辨认寄主植物,从而达到驱避作用,喷药后留在叶面上的油膜可驱避害虫产卵和取食长达14~30天。2006年,笔者进行了绿颖防治茶跗线螨、角蜡蚧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茶园害虫
有效防治
驱避作用
矿物源农药
高效低毒
寄主植物
茶跗线螨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果圣防治茶园主要害虫药效试验
- 12
-
-
作者
彭萍
侯渝嘉
林强
胡翔
徐泽
张玲
-
机构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
出处
《西南园艺》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
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 - 71 1 3)部分研究内容
-
-
关键词
茶园害虫
果圣
药效试验
茶小绿叶蝉
茶跗线螨
安全性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2.52
[农业科学—农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