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丽思
陈彤垚
+1 位作者
曾旭
郭顺星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研究不同生药量(5、15、30 g·L^(-1))忍冬(Lonicera japonica)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可极显著和显著提高菌丝体中麦角甾醇(P...
研究不同生药量(5、15、30 g·L^(-1))忍冬(Lonicera japonica)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可极显著和显著提高菌丝体中麦角甾醇(P<0.001)、总多糖(P<0.001)和半必需氨基酸(P<0.05)的含量;忍冬茎水提物对菌丝体生物量、绿原酸和腺苷的含量均无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忍冬
液体发酵
水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藨子叶状层菌固体培养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蒙蒙
程显好
+2 位作者
孙磊
刘宇
李维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9,F0003,共4页
研究了6种不同培养基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菌丝形态、生长速度、生物量及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藨子叶状层菌菌丝体在麦芽汁、胡萝卜和PDA固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在麦麸与PDA固体培养基中生物量较高,而在生长...
研究了6种不同培养基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菌丝形态、生长速度、生物量及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藨子叶状层菌菌丝体在麦芽汁、胡萝卜和PDA固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在麦麸与PDA固体培养基中生物量较高,而在生长速度最慢的GPY固体培养基中,三萜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固体培养
培养特性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藨子叶状层菌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于秀玲
白丽君
+4 位作者
李琳
姚雅芳
李岩
许俊杰
杨文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7-1781,共5页
目的研究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Lonicera japonica Thunb.)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P...
目的研究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Lonicera japonica Thunb.)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PE抑制实验测试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 22E)-ergosta-5, 7, 22-trien-3-ol(1)、drosophilin A(2)、crototropone(3)、(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4)、protocatechualdehyde(5)、1,2,4-苯三酚(6)、腺嘌呤核苷(7)、尿嘧啶核苷(8)、a-D-(+)-葡萄糖(9)。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抗RSV A2活性与良好的抗H1N1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100μg/mL,其中化合物2表现出抗RSV A2与HSV-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50、75μmol/L;化合物3具有抗H1N1与RSV A2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0、100μmol/L;化合物4~5、7表现出抗H1N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2.5、12.5、25μmol/L。结论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RSV病毒活性,化合物2~5、7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份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志庆
郭绍芬
+2 位作者
孙清新
冯尚彩
林祥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筛选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不同年份的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 L)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一、两年生茶藨子...
筛选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不同年份的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 L)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一、两年生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48%、4.01%,多糖对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190、0.239 mg/m L。可见,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多糖
提取工艺
含量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丽思
陈彤垚
曾旭
郭顺星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1900)。
文摘
研究不同生药量(5、15、30 g·L^(-1))忍冬(Lonicera japonica)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可极显著和显著提高菌丝体中麦角甾醇(P<0.001)、总多糖(P<0.001)和半必需氨基酸(P<0.05)的含量;忍冬茎水提物对菌丝体生物量、绿原酸和腺苷的含量均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忍冬
液体发酵
水提物
Keywords
Phylloporia ribis
Lonicera japonica
liquid fermentation
aqueous extract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藨子叶状层菌固体培养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蒙蒙
程显好
孙磊
刘宇
李维焕
机构
鲁东大学农学院
出处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9,F0003,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SDAIT-11-011-11)项目资助
文摘
研究了6种不同培养基对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菌丝形态、生长速度、生物量及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藨子叶状层菌菌丝体在麦芽汁、胡萝卜和PDA固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在麦麸与PDA固体培养基中生物量较高,而在生长速度最慢的GPY固体培养基中,三萜含量最高。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固体培养
培养特性
三萜
Keywords
Phylloporia ribis
solid growth media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riterpenoid
分类号
S567.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藨子叶状层菌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于秀玲
白丽君
李琳
姚雅芳
李岩
许俊杰
杨文强
机构
临沂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7-17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602095)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8KA156)
临沂大学博士基金(LYDX2016BS020)。
文摘
目的研究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Lonicera japonica Thunb.)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PE抑制实验测试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 22E)-ergosta-5, 7, 22-trien-3-ol(1)、drosophilin A(2)、crototropone(3)、(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4)、protocatechualdehyde(5)、1,2,4-苯三酚(6)、腺嘌呤核苷(7)、尿嘧啶核苷(8)、a-D-(+)-葡萄糖(9)。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抗RSV A2活性与良好的抗H1N1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100μg/mL,其中化合物2表现出抗RSV A2与HSV-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50、75μmol/L;化合物3具有抗H1N1与RSV A2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0、100μmol/L;化合物4~5、7表现出抗H1N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2.5、12.5、25μmol/L。结论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RSV病毒活性,化合物2~5、7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病毒活性
Keywords
Phylloporia ribis(Lonicera japonica Thunb.)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tiviral actic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份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志庆
郭绍芬
孙清新
冯尚彩
林祥杰
机构
临沂大学药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26)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
文摘
筛选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不同年份的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 L)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一、两年生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48%、4.01%,多糖对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190、0.239 mg/m L。可见,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的含量、抗氧化活性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茶藨子叶状层菌
多糖
提取工艺
含量
抗氧化
Keywords
Phylloporia ribis (Sehumach. :Ft. ) Ryvarden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technology
Content
Antioxidation
分类号
S567.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生药量忍冬茎水提物对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周丽思
陈彤垚
曾旭
郭顺星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藨子叶状层菌固体培养特性
陈蒙蒙
程显好
孙磊
刘宇
李维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藨子叶状层菌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
于秀玲
白丽君
李琳
姚雅芳
李岩
许俊杰
杨文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年份茶藨子叶状层菌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研究
刘志庆
郭绍芬
孙清新
冯尚彩
林祥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