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1
作者
刘润强
王清峻
曹前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7-1243,共7页
为寻求防治花卉病害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以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为测试菌株,研究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害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当叶菌唑和胺...
为寻求防治花卉病害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以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为测试菌株,研究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害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当叶菌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混配比例为5∶1时,对玫瑰锈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88.16;混配比例为10∶1时,对文竹叶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8.07;混配比例为1∶1时,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0.29,对菊花褐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2.55;混配比例为3∶1时,对茶花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00.04。表明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按适当比例混配对此5种花卉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苯吡菌酮
叶菌唑
玫瑰锈
病菌
文竹叶斑
病菌
郁金香灰霉
病菌
菊花褐斑
病菌
茶花炭疽病菌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1
作者
刘润强
王清峻
曹前辉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7-1243,共7页
基金
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启动项目(103010615001)
河南省博士后基金(159831)
文摘
为寻求防治花卉病害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以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为测试菌株,研究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害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当叶菌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混配比例为5∶1时,对玫瑰锈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88.16;混配比例为10∶1时,对文竹叶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8.07;混配比例为1∶1时,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0.29,对菊花褐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2.55;混配比例为3∶1时,对茶花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00.04。表明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按适当比例混配对此5种花卉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胺苯吡菌酮
叶菌唑
玫瑰锈
病菌
文竹叶斑
病菌
郁金香灰霉
病菌
菊花褐斑
病菌
茶花炭疽病菌
联合毒力
Keywords
Fenpyrazamine
Metconazole
Rust germs rose
Plaque bacteria Zhuyeshan
Tulip gray country bacteria
Daisy-chained speckle disease
Daisy-chained speckle disease
Co-toxicity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刘润强
王清峻
曹前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