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动因、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飞扬
《广东茶业》
2023年第6期54-57,共4页
古代文人墨客爱好饮茶,皆非醒神解渴之用,更为品读人生、赋诗作画之风雅事。文章从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实践的动因着手,探讨茶美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的主要原则,提出茶美学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方法,旨在通过融合茶美学提...
古代文人墨客爱好饮茶,皆非醒神解渴之用,更为品读人生、赋诗作画之风雅事。文章从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实践的动因着手,探讨茶美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的主要原则,提出茶美学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方法,旨在通过融合茶美学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人生观及世界观,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文化
茶美学
高校思政课
融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经》茶事美学略论
2
作者
陈郑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陆羽作为茶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文人,鉴于文人的特殊身份,陆羽在从事茶学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文人视角引入其中,赋予了茶事更多的审美趣味。《茶经》作为陆羽茶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器形、文辞、和谐等方面都体现了陆羽的茶事审美。将“...
陆羽作为茶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文人,鉴于文人的特殊身份,陆羽在从事茶学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文人视角引入其中,赋予了茶事更多的审美趣味。《茶经》作为陆羽茶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器形、文辞、和谐等方面都体现了陆羽的茶事审美。将“俭德”概念引入茶事,建构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赋予饮茶俭德的审美内涵,更是陆羽对于茶文化的重要贡献,影响了国人千年以来的茶事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
茶
经》
文人视角
茶
事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闲趣”——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海燕
王杉
+1 位作者
蒋琴娟
周婷
《茶叶通讯》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从《闲情偶寄》中辨"茗客"与"酒客"之趣、"论具"与"贮藏"之趣及"饮茶"与"造境"之趣三个方面剖析了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认为李渔将饮茶视为生活闲趣,并用生活的审美实...
本文从《闲情偶寄》中辨"茗客"与"酒客"之趣、"论具"与"贮藏"之趣及"饮茶"与"造境"之趣三个方面剖析了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认为李渔将饮茶视为生活闲趣,并用生活的审美实践真正地展示了茶的雅俗共性,对今天的我们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及发展休闲养生之道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趣
李渔
闲情偶寄
茶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朱熹“寓理于茶”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秀萍
朱海燕
《茶叶学报》
2022年第4期298-302,共5页
饮茶对于历代文人而言,不仅是解渴提神的感官享受,更是品味人生、吟诗作画的风雅之事。本文旨在通过阐释朱熹文人生涯中以茶明理、以茶喻理、论茶明德、论茶授学的精彩片段,剖析他“寓理于茶”的独特茶美学思想,呈现宋代文人茶审美的风...
饮茶对于历代文人而言,不仅是解渴提神的感官享受,更是品味人生、吟诗作画的风雅之事。本文旨在通过阐释朱熹文人生涯中以茶明理、以茶喻理、论茶明德、论茶授学的精彩片段,剖析他“寓理于茶”的独特茶美学思想,呈现宋代文人茶审美的风貌特色,为当代的茶消费审美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寓理于
茶
以理为美
茶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隽永之美——茶艺术的美学观照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城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长期以来茶文化学术界对茶与艺术领域的研究,往往是对以茶为题材的各种艺术作品的收集,从而进行历史学角度的研究。涉及茶美学方面的研究又往往停留在诸如“精行俭德”“廉美和静”等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道德范畴上。实际上,茶文化的艺...
长期以来茶文化学术界对茶与艺术领域的研究,往往是对以茶为题材的各种艺术作品的收集,从而进行历史学角度的研究。涉及茶美学方面的研究又往往停留在诸如“精行俭德”“廉美和静”等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道德范畴上。实际上,茶文化的艺术是茶美学的外在表现,而茶美学也正是茶千百年来始终成为经典艺术主题的内在原因。本文在将茶文化艺术分为书画、音乐、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影视、茶席、茶器九个大类后,通过解读茶艺术作品来探讨茶美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艺术
茶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被引量:
1
6
作者
严都岿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111-111,共1页
我国是重文明,重文化塑造的国家,而书法艺术和茶文化都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精髓和关键。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不仅能够深化我们对书法艺术的具体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对书法的价值感知,从而便于形成整个...
我国是重文明,重文化塑造的国家,而书法艺术和茶文化都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精髓和关键。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不仅能够深化我们对书法艺术的具体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对书法的价值感知,从而便于形成整个书法艺术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书法艺术的特点及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整体特征诠释,从而具体分析整个书法艺术中的"茶韵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茶
韵
美学
审美内涵
价值思维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7
作者
张传良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153-154,共2页
书法艺术与茶韵美学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艺术内涵、思想内涵以及精神品质上,体现出了区域性的审美特点与思想特征。本文从艺术角度、思想角度以及文化传承角度进行了相关讨论与阐述,分析茶文化与书法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
关键词
书法
茶
韵
美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茶意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
8
作者
张园园
《福建茶叶》
2018年第8期98-98,共1页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注入了千百年来先民的智慧结晶。与此同时,茶的意象美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上升新的高度。在意象美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并在国人的精神物质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体现。茶叶生长与大自然...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注入了千百年来先民的智慧结晶。与此同时,茶的意象美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上升新的高度。在意象美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并在国人的精神物质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体现。茶叶生长与大自然,有其独特的意象美学,流露出与生俱来的自然真意,可以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为人们所喜爱,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浅析茶意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探究茶意象美学对于室内设计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意象
美学
室内设计
生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茶祖文化 延续佳茗传奇——关于当代青年茶人价值观的思考
9
作者
王秀萍
张应根
+1 位作者
王振康
陈泉宾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解读茶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特有现象,深刻地剖析了目前青年茶人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和转型危机,提出当代青年茶人应弘扬茶祖文化,树立心忧天下、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价值观,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茶
祖
茶
人
价值观
茶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茗星茶艺师·为中国茶代言
10
作者
本刊记者
《广东茶业》
2020年第3期46-47,共2页
素手翩跹,汲水烹茶,明眸中,用茶书写艺术的笔墨。茶艺师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是茶美学的筑巢人。古老的茶文化,待兴的茶行业,如果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茶艺师,就是茶行业的希望。为选拔茶艺精英人才,培养中国茶文化传播使者,2014年,华巨...
素手翩跹,汲水烹茶,明眸中,用茶书写艺术的笔墨。茶艺师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是茶美学的筑巢人。古老的茶文化,待兴的茶行业,如果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茶艺师,就是茶行业的希望。为选拔茶艺精英人才,培养中国茶文化传播使者,2014年,华巨臣茶博会品牌赛事——茗星茶艺师全国评选大赛扬帆起航。历时六年,茗星茶艺师大赛辗转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太原、内蒙古等全国20多个中心城市,举办了150多场专业赛事,参赛选手总计达5000余人,已成为茶行业辐射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较深的茶艺师专项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艺师
中国
茶
文化
茶
博会
茶
文化传播
茶美学
参赛选手
扬帆起航
专业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茶文化背景下的书法教育改革
11
作者
王丽娜
《福建茶叶》
2021年第3期160-161,共2页
书法艺术和茶文化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境界、艺术内涵和精神品质方面,呈现出个性化审美特点以及思想特征。而书法教学是各大院校素养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对学生书法能力的培育和训练,可以高效提升现代学生的书写水平以...
书法艺术和茶文化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境界、艺术内涵和精神品质方面,呈现出个性化审美特点以及思想特征。而书法教学是各大院校素养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对学生书法能力的培育和训练,可以高效提升现代学生的书写水平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然而,针对现代各大院校书法教育现实状况而言,依旧存有重视程度不够和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故而,本文基于对书法艺术中茶韵美学的概述进行分析,明确书法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而后总结出茶文化背景下书法教学改革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文化
书法教育
改革路径
茶
韵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曼生壶”之“情味”美
12
作者
王厅
朱海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2,共5页
"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
"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历史上四大高峰时期的领军人"。"情味"一词最先应用于对抒情文学的评价,后来被文艺批评家阐释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对抒情文学审美价值的一种高度概括。本文主要从"曼生壶"的壶型、题材和创作意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曼生壶"审美中的情味要素,并总结出"曼生壶"之情味美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生壶”
陈鸿寿
“情味”
茶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寅《事茗图》中的“隐逸”趣味
13
作者
朱海燕
王秀萍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7-409,共3页
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
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趣味虽然沿袭自唐风宋韵,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文人独创的茶审美观:通过世外桃源般的品茶氛围的营造,似"高山流水"的事茶心志的表达,日常"市隐"生活中的茶事同样可以充满高雅的情趣。这种隐逸之趣是画家对自我和现世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积极探索,值得当代茶美学建设者借鉴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茶
画
《事茗图》
茶美学
市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动因、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飞扬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出处
《广东茶业》
2023年第6期54-57,共4页
基金
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编号:2023SJSZ0884
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编号:SISOKY-YB202209。
文摘
古代文人墨客爱好饮茶,皆非醒神解渴之用,更为品读人生、赋诗作画之风雅事。文章从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实践的动因着手,探讨茶美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的主要原则,提出茶美学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方法,旨在通过融合茶美学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人生观及世界观,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茶
文化
茶美学
高校思政课
融合教学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经》茶事美学略论
2
作者
陈郑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出处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24B069)。
文摘
陆羽作为茶学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文人,鉴于文人的特殊身份,陆羽在从事茶学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将文人视角引入其中,赋予了茶事更多的审美趣味。《茶经》作为陆羽茶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器形、文辞、和谐等方面都体现了陆羽的茶事审美。将“俭德”概念引入茶事,建构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赋予饮茶俭德的审美内涵,更是陆羽对于茶文化的重要贡献,影响了国人千年以来的茶事审美。
关键词
陆羽
《
茶
经》
文人视角
茶
事
美学
Keywords
Lu Yu
"The Classic of Tea"
literary perspective
aesthetics of tea affairs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闲趣”——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海燕
王杉
蒋琴娟
周婷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茶叶通讯》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摘
本文从《闲情偶寄》中辨"茗客"与"酒客"之趣、"论具"与"贮藏"之趣及"饮茶"与"造境"之趣三个方面剖析了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认为李渔将饮茶视为生活闲趣,并用生活的审美实践真正地展示了茶的雅俗共性,对今天的我们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及发展休闲养生之道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闲趣
李渔
闲情偶寄
茶美学
Keywords
Leisure interest
LIYU
XIAN QING OU JI
Tea aesthetic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朱熹“寓理于茶”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秀萍
朱海燕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茶叶学报》
2022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291298)。
文摘
饮茶对于历代文人而言,不仅是解渴提神的感官享受,更是品味人生、吟诗作画的风雅之事。本文旨在通过阐释朱熹文人生涯中以茶明理、以茶喻理、论茶明德、论茶授学的精彩片段,剖析他“寓理于茶”的独特茶美学思想,呈现宋代文人茶审美的风貌特色,为当代的茶消费审美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
朱熹
寓理于
茶
以理为美
茶美学
Keywords
Zhu Xi
ethics metaphor of tea
ethics is beauty
tea aesthetics
分类号
S57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隽永之美——茶艺术的美学观照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城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
日本神奈川大学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与草原总局“十三五”规划教材“隽永之美:茶艺术赏析”。
文摘
长期以来茶文化学术界对茶与艺术领域的研究,往往是对以茶为题材的各种艺术作品的收集,从而进行历史学角度的研究。涉及茶美学方面的研究又往往停留在诸如“精行俭德”“廉美和静”等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道德范畴上。实际上,茶文化的艺术是茶美学的外在表现,而茶美学也正是茶千百年来始终成为经典艺术主题的内在原因。本文在将茶文化艺术分为书画、音乐、雕塑、建筑、戏剧、文学、影视、茶席、茶器九个大类后,通过解读茶艺术作品来探讨茶美学的特质。
关键词
茶
艺术
茶美学
Keywords
tea art
tea aesthetics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被引量:
1
6
作者
严都岿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111-111,共1页
文摘
我国是重文明,重文化塑造的国家,而书法艺术和茶文化都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精髓和关键。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不仅能够深化我们对书法艺术的具体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对书法的价值感知,从而便于形成整个书法艺术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书法艺术的特点及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整体特征诠释,从而具体分析整个书法艺术中的"茶韵美学"内涵。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茶
韵
美学
审美内涵
价值思维
艺术特色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7
作者
张传良
机构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153-154,共2页
文摘
书法艺术与茶韵美学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艺术内涵、思想内涵以及精神品质上,体现出了区域性的审美特点与思想特征。本文从艺术角度、思想角度以及文化传承角度进行了相关讨论与阐述,分析茶文化与书法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
关键词
书法
茶
韵
美学
文化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茶意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
8
作者
张园园
机构
安阳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8期98-98,共1页
文摘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其注入了千百年来先民的智慧结晶。与此同时,茶的意象美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上升新的高度。在意象美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并在国人的精神物质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体现。茶叶生长与大自然,有其独特的意象美学,流露出与生俱来的自然真意,可以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为人们所喜爱,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浅析茶意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探究茶意象美学对于室内设计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茶
意象
美学
室内设计
生态应用
分类号
TU247.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茶祖文化 延续佳茗传奇——关于当代青年茶人价值观的思考
9
作者
王秀萍
张应根
王振康
陈泉宾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文摘
在解读茶祖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特有现象,深刻地剖析了目前青年茶人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和转型危机,提出当代青年茶人应弘扬茶祖文化,树立心忧天下、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价值观,以促进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茶
祖
茶
人
价值观
茶美学
Keywords
tea patriarch
tea people
values
tea aesthetics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茗星茶艺师·为中国茶代言
10
作者
本刊记者
机构
不详
出处
《广东茶业》
2020年第3期46-47,共2页
文摘
素手翩跹,汲水烹茶,明眸中,用茶书写艺术的笔墨。茶艺师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是茶美学的筑巢人。古老的茶文化,待兴的茶行业,如果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茶艺师,就是茶行业的希望。为选拔茶艺精英人才,培养中国茶文化传播使者,2014年,华巨臣茶博会品牌赛事——茗星茶艺师全国评选大赛扬帆起航。历时六年,茗星茶艺师大赛辗转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太原、内蒙古等全国20多个中心城市,举办了150多场专业赛事,参赛选手总计达5000余人,已成为茶行业辐射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较深的茶艺师专项赛事。
关键词
茶
艺师
中国
茶
文化
茶
博会
茶
文化传播
茶美学
参赛选手
扬帆起航
专业赛事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茶文化背景下的书法教育改革
11
作者
王丽娜
机构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1年第3期160-161,共2页
文摘
书法艺术和茶文化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境界、艺术内涵和精神品质方面,呈现出个性化审美特点以及思想特征。而书法教学是各大院校素养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对学生书法能力的培育和训练,可以高效提升现代学生的书写水平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然而,针对现代各大院校书法教育现实状况而言,依旧存有重视程度不够和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故而,本文基于对书法艺术中茶韵美学的概述进行分析,明确书法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而后总结出茶文化背景下书法教学改革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茶
文化
书法教育
改革路径
茶
韵
美学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J292.1-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曼生壶”之“情味”美
12
作者
王厅
朱海燕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2,共5页
文摘
"曼生壶"是中国紫砂壶艺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它从清朝乾隆时期出现,至今影响深远,其中的数款经典壶型被众多紫砂壶艺家认为是紫砂壶中的"巅峰之作",不断被后人仿制,其主要创制者——陈鸿寿也被誉为"中国紫砂历史上四大高峰时期的领军人"。"情味"一词最先应用于对抒情文学的评价,后来被文艺批评家阐释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对抒情文学审美价值的一种高度概括。本文主要从"曼生壶"的壶型、题材和创作意旨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曼生壶"审美中的情味要素,并总结出"曼生壶"之情味美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曼生壶”
陈鸿寿
“情味”
茶美学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寅《事茗图》中的“隐逸”趣味
13
作者
朱海燕
王秀萍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基金
<中国茶道实验技术>-湖南省教学科学研究院"名师空间课堂"[湘教研通(2016)28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
+1 种基金
<中国茶道>校内MOOC
湘农教发[2015]67号
文摘
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趣味虽然沿袭自唐风宋韵,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文人独创的茶审美观:通过世外桃源般的品茶氛围的营造,似"高山流水"的事茶心志的表达,日常"市隐"生活中的茶事同样可以充满高雅的情趣。这种隐逸之趣是画家对自我和现世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积极探索,值得当代茶美学建设者借鉴和弘扬。
关键词
唐寅
茶
画
《事茗图》
茶美学
市隐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美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动因、原则与路径
徐飞扬
《广东茶业》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经》茶事美学略论
陈郑
《中国茶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活闲趣”——李渔茶道的美学意味
朱海燕
王杉
蒋琴娟
周婷
《茶叶通讯》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朱熹“寓理于茶”的美学思想
王秀萍
朱海燕
《茶叶学报》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隽永之美——茶艺术的美学观照
潘城
《农业考古》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严都岿
《福建茶叶》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书法之中的茶韵美学
张传良
《福建茶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茶意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
张园园
《福建茶叶》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弘扬茶祖文化 延续佳茗传奇——关于当代青年茶人价值观的思考
王秀萍
张应根
王振康
陈泉宾
《茶叶科学技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茗星茶艺师·为中国茶代言
本刊记者
《广东茶业》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谈茶文化背景下的书法教育改革
王丽娜
《福建茶叶》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曼生壶”之“情味”美
王厅
朱海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唐寅《事茗图》中的“隐逸”趣味
朱海燕
王秀萍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