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国1784年茶税改革及其影响
- 1
-
-
作者
李领娣
-
机构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系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英国赋税通史”(项目编号:18ZDA212)。
-
文摘
17—19世纪,英国政府曾多次进行茶税改革,其中,1784年茶税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1784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折抵法案》,将茶税从119%降低至12.5%,在英国茶文化史上,这样大幅度降低茶税是史无前例的。这次改革沉重打击了极度猖獗的茶叶走私,保障了政府的茶税收入,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东印度公司,较好地解决了茶叶危机,促进了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茶在英国的传播。自此,茶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为英国的全国性饮品,开启了即将到来的茶叶革命。
-
关键词
茶税改革
《折抵法案》
茶叶走私
-
Keywords
tea tax reform
the Commutation Act
tea smuggling
-
分类号
K561.4
[历史地理—世界史]
F3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唐代茶税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郑乃辉
苏孝勇
王振康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州市闽贸茶叶公司
-
出处
《福建茶叶》
2010年第11期13-17,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台湾乌龙茶新品种
新技术与关键装备合作创新研究(2007BAD07B02)"
+3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机采茶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2009R100305)"
福建省专家服务团产学研项目"乌龙茶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
泉州市科特派项目"现代茶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示范基地"
泉州市重大项目"茶叶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等项目资助内容之一
-
文摘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发展时期,由于僧侣、宫廷的推动,恰遇气候温暖期,致使茶叶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商品,得以大发展。茶叶税法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茶叶生产的发展与商品化;二是政局动荡,国力渐衰以国家财力的需要;税种可分为茶税、榷茶、贡茶、茶马互市等类别,茶税的形成与实施。
-
关键词
唐代
茶税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古代的茶税、榷茶和茶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钱时霖
-
机构
杭州市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4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我国茶税、榷茶(国家专卖)和茶法均始于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辞海·茶税》)或建中三年(《旧唐书·德宗本纪》)或建中四年(《旧唐书·食货志下》),户部侍郎赵赞提出茶叶收税,税额为10%。这种茶税到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下诏停止。到了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盐铁使张滂提出收条税,皇帝又下诏恢复。到了穆宗(821~824)登基,遇到藩镇叛乱,国库空虚,而皇帝还要在宫中大兴土木,造“百尺楼”,于是盐铁使王播提出把茶税增加到50%,并亲往江淮。
-
关键词
古代
茶税
榷茶
茶法
中国
茶业
发展史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宋代茶税法规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维新
-
机构
江西省上饶茶厂
-
出处
《茶叶通讯》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宋代
税率
茶税法规
茶文化
税务机关
商税形式
产税例则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D922.22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简论王安石茶税观
- 5
-
-
作者
施由明
-
机构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
-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人物
宋朝
税收政策
茶税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苏辙的茶税观
- 6
-
-
作者
施由明
-
机构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6,共6页
-
-
关键词
人文学
北宋
苏辙
茶税观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17—19世纪英国茶税的演变与茶的大众化
- 7
-
-
作者
李领娣
-
机构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189,共7页
-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英国赋税通史”(项目编号:18ZDA212)。
-
文摘
英国茶税始征于17世纪50年代,最初,茶税居高不下,茶叶价格昂贵,消费主体局限于王公贵族等社会上层人士。高茶税、茶叶便于运输、茶叶贸易利润丰厚、英国人对茶有巨大的消费需求等因素造成茶叶走私严重。18世纪,为打击走私,增加茶叶销量,英国议会先后进行三次降低茶税的改革。由于减税力度不足,前两次税改的成果难以长期维持。1784年《折抵法案》出台,茶税由119%骤降至12.5%,茶税降低带来的财政损失被折抵到窗户税上,这既沉重打击了走私,又补足了财政收入,从此茶在英国更为普及。进入19世纪,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收收入增加,英国政府财政较为充裕,于是进一步降低茶税,茶叶价格继续降低,茶实现大众化,成为英国的全国性饮品。
-
关键词
茶税
走私
《折抵法案》
茶的大众化
-
Keywords
tea tax
smuggling
The Commutation Act
popularization of tea
-
分类号
K561.4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我国茶税演进与茶业发展
- 8
-
-
作者
张凯农
肖纯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
-
关键词
茶史
茶税
古代史
近代史
-
分类号
F329.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茶税平议
- 9
-
-
作者
詹罗九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
出处
《茶叶通讯》
1999年第3期36-39,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中国古代榷禁、土贡、官工业制度开始,梗要地阐述了古代、近代及建国后茶税制度的历史沿革。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角度,讨论了现行茶叶农业特产税的是非曲直。对降低茶税、茶税公平、大宗茶和名优茶税赋、培植税源的具体问题。
-
关键词
税收制度
茶税
榷茶
贡茶
官焙制
农业特产税
历史沿革
税源培址
-
分类号
F812.424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唐朝饮茶之风与茶税
被引量:1
- 10
-
-
-
出处
《地方财政研究》
2008年第5期58-58,共1页
-
文摘
中华是茶的故乡,早在商代就开始栽种茶树,到汉代,茶叶已发展成为商品。巴蜀是当时全国茶业中心,饮茶之风在四川盛行,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
关键词
茶税
饮茶
长江中下游地区
唐朝
魏晋南北朝
商品
茶业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明代茶税法规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吕维新
-
出处
《福建茶叶》
1998年第2期45-47,共3页
-
-
关键词
明代
茶税
税法
茶史
-
分类号
F329.4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茶税史话
- 12
-
-
作者
邓萍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2年第4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茶税
茶业史
禁榷制度
茶票法
营业税
中国
-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明代的茶政与茶法述要
被引量:10
- 13
-
-
作者
胡长春
康芬
-
机构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考古》
2003年第2期293-298,共6页
-
-
关键词
明代
茶政
茶法
征收管理
茶税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代榷茶析论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孙洪升
-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9-84,共6页
-
文摘
唐代榷茶析论孙洪升茶业是唐代的新兴产业。随着唐代茶业的发展和兴盛,茶叶经济在唐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成为唐代新的经济生长点。这引起了封建政府的注意和重视。唐政府为了控制茶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对茶叶的生产、流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
关键词
榷茶
茶业经济
《册府元龟》
令狐楚
政府
茶园户
茶叶专卖
茶税
全唐文
茶叶生产
-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
-
题名清代茶政简论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杜七红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85,共5页
-
文摘
茶政,又叫茶法,是历史时期政府有关茶业的经济立法,包括一系列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涉及茶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茶叶的生产、贩运、销售,茶税征课名目的变动,茶叶缉私等内容。唐宋以降,茶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政之一。清代茶政因袭前代旧制,但也有所更张。
-
关键词
清代
茶政
茶税
-
Keywords
Qing Dynasty,Policy of Tea,Tea Tax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代榷茶述论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孙洪升
-
机构
云南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312-316,共5页
-
文摘
唐代榷茶述论云南大学孙洪升茶业是唐代的新兴产业。随着唐代茶业的发展和兴盛,茶业经济在唐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成为唐代新的经济生长点,引起了封建政府的注意和重视。唐政府为了控制茶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对茶业的生产、流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经...
-
关键词
榷茶
茶业经济
茶园户
政府
茶叶专卖
茶税
税茶
茶叶生产
令狐楚
王涯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五代时期茶叶贸易中的走私问题探究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章丽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古今农业》
2014年第3期78-83,共6页
-
文摘
饮茶风气在唐朝开始遍及大江南北,贩卖茶叶的利润大涨,于是茶叶生产贸易也在唐朝逐渐兴盛,唐政府开始对茶叶贸易进行干涉,从税茶到专卖制度,再到榷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茶叶利润与财政收入,同时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控制。不可避免,茶农以及贩茶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躲避赋税,经常进行茶叶走私贸易,进行私茶贩卖,与政府的茶税作斗争。然而,茶法愈严,茶叶走私贸易愈多,茶商的抗争也就愈加激烈。本文梳理了唐五代时期政府的茶法,同时探究了这一时期茶叶贸易中的走私问题。
-
关键词
唐五代
茶税
私茶
走私
-
Keywords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ea Tax, Private Tea, Smuggle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唐代的榷茶政策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陈蓉
-
机构
中国茶叶博物馆
-
出处
《茶叶》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
-
关键词
唐代
榷茶政策
茶税
朝廷财政收入
茶商利益
茶农利益
茶业经济
茶叶贸易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礼法融合:古代宫廷茶文化及其延伸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卢欣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管理哲学研究中心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7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古代治国理念研究”(项目编号:18JZD023)。
-
文摘
我国古代茶文化的兴盛发展得益于政治对文化的统摄与融合,茶文化在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和推崇之后,逐渐从物质文化向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生活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本文通过茶史考察梳理,认为宫廷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在礼法融合国家治理观统摄之下,贡茶、赐茶、茶宴、茶税、榷茶、茶诗词等在本质上都是宫廷茶文化及其延伸的内容,被赋予了丰富的权力区隔、纲常伦理、公私关系等文化象征和隐喻意涵。在贡茶、赐茶中,茶是尊尊亲亲、睦邻友好、君礼臣忠的纲常伦理象征之物,润滑着封建礼教秩序;在茶法推行中,茶税和榷茶政策的变更折射出国家与社会的公私博弈,是政治主导下对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融合管控;在茶宴雅集和茶诗词创作中,茶被视为高洁性灵、通达天人合一之物,包含着君臣互动、教化万民的生生之道。
-
关键词
礼法融合
宫廷茶文化
贡茶
茶税
茶宴
-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rite and law
court tea culture
tribute tea
tea tax
tea banquet
-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探究明代茶叶政策变化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贾晓雅
-
机构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8-219,共2页
-
基金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4SJGLX467
-
文摘
在我国,茶饮品作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饮品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古代,茶代表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息息相关,每一代王朝都会围绕茶叶这一看似普通的生活因素而制定许多名目繁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而且还被当作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明代时期,茶叶的制作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黑茶、乌龙茶、花茶等种类就是在明代先进制茶技术中产生的名茶。以此为背景,明代的茶叶政策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革,以榷茶与茶税政策、茶马贸易政策、茶法政策为代表的明代茶叶政策接踵被推出,以此来规范官方茶叶市场、打击私茶经营现象、维持与西北的茶马贸易、扩充军用马匹、通过茶税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等。一系列的明代茶叶政策的推行,不但保证了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又笼络了西北少数民族的人心,维护了和平与稳定,还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明代的茶叶政策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
关键词
茶叶政策
榷茶
茶税
茶法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