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茶禅一味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崔正森
-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3-52,共10页
-
文摘
"茶禅一味"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圜悟克勤禅师书写的一幅墨宝,后经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禅师传给其弟子日本明庵荣西禅师;荣西又传给其第47世一休宗纯及其弟子村田朱光禅师。这幅墨宝现在还保存在日本大德寺酬恩庵。他们体悟到了"茶禅一味"的理趣,并充分发挥了它的茶道精神。
-
关键词
圜悟克勤
茶禅一味
虚庵怀敞
明庵荣西
村田珠光
理趣茶道
-
Keywords
Yuanwu Keqin
Harmony between Tea and Zen
Xu' an Huaichang
Myoan Eisai
Murata Shuko
spirit of tea ceremony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元代石屋清珙的茶禅一味论
- 2
-
-
作者
丁希勤
-
机构
安徽池州学院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40-42,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308)
池州学院研究生项目(XYK200520)
-
文摘
石屋清珙,俗姓温,字石屋,江苏常熟人,《石屋清洪禅师语录》语其早年“出家海盐崇福寺,遍游天目、淮阳,遇二高僧,参悟禅旨。元统间,住当湖镇福源禅寺,归隐太湖。至正间,诏降香币赐金裥衣,后示寂于湖州霞雾山,建塔焉,又因高丽国王表达诏谥佛慈慧照禅师。明隆庆间,一士人发塔,视之骨皆金色,士人若有击之者立死。其法语山居诗,来复序之,谓有寒山子遗风(注:寒山拾得乃文殊化身),及庵尝语众日: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可见石屋清珙乃是一位高僧,日本学者曾称其为“僧中之仙”。
-
关键词
茶禅一味
元代
日本学者
金色
禅师
常熟
江苏
海盐
-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视阈观照“茶禅一味”是自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陈丹妮
-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省高校茶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韩国礼茶学研究所
韩国圆光大学
-
出处
《茶叶》
201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
基金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助(闽教科[2013]51号)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美学在茶空间设计中运用的理论基础研究》(FJ2016c122)
-
文摘
来自印度的大乘佛教,入住汉文化土壤后,在思想上被中国禅僧植入儒道的基因,在物质上和茶结缘。禅宗丛林中盛行的“茶禅一味”,被世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先通过“正-反-合”的思辨逻辑,让众生了悟“喫茶”是生活万般的指代,换而言之即四大五蕴;再以《心经》的般若空观视阈观照“茶禅一味是自在”。
-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般若
喫茶去
茶禅一味
-
Keywords
Buddhism
Zen
Prajna
Chi cha qu
Zen-tea blindly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居茗古园中品茶禅一味
- 4
-
-
作者
陈嫄
-
出处
《居业》
2014年第11期28-30,共3页
-
文摘
茗古园·金丝楠木汇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汉唐文化城对面的小巷子里,在这个略显衰败的街道里,茗古园显得格外的清幽典雅。夜幕时分,汇馆上方的浮云图案泛着光泽,散发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气息。汇馆的外立面用透明的玻璃材质,让内部空间的景致成为一张鲜明的视觉名片,那怕是瞬间的吸引,这种感知都会被记忆在人们的生活影集里。
-
关键词
茶禅一味
玻璃材质
内部空间
福州市
福建省
外立面
街道
-
分类号
TU24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茶禅一味 武夷山熹茗会所
- 5
-
-
作者
高雄
-
出处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4年第5期22-23,共2页
-
文摘
熹茗茶室以现代的格调,融合提炼出的经典中式元素,塑造了一个时尚与文化雅兴并存的雅致空间。空间铺陈灰色仿古砖、刷白的墙面、深色的家具摆设,沉稳的白、灰搭配,透露着干净利落。
-
关键词
茶禅一味
武夷山
会所
中式元素
家具摆设
仿古砖
空间
墙面
-
分类号
TU7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茶禅一味中的装饰美学
- 6
-
-
作者
Coco Z 王孛(图)
-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12年第9期176-179,共4页
-
文摘
禅是什么?
禅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详说起来会是个无穷尽的话题。对于陈设装饰艺术来说.需要的是打破束缚和已有观念来追寻具有特点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需要扫除杂念.用内心去看待一些问题并且找到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其他会影响思绪的一切因素都要被排除.追求真我.从而创造出美好的感觉。王孛理解的禅并不是用一味的抽象概念去模糊思想故弄玄虚.而是用自身具有的修养去让所营造的感觉进一步得到升华.让心境更加的豁达和超脱.让生活变得更加精致.更具有存在意义而不是随波逐流。
美是什么?
日常生活的庸俗平凡里所存在的美好都是王孛认为的美。出于对于美好的敬仰.王享用自己的理解更好地去诠释美。在纯粹洁净中有着和谐融洽.这就是王孛一直所追求的美。他所做的是在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为此所进行的温柔试探。东方哲学里对美的诠释大多与自然和看似随意的美学思想有关.而美是带着人情的.脱离了人情那就不是美。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一样.也对不同的美有着不同的欣赏程度。你可以认为西方建筑和繁琐装饰的面料是美的.也可以认为东方明式家具和粗麻印染的面料也是美的,关键是美丽的事物它是有灵气的。王李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有灵气的个体组合成一种气场.让人们感受到.发现到,进而让美好的事物更加的得到人们的喜爱。
-
关键词
装饰艺术
美学思想
茶禅一味
东方哲学
抽象概念
明式家具
西方建筑
去模糊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贺金涛 禅茶一味 素食健康
- 7
-
-
-
出处
《餐饮世界》
2019年第7期76-77,共2页
-
文摘
“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
关键词
禅茶文化
茶禅一味
禅茶一味
素食
相互影响
独特现象
文化史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禅韵茶香入联来——品味峨眉山禅意茶联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荣林
-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0年第3期36-37,共2页
-
文摘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南国名山多为茶产之地,又多寺观庙宇,僧院禅寺常常是种植茶叶、传习茶艺的重要场所。常说的“茶禅一味”,就寓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和人文典故。在名山寺观那些代代相传的楹联中,也有很多是既叙茶事义妙述禅味茶味历久弥香的茶联。
-
关键词
茶联
峨眉山
禅意
品味
茶香
茶禅一味
历史文献
名山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天心月杯中圆——禅茶一味略释
- 9
-
-
作者
张利文
-
机构
湖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9BZJ003)
-
文摘
禅茶一味的茶道源自中国,发扬于日本,它贯彻了洪州禅之后"触类是道而任心"的思想,是一种"用上见体"的明心见性。"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最终的落处就在于一个"寂"字,也就是平常心的道。茶道将禅融入了生活,是一种重视此岸当下的生活禅。
-
关键词
禅茶一味
茶道
用上见体
平常心
-
Keywords
Zen and tea in One
tea dao
seeing the Ti on the Yong
ordinary mind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
被引量:9
- 10
-
-
作者
董书婷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作,书中蕴含着浓厚的禅宗意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髓,提倡"回归真我""净心自悟"。《茶经》全书贯穿着"茶禅一味"思想,主张通过品茶而悟得禅理。因此译者不仅要将原文的文本意思准确传达出来,更要将原文所含的文化意蕴及意境再现出来,因此可借鉴顾正阳先生提出的情感强化法、寂静禅意化、隐形连接显性化3个禅诗翻译主题,将《茶经》中的"茶禅一味"思想完美再现。
-
关键词
《茶经》英译
茶禅一味
情感强化
寂静禅意化
隐形连接显性化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宜春仰山禅茶文化生态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罗天相
傅佳婷
徐新仁
-
机构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29-130,13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50)
宜春学院地方发展中心研究项目(2015DF031)
-
文摘
依托宜春境内禅宗名刹仰山栖隐禅寺优越的地理位置,规划了集禅修、采茶、品茶于一体的宜春仰山禅茶文化生态园区,基于生态的设计理念及规划目标,对生态园区进行功能分区,同时在植物配置时遵从自然,还原生态,突出禅茶一味的意境,充分利用仰山的禅茶文化,让游客在体验禅茶之妙的同时践行禅修之旅。
-
关键词
禅茶一味
生态园
规划设计
-
Keywords
Zen Tea
Eco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
分类号
F30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茶禅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周瑶
-
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茶叶》
202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
文摘
茶禅文化是茶文化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与佛、释、道三教融合发展而成的产物。茶的现实功能及精神特性决定了“茶”与“禅”的结合是历史必然,而二者结合的最高境界便是“茶禅一味”。茶禅文化内涵丰富,其“正、清、和、雅”的精神底蕴之于当今社会及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小至怡情养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大至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可以说,茶禅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
关键词
茶禅文化
茶禅一味
精神底蕴
-
Keywords
tea zen culture
tea zen
spiritual heritage
-
分类号
TS97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七轮 观天下茶禅生活馆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申强
-
出处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4年第5期24-29,共6页
-
文摘
设计灵感来自于人体七轮,空间平面图似一个侧面打坐的人,空间中的七根柱子对应人体七轮,平面规划依据七轮展开。海底轮、脐轮、心轮为欲界,空间平面中对应这三根柱所在区域规划为茶及所有与茶有关的展示,以茶悟道,茶禅一味。而在位于脐轮的空间区域,因为脐轮在人体中是神经丛中心,由此处开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脉,在空间中此区域用六十四根角钢,围合空间意向,与脐轮之六十四支脉巧合。喉轮,眉间轮,顶轮为色界,
-
关键词
茶禅一味
空间平面
生活
设计灵感
平面规划
区域规划
空间区域
围合空间
-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二祖禅茶
- 14
-
-
作者
郝希德
-
出处
《中国茶叶》
2007年第2期46-46,共1页
-
文摘
二祖禅茶产于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安徽太湖县。史载公元561年,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卓锡太湖狮子山,采山中青茶,并亲制之,茶禅一味,可清心、明目,故禅宗语录云:“吃茶去”。后山人仿学,历传1400多年。
-
关键词
青茶
安徽太湖县
茶禅一味
发祥地
禅宗
狮子山
中国
明目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禅衣茶服的历史沿革与设计方法概论
- 15
-
-
作者
杨隽颖
吴国祥
-
机构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山东纺织经济》
2016年第10期40-42,共3页
-
文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清新淡薄的生活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禅衣茶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通过讲述禅衣茶服的概念、历史发展、当代禅衣茶服的表现形式,使人们对禅衣茶服有了新的认识。针对该类的服装的特点,阐述了禅衣茶服设计要点和营销模式。
-
关键词
禅
茶
禅茶一味
设计方法
-
Keywords
Zen- tea
Zen-tea blindly
design method
-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禅门丛林“茶话”考释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陈靖华
-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5-21,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课题(09BZJ003)
-
文摘
"茶话"是佛教丛林创造的专有名词,是禅师们丛林禅修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禅林茶事活动的茶话,从形式上为禅师提供了参禅悟道的契机和平台,通过茶饮与禅悟的互动以达至"禅茶一味"之思想精神的和静怡真。世俗文人的参与,更使其成为一种赏心怡情的雅事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中一个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体系的部分。
-
关键词
茶话
禅茶一味
禅师
禅门丛林
茶文化
-
Keywords
tea talks
Buddhist tea
Buddhist master
Buddhist temple in mountains
tea culture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茶文化影响下的唐宋传统陶瓷艺术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袁炯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2年第5期76-77,共2页
-
文摘
无论是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不厌其烦地提出的"茶色尚青",还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兴致盎然地倡导"茶色贵白",唐宋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影响下的唐宋陶瓷艺术似乎早已有了各自深刻的文化内涵、品位追求,正是这样,才有了建窑黑盏的历史绝唱和后人对"秘色瓷"的千古纠结……在对茶文化的深层解读和浸淫中,风雅绝伦的陆羽和宋徽宗或许想不到,他们所倡导的茶文化无意中创造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
关键词
秘色瓷
茶禅一味
建窑黑盏
唐宋陶瓷艺术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试论九华山佛教与茶叶的互动作用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沈佐民
胡权跃
李槐松
-
机构
安徽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青阳县农技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九华佛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2005jw188)课题的一部分。
-
文摘
从九华山佛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佛与茶的关系。佛教与茶叶栽培、加工、饮用及茶叶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茶叶交流、相互促进。
-
关键词
九华山
佛教
相互促进
茶叶栽培
茶叶文化
茶禅一味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百丈清规》集佛门茶事大成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竺济法
-
出处
《中国茶叶》
2011年第9期37-39,共3页
-
文摘
人们常说"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或认为两者等同。其实不然。"禅茶"和"茶禅"虽然仅一字之差,细细品味是有差别的,前者主要指佛门茶事;后者不仅是佛门茶事,更是具有哲学意义的茶事典故,早已为道家和儒家所认同,内涵更加丰富。
-
关键词
《百丈清规》
茶事
茶禅一味
哲学意义
品味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赏析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吴茂棋
许华金
吴步畅
-
机构
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6期70-76,共7页
-
文摘
宋·释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是据以诠释径山茶汤会,即径山茶宴与佛教禅宗关系的重要史料。本文从研究诗作的历史背景和若干关键词入手,阐明了宋时的径山茶汤会实质上是一种相当规模的大堂茶会,是径山寺以茶宴形式为载体的,以修禅士大夫为主要对象的,以弘扬禅宗教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色道场,也即史称的径山茶宴。论文最后指出,茶禅文化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也不失是一种正能量,应进一步有取舍地加以研究和利用。
-
关键词
径山
径山茶汤会
径山茶宴
释咸杰
茶禅一味
大丈夫
大空王
发心贵真实
不思义力
一茶一汤
-
Keywords
Jingshan Mountain
Jingshan Tea Banquet
Shi Xianjie
Taste Zen in Tea
Manhood
Mahayana
Be valued in true bodhicitta
Inconceivable strength
Tea and nourishing decoct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