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个有开发潜力的油茶物种——茶梨
- 1
-
-
作者
谢伟伟
李文开
于淼
何文广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18-19,共2页
-
文摘
茶梨(Camellia octopetala Hu.),又名山茶梨、梨茶、八瓣油茶、白花茶梨,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油料植物。茶梨由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胡先骕于1965年正式命名,并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新种。茶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茶属植物的多样性,也为我国木本油料资源增添了新的瑰宝。
-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
茶梨
CAMELLIA
山茶属植物
胡先骕
山茶科
油茶
开发潜力
-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6-BA和NAA对茶梨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申国柱
刘湘永
申仕康
吴艳瑞
王跃华
-
机构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4,共2页
-
文摘
采用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腺膘呤)和NAA(萘乙酸)处理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种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和NAA浸种能提高茶梨种子的发芽势。6-BA浓度在5~25mg/L之间和NAA浓度在0~10mg/L可以显著提高茶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10mg/L的6-BA溶液和5mg/L的NAA溶液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6.75%和30.50%。
-
关键词
茶梨
6-BA
NAA
发芽势
发芽率
-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茶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曹基武
刘春林
尹大军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新宁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7-130,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农业科技项目S2006N333
-
文摘
对茶梨的生物学特性、物候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学特性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同时对采种、育苗、栽培、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开发和扩大茶梨的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的系统栽培技术。最后,提出了今后开发推广茶梨的建议和论点。
-
关键词
茶梨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
Keywords
Anneslea fragrans Wal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嵌在茶树叶脉上的白色边纹——茶梨蚧
- 4
-
-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余继忠
-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12-14,共3页
-
基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
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2018XTTGCY02-03)。
-
文摘
茶梨蚧属半翅目,盾蚧科,是茶树上一种常见的蚧类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茶树,影响茶树树势、茶叶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茶梨蚧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茶梨蚧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
Keywords
Pinnaspis thea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living hab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奇特而优美的茶梨
- 5
-
-
作者
徐晔春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花卉》
2018年第9期6-7,共2页
-
基金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助
-
文摘
茶梨Anneslea fragrans又称红楣,为山茶科茶梨属乔木,高约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无毛。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有时近披针状椭圆形,偶有为阔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渐尖,有时短尖,尖顶钝,偶有近钝形或圆钝形,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全缘或具稀疏浅钝齿,侧脉10~12对。花数朵至10多朵螺旋状聚生于枝端或叶腋,萼片5,质厚,淡红色至红色,阔卵形或近于圆形,宿存;花瓣5,基部连合,雄蕊30~40枚。果实浆果状,革质。花期1~3月,果期8~9月。
-
关键词
茶梨
优美
椭圆形
山茶科
圆柱形
螺旋状
乔木
褐色
-
分类号
S685.1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梁增彩
田应刚
唐伟
张建康
白志文
-
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贵州吾茶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
基金
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11号。
-
文摘
试验研究了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软胶囊内容配方、囊壳配方及干燥条件参数,确定抹茶刺梨软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抹茶刺梨软胶囊内容物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抹茶粉∶刺梨冻干粉∶铁皮石斛粉∶山茶油=10∶10∶5∶24,蜂蜡加入量为内容物的2.0%;抹茶刺梨软胶囊囊壳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3∶2∶5;溶胶温度70℃,软胶囊最佳干燥温度30℃,干燥时间10~12 h;3批中试成品率≥95%,崩解时限符合要求。优化的软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抹茶刺梨软胶囊制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关键词
抹茶刺梨软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崩解时限
-
Keywords
Matcha Rosa Roxburghii Tratt soft capsu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rthogonal test
Disintegration time limit
-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 7
-
-
作者
陈昌辉
王媛
唐茜
陈盛相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6-1449,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育种攻关项目
-
文摘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
关键词
梨茶间作
效益分析
骑龙村
-
Keywords
Tea garden intercropping with pear trees
Benefit analysis
Qilong village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向红霞
张硕
刘佳
孟小夏
张敏
王鹏娇
高秀丽
-
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医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工程中心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323,329,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黔教合KY字[2015]338)
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项目
-
文摘
目的:研究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Cl_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 d,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2%CCl_4花生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Cl_4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高度显著升高(p<0.001),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总积分高度显著增加(p<0.001),表明CCl_4制备肝损伤模型成功。与CCl_4模型组比较,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中、低剂量组的ALT、AST水平高度显著降低(p<0.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总积分均极显著减小(p<0.01),其中气球样变病理积分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坏死病理积分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病变类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
化学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
Keywords
Roxburghii honeysuckle instant tea
liver injury
CCl4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梨茶翅蝽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 9
-
-
作者
明广增
-
机构
山东省郓城县林业局
-
出处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1年第9期38-39,共2页
-
-
关键词
梨树虫害
梨茶翅蝽
防治技术
-
分类号
S436.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梨茶间作种植密度与树体定型分析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陈孝政
-
机构
贵州省湄潭县林业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55-55,57,共2页
-
文摘
南方茶叶产区林茶间作,提高使用土地当量的常用作法,经过长期试验,梨茶间作是比较理想的间作模。通过梨茶间作,可增加光、肥、水、热等能量的能量利用。同时,可充分利用各种营养元素,促进茶叶与梨树种的优劣互补,形成立体组合,达到茶叶梨果双丰收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采取调整合理的树冠结构,保留一定的枝下高度等人为措施,有效地调节间作梨树与茶叶的立体结构,改善林地生态小环境,是达到目的关键措施,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
关键词
梨茶间作
种植密度
树体定型
-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苦丁刺梨魔芋茶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周墙
卢群
-
机构
贵州省山地农机研究所
-
出处
《农牧产品开发》
2001年第7期19-20,共2页
-
-
关键词
苦丁茶
刺梨
魔芋
苦丁刺梨魔芋茶
加工工艺
产品质量标准
-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梨茶移植技术初探
- 12
-
-
作者
谢美崇
张智勤
-
机构
福建省德化县林业局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9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 Hu)系直根树种,须根少,大苗移植成活率较低。为提高移植成活率,作者在营造林实施中,通过苗木不同季节、不同径阶和施生根粉(90%可溶性钠盐原粉)处理方式进行实验比较,在立春前移植小苗成活率最高,达98%,春分后移植大苗成活率最低,只有30.7%。
-
关键词
梨茶
移植
成活率
-
分类号
S7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油茶人工高效杂交技术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赵松子
王玉娟
敖婉初
-
机构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出处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8-20,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油茶良种创新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资助
-
文摘
为提高油茶杂交效率,大量创制新种质,以蕾期授粉为基础,通过对原有杂交技术的改进提出一套油茶人工高效杂交技术。基本步骤为:选处于松蕾阶段的母本花蕾,剪除全部花瓣和雄蕊,然后用父本的雄蕊直接对去雄后母本进行授粉,最后套袋标记。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种内不同品种间杂交组合的规模化配制,每杂交1朵花可获得杂交种子1.29~5.13粒;同时,还可以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本试验获得了13粒宜春白皮中子与茶梨的杂交种子。
-
关键词
油茶
杂交
育种
方法
茶梨
-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hybridization
breeding
method
Camellia octopetala
-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间作密植和单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
被引量:66
- 14
-
-
作者
韩宝瑜
江昌俊
李卓民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农垦厅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6-652,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961 1 0 2 0 )
-
文摘
:1 998年 1~ 1 2月每月下旬 ,对皖南敬亭山茶场栗 -茶间作、梨 -茶间作、3行密植和单行条植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表明 :植食性昆虫种数分别占各类型茶园总物种数 51 .9%、53.6%、54.4 %和 56.6% ,个体数依次占各类茶园总个体数 92 .0 %、93.5%、93.6%和 95.0 % ;捕食性昆虫和捕食螨种数则分别占 1 1 .3%、1 0 .0 %、9.8%和 1 0 .9% ,个体数占 2 .0 %、1 .1 %、2 .0 %和 1 .5% ;寄生性昆虫种数占 9.2 %、9.1 %、9.3%和 9.3 % ,个体数占 1 .8%、1 .1 %、1 .8%和 1 .3 % ;蜘蛛种数占 2 4 .7%、2 0 .1 %、2 2 .4 %和 1 9.4 % ,个体数占 3.5%、3.4 %、2 .1 %和 1 .8%。 4类茶园中的优势类群都是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蜘蛛目。月平均丰富度 ( S)和多样性指数 ( H′)大小顺序 :栗 -茶间作 ( S=74 ,H′=1 .33)、梨 -茶间作 ( S=4 9,H′=1 .2 4 )、3行密植 ( S=31 ,H′=1 .0 3)和单行条植茶园 ( S=2 3,H′=0 .89)。主成分分析揭示了群落稳定性的大小 :栗 -茶间作 >梨 -茶间作 >3行密植 >单行条植茶园。
-
关键词
栗-茶间作花园
梨-茶间作
密植
单行条植
多样性
稳定性
-
Keywords
tea garden
different cultivation
arthropoda communities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自制果茶12款
- 15
-
-
作者
徐编
-
机构
山东莒南县岭泉镇后左山村委会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7期43-43,共1页
-
文摘
1.红枣茶.将红枣与茶叶同泡,经常饮用有明显的防癌和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用红枣与茶叶、姜、红糖煎汤饮服,可辅助治疗妇女痛经、闭经等症.
-
关键词
果茶
制作技术
红枣茶
梨茶
苹果茶
山楂茶
-
分类号
TS27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自己动手做保健凉茶
- 16
-
-
作者
老王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43-43,共1页
-
文摘
梨茶:梨去皮,切成小块,与茶叶同泡饮服,有保肝、助消化、促食欲的作用.用冰糖、茶叶与梨同炖,不仅可祛痰、治哮喘、健胃润肺,而且对嗓子有良好的养护作用,适宜夏季燥热的环境下常饮.
-
关键词
保健凉茶
制作技术
梨茶
批把竹叶凉茶
橘子茶
山楂茶
陈皮茶
-
分类号
TS27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