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有开发潜力的油茶物种——茶梨
1
作者 谢伟伟 李文开 +1 位作者 于淼 何文广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18-19,共2页
茶梨(Camellia octopetala Hu.),又名山茶梨、梨茶、八瓣油茶、白花茶梨,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油料植物。茶梨由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胡先骕于1965年正式命名,并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新种。茶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茶... 茶梨(Camellia octopetala Hu.),又名山茶梨、梨茶、八瓣油茶、白花茶梨,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油料植物。茶梨由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胡先骕于1965年正式命名,并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新种。茶梨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茶属植物的多样性,也为我国木本油料资源增添了新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 茶梨 CAMELLIA 属植物 胡先骕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和NAA对茶梨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申国柱 刘湘永 +2 位作者 申仕康 吴艳瑞 王跃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4,共2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腺膘呤)和NAA(萘乙酸)处理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种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和NAA浸种能提高茶梨种子的发芽势。6-BA浓度在5~25mg/L之间和NAA浓度在0~10mg/L可以显著提高茶梨种子的... 采用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腺膘呤)和NAA(萘乙酸)处理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种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和NAA浸种能提高茶梨种子的发芽势。6-BA浓度在5~25mg/L之间和NAA浓度在0~10mg/L可以显著提高茶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10mg/L的6-BA溶液和5mg/L的NAA溶液浸种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6.75%和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梨 6-BA NAA 发芽势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基武 刘春林 尹大军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对茶梨的生物学特性、物候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学特性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同时对采种、育苗、栽培、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开发和扩大茶梨的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的系统栽培技术。最后,提出了今后... 对茶梨的生物学特性、物候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态学特性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同时对采种、育苗、栽培、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开发和扩大茶梨的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的系统栽培技术。最后,提出了今后开发推广茶梨的建议和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梨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在茶树叶脉上的白色边纹——茶梨蚧
4
作者 李红莉 崔宏春 余继忠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12-14,共3页
茶梨蚧属半翅目,盾蚧科,是茶树上一种常见的蚧类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茶树,影响茶树树势、茶叶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茶梨蚧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梨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特而优美的茶梨
5
作者 徐晔春 《花卉》 2018年第9期6-7,共2页
茶梨Anneslea fragrans又称红楣,为山茶科茶梨属乔木,高约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无毛。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有时近... 茶梨Anneslea fragrans又称红楣,为山茶科茶梨属乔木,高约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无毛。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有时近披针状椭圆形,偶有为阔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渐尖,有时短尖,尖顶钝,偶有近钝形或圆钝形,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全缘或具稀疏浅钝齿,侧脉10~12对。花数朵至10多朵螺旋状聚生于枝端或叶腋,萼片5,质厚,淡红色至红色,阔卵形或近于圆形,宿存;花瓣5,基部连合,雄蕊30~40枚。果实浆果状,革质。花期1~3月,果期8~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梨 优美 椭圆形 圆柱形 螺旋状 乔木 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增彩 田应刚 +2 位作者 唐伟 张建康 白志文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试验研究了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软胶囊内容配方、囊壳配方及干燥条件参数,确定抹茶刺梨软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抹茶刺梨软胶囊内容物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抹茶粉∶刺梨冻干粉∶铁皮石斛粉∶山... 试验研究了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软胶囊内容配方、囊壳配方及干燥条件参数,确定抹茶刺梨软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抹茶刺梨软胶囊内容物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抹茶粉∶刺梨冻干粉∶铁皮石斛粉∶山茶油=10∶10∶5∶24,蜂蜡加入量为内容物的2.0%;抹茶刺梨软胶囊囊壳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3∶2∶5;溶胶温度70℃,软胶囊最佳干燥温度30℃,干燥时间10~12 h;3批中试成品率≥95%,崩解时限符合要求。优化的软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抹茶刺梨软胶囊制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崩解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昌辉 王媛 +1 位作者 唐茜 陈盛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6-1449,共4页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效益分析 骑龙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向红霞 张硕 +4 位作者 刘佳 孟小夏 张敏 王鹏娇 高秀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323,329,共5页
目的:研究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Cl_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 d,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 目的:研究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Cl_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 d,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2%CCl_4花生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Cl_4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高度显著升高(p<0.001),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总积分高度显著增加(p<0.001),表明CCl_4制备肝损伤模型成功。与CCl_4模型组比较,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中、低剂量组的ALT、AST水平高度显著降低(p<0.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总积分均极显著减小(p<0.01),其中气球样变病理积分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坏死病理积分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病变类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速溶 化学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茶翅蝽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9
作者 明广增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1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树虫害 翅蝽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茶间作种植密度与树体定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孝政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55-55,57,共2页
南方茶叶产区林茶间作,提高使用土地当量的常用作法,经过长期试验,梨茶间作是比较理想的间作模。通过梨茶间作,可增加光、肥、水、热等能量的能量利用。同时,可充分利用各种营养元素,促进茶叶与梨树种的优劣互补,形成立体组合,达到茶叶... 南方茶叶产区林茶间作,提高使用土地当量的常用作法,经过长期试验,梨茶间作是比较理想的间作模。通过梨茶间作,可增加光、肥、水、热等能量的能量利用。同时,可充分利用各种营养元素,促进茶叶与梨树种的优劣互补,形成立体组合,达到茶叶梨果双丰收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采取调整合理的树冠结构,保留一定的枝下高度等人为措施,有效地调节间作梨树与茶叶的立体结构,改善林地生态小环境,是达到目的关键措施,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种植密度 树体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刺梨魔芋茶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墙 卢群 《农牧产品开发》 2001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苦丁 魔芋 苦丁刺魔芋 加工工艺 产品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茶移植技术初探
12
作者 谢美崇 张智勤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9期110-111,共2页
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 Hu)系直根树种,须根少,大苗移植成活率较低。为提高移植成活率,作者在营造林实施中,通过苗木不同季节、不同径阶和施生根粉(90%可溶性钠盐原粉)处理方式进行实验比较,在立春前移植小苗成活率最高,达98%,春分... 梨茶(Camellia octopetala Hu)系直根树种,须根少,大苗移植成活率较低。为提高移植成活率,作者在营造林实施中,通过苗木不同季节、不同径阶和施生根粉(90%可溶性钠盐原粉)处理方式进行实验比较,在立春前移植小苗成活率最高,达98%,春分后移植大苗成活率最低,只有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人工高效杂交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松子 王玉娟 敖婉初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8-20,共3页
为提高油茶杂交效率,大量创制新种质,以蕾期授粉为基础,通过对原有杂交技术的改进提出一套油茶人工高效杂交技术。基本步骤为:选处于松蕾阶段的母本花蕾,剪除全部花瓣和雄蕊,然后用父本的雄蕊直接对去雄后母本进行授粉,最后套袋标记。... 为提高油茶杂交效率,大量创制新种质,以蕾期授粉为基础,通过对原有杂交技术的改进提出一套油茶人工高效杂交技术。基本步骤为:选处于松蕾阶段的母本花蕾,剪除全部花瓣和雄蕊,然后用父本的雄蕊直接对去雄后母本进行授粉,最后套袋标记。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种内不同品种间杂交组合的规模化配制,每杂交1朵花可获得杂交种子1.29~5.13粒;同时,还可以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本试验获得了13粒宜春白皮中子与茶梨的杂交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育种 方法 茶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密植和单行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 被引量:66
14
作者 韩宝瑜 江昌俊 李卓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6-652,共7页
:1 998年 1~ 1 2月每月下旬 ,对皖南敬亭山茶场栗 -茶间作、梨 -茶间作、3行密植和单行条植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表明 :植食性昆虫种数分别占各类型茶园总物种数 51 .9%、53.6%、54.4 %和 56.6% ,个体数依次占各类茶园总个体数 92 .... :1 998年 1~ 1 2月每月下旬 ,对皖南敬亭山茶场栗 -茶间作、梨 -茶间作、3行密植和单行条植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表明 :植食性昆虫种数分别占各类型茶园总物种数 51 .9%、53.6%、54.4 %和 56.6% ,个体数依次占各类茶园总个体数 92 .0 %、93.5%、93.6%和 95.0 % ;捕食性昆虫和捕食螨种数则分别占 1 1 .3%、1 0 .0 %、9.8%和 1 0 .9% ,个体数占 2 .0 %、1 .1 %、2 .0 %和 1 .5% ;寄生性昆虫种数占 9.2 %、9.1 %、9.3%和 9.3 % ,个体数占 1 .8%、1 .1 %、1 .8%和 1 .3 % ;蜘蛛种数占 2 4 .7%、2 0 .1 %、2 2 .4 %和 1 9.4 % ,个体数占 3.5%、3.4 %、2 .1 %和 1 .8%。 4类茶园中的优势类群都是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蜘蛛目。月平均丰富度 ( S)和多样性指数 ( H′)大小顺序 :栗 -茶间作 ( S=74 ,H′=1 .33)、梨 -茶间作 ( S=4 9,H′=1 .2 4 )、3行密植 ( S=31 ,H′=1 .0 3)和单行条植茶园 ( S=2 3,H′=0 .89)。主成分分析揭示了群落稳定性的大小 :栗 -茶间作 >梨 -茶间作 >3行密植 >单行条植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间作花园 -间作 密植 单行条植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果茶12款
15
作者 徐编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7期43-43,共1页
1.红枣茶.将红枣与茶叶同泡,经常饮用有明显的防癌和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用红枣与茶叶、姜、红糖煎汤饮服,可辅助治疗妇女痛经、闭经等症.
关键词 制作技术 红枣 苹果 山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己动手做保健凉茶
16
作者 老王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43-43,共1页
梨茶:梨去皮,切成小块,与茶叶同泡饮服,有保肝、助消化、促食欲的作用.用冰糖、茶叶与梨同炖,不仅可祛痰、治哮喘、健胃润肺,而且对嗓子有良好的养护作用,适宜夏季燥热的环境下常饮.
关键词 保健凉 制作技术 批把竹叶凉 橘子 山楂 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