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淑媛 张丽霞 +3 位作者 郭延奎 赵友全 贾明 翟衡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中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观察条件、发射光谱和发光部位。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照射下,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能发射多种自发荧光,其中黄色、绿色荧光显微观察的最佳条件为:蓝光激发,彩色和绿色单色光模式记录图像;在绿光、黄光范围有三个荧光峰,其波长分别为515nm、535nm和585nm;最初发出绿色、黄色荧光的病变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随后出现在部分海绵细胞、栅栏细胞和表皮细胞中;黄色、绿色荧光在细胞中的发光位置定位于液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 荧光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结构及相关生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跃华 张丽霞 +2 位作者 郭延奎 向勤锃 黄晓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2-288,共7页
以福鼎大白为材料,通过钙过量处理诱导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研究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系统损伤、电渗率以及与膜透性有关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的细胞质膜以及叶绿体、线粒体、内质... 以福鼎大白为材料,通过钙过量处理诱导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研究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膜系统损伤、电渗率以及与膜透性有关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酶清除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的细胞质膜以及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液泡的膜系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病害程度加重,丙二醛、电解质渗透率逐渐升高;与此同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发病初期显著升高,后期降低,但活性均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在发病期间虽然启动了活性氧清除的膜保护机制,但仍然无法逆转膜系统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 膜系统损伤 渗透调节物质 氧酶清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胞内pH值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淑媛 张丽霞 《中国茶叶》 2009年第2期27-29,共3页
将pH荧光探针BCECF/AM导入茶树荧光性绿斑病病叶、正常叶片切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了胞内pH值。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叶片的胞内pH平均值为5.35,病害叶片的胞内pH平均值为6.89;病害叶片胞内pH与病害程度成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 BCECF/AM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