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姚键梅 雷志伟 +1 位作者 马驰宇 刘惠芳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 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芹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86%、74.19%、82.93%和79.82%,麝香草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66%、87.10%、87.80%和83.64%。香芹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36.24μg/mL、39.11μg/mL、31.79μg/mL和73.85μg/mL,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4.80μg/mL、25.20μg/mL、27.76μg/mL和63.39μg/mL。麝香草酚对4种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香芹酚。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均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因此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可作为天然源先导进行结构衍生以获得高活性的抗茶树炭疽病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麝香草酚 茶树炭疽病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茶树炭疽病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谭荣荣 周国珍 +2 位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李银姣 《湖北植保》 2015年第2期9-10,共2页
为摸清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5月初,兑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其茶园防治... 为摸清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5月初,兑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其茶园防治适宜剂量为1 000倍~1 500倍(有效成分166.70~2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茶树炭疽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土壤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及其抑制茶树炭疽病原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春玲 韩姝祯 张政雄 《福建茶叶》 2023年第9期18-20,共3页
从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管阳河山茶园的福鼎白茶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开发一株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分离株ppx-13,其于50℃培养时较25℃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微生物活性。此菌有溶解无机和有机磷源活性,分别为可... 从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管阳河山茶园的福鼎白茶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开发一株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分离株ppx-13,其于50℃培养时较25℃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微生物活性。此菌有溶解无机和有机磷源活性,分别为可溶解磷酸钙和磷矿石及表现植酸酶活性;展示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果胶质酶、木聚糖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性;拥有抑制多种茶树炭疽病原活性,以抑制茶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ZN81的活性最高(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6-2.1),茶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胶孢炭疽菌N425次之(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5-1.9),而油树炭疽病原霉菌分离株DH9最低(抑制活性参数介于1.5-1.6)。因此此菌可应用于制备茶树多功能生防生物肥料或微生物制剂,深具有机农业、资源回收、环境保护、绿色有机茶产业及茶树种植和生物防治等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根际土壤 耐高温多功能溶磷生防凝结芽孢杆菌 茶树炭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茶树炭疽病土壤细菌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的优化
4
作者 郑世仲 高佩淇 +1 位作者 张晓青 陈晓慧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目的]筛选与茶树炭疽病存在拮抗作用的土壤细菌,制备高效拮抗菌剂。[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树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子水平进行种属鉴定,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体培养条件。... [目的]筛选与茶树炭疽病存在拮抗作用的土壤细菌,制备高效拮抗菌剂。[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树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子水平进行种属鉴定,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体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出的菌株Y-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该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3.2%,具有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生长曲线测定发现,Y-8菌株对数生长期为接种后2~18 h。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麸皮添加量4.5%(w/v)、(NH_(4))_(2)SO_(4)添加量1.0%(w/v)、接种量5.0%(v/v)。[结论]Y-8菌株繁殖迅速、易培养,可开发为高效且低成本的茶树炭疽病生防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炭疽病 土壤细菌 萎缩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炭疽菌N425全基因组测序与基因功能注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承康 周子文 +3 位作者 郭田龙 彭成彬 陈美霞 刘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7-1444,共8页
【目的】对茶树炭疽菌N42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从中初筛出致病相关基因。【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2500 PE150平台对N42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利用NR、KEGG、KOG等功能基因数据库进行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结... 【目的】对茶树炭疽菌N42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从中初筛出致病相关基因。【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2500 PE150平台对N42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利用NR、KEGG、KOG等功能基因数据库进行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结果】茶树炭疽菌N425基因组全长约56.3 Mbp,G+C含量为53.2%,共预测出10 157个蛋白编码基因和若干各类非蛋白编码序列。其中,1 356个基因在病原与宿主互作数据库(PHI)中得到注释,包括140个注释为致病力丧失的基因;720个基因在碳水化合物酶数据库(CAZy)中得到注释;302个基因被预测为次生代谢物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中有涉及cAMP-PKA、MAPK等信号通路以及降解宿主细胞壁等致病相关过程,是潜在的致病相关基因。【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茶树炭疽菌N425全基因组序列和基因功能注释,并从中挖掘出潜在致病相关基因,为后续展开对茶树炭疽菌侵染茶树的致病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炭疽病 基因组测序 基因注释 致病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