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文旅融合的场景表达及实现路径——以江苏茶博园为例
1
作者 姚培君 李萍萍 +1 位作者 史德林 诸雯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01-105,共5页
为解决当前茶文旅项目开发浅表化、内容同质化、价值低端化等现实问题,引入场景理论构建茶文旅融合分析框架,深入探析茶文旅融合文化消费空间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茶文旅融合场景包括茶文化、旅游者与服务者、茶文旅舒适物和茶文旅活... 为解决当前茶文旅项目开发浅表化、内容同质化、价值低端化等现实问题,引入场景理论构建茶文旅融合分析框架,深入探析茶文旅融合文化消费空间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茶文旅融合场景包括茶文化、旅游者与服务者、茶文旅舒适物和茶文旅活动4类要素,茶文旅融合场景分析维度由地方原生性、符号感知性、价值表达性3个一级维度以及15个二级维度构成,并以江苏茶博园为例证实了该框架的可行性。探索了茶文旅融合场景表达的实践路径:一是优化舒适物布局,彰显场景地域属性;二是拓展茶文化功能,凝练场景符号体系;三是提升人本化理念,增强场景价值表达,以期促进茶文旅融合场景优化与创新,为茶文旅目的地非均质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场景理论 价值表达 江苏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清县茶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仁杰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93-95,共3页
茶文旅融合发展是打造区域文旅特色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德清县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高品牌附加值的绿色食品,提升茶产业经济效益,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德清县茶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和面... 茶文旅融合发展是打造区域文旅特色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德清县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高品牌附加值的绿色食品,提升茶产业经济效益,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德清县茶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德清县茶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为推动德清县旅游和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发展策略 德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省坡区域茶文旅融合模式研究
3
作者 黎加鑫 《福建茶叶》 2025年第4期73-75,共3页
茶文旅三产业互动融合催生新业态,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湘桂黔环三省坡区域为例,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分析其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融合模式、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省际边... 茶文旅三产业互动融合催生新业态,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湘桂黔环三省坡区域为例,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分析其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融合模式、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省际边界文茶旅融合发展的新活力,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省坡 茶文旅融合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溪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燕芳 高丽云 陈春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49-51,共3页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我国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了“内容游+沉浸式文旅”的运营体系,旨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我国福建省安溪县作为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出了“内容游+沉浸式文旅”的运营体系,旨在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安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周边消费升级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沉浸式文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美乡村、绿美资源、绿美经济——以潮州市凤凰山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例
5
作者 谢漫彬 《广东茶业》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潮州市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找准茶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化“茶旅+”发展路子,探索潮州市新时代乡村“绿富美”的经济发展路径。本研究在了解潮州市凤凰山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参考学习省内外茶旅融合发展... 潮州市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找准茶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深化“茶旅+”发展路子,探索潮州市新时代乡村“绿富美”的经济发展路径。本研究在了解潮州市凤凰山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参考学习省内外茶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结合潮州市凤凰山实际茶文旅资源,根据现状提出新时代具有特色的茶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以期推动当地“绿美乡村”建设赋能“绿美经济”发展,为潮州市凤凰山打造“高颜值”、“高质量”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年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美乡村 绿美经济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龙井村茶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志岚 赵咪咪 李书魁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是茶和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茶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分析了杭州市龙井村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提出了进一步展茶文旅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杭州... 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是茶和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茶文旅融合已成为我国"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分析了杭州市龙井村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提出了进一步展茶文旅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杭州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龙井村 西湖龙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茶”统筹促进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及乡村共富——以淳安千岛湖鸠坑茶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蒋之炜 顾惠波 杨敏 《福建茶叶》 2023年第6期87-89,共3页
梳理和分析淳安茶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依托“三茶”统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浙江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发展高品质淳安千岛湖鸠坑茶为目标,结合茶文旅融合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进行研究,从提升鸠坑茶产业附加值,加快跨越... 梳理和分析淳安茶产业发展区位优势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依托“三茶”统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浙江茶产业发展规划,以发展高品质淳安千岛湖鸠坑茶为目标,结合茶文旅融合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进行研究,从提升鸠坑茶产业附加值,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淳安县域茶文旅产业发展新标杆的多元维度提供对策和建议,从而推进淳安茶产业全面振兴和乡村共富先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统筹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乡村共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茶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以革命老区信阳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晓辉 《茶叶学报》 202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信阳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信阳毛尖茶主产区。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山风景优美,茶乡山清水秀,信阳毛尖茶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炒制,品质优良,茶味浓郁。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下,信阳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 信阳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信阳毛尖茶主产区。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山风景优美,茶乡山清水秀,信阳毛尖茶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炒制,品质优良,茶味浓郁。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下,信阳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绿水青山,探索茶文旅融合之道,做好“红绿”文章,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茶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贵安茶文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龚雪 刘源 +1 位作者 司钰苇 王翔 《福建茶叶》 2023年第8期81-83,共3页
贵阳贵安地处贵州腹地,具有较好的生态屏障、茶山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也拥有多样化的都市民众需求,在茶文旅开发上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近年来贵阳贵安茶文旅不断深入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贵阳贵安地处贵州腹地,具有较好的生态屏障、茶山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也拥有多样化的都市民众需求,在茶文旅开发上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近年来贵阳贵安茶文旅不断深入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及宣传推广的局限性等原因,导致贵阳贵安茶文旅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匹配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探索茶文旅产业发展对策,对打造贵阳贵安茶文旅品牌、提升贵阳贵安茶战略地位、深入挖掘贵阳贵安文化内容、提高贵阳贵安旅游知名度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理论分析,结合贵阳贵安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贵阳贵安茶文旅发展的若干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贵阳贵安 乡村振兴 SWOT分析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以苏州市洞庭碧螺春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钤心如 《现代农机》 2022年第6期42-44,共3页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推向国家战略高度。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方向。茶文旅融合作为新兴事物开始发展,茶作为它的依托力量,向旅客不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让旅客体会茶的灵魂。以江苏省苏州市洞...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推向国家战略高度。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方向。茶文旅融合作为新兴事物开始发展,茶作为它的依托力量,向旅客不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让旅客体会茶的灵魂。以江苏省苏州市洞庭碧螺春为例,结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优势,分析茶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茶文旅融合 苏州市洞庭碧螺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顺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规划及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宿迷菊 林伟群 +3 位作者 范晓玥 焦佳 俞璐婷 王盈峰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浙江省泰顺县是《采茶舞曲》的诞生地,生态环境优美,茶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康养资源丰富,是“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在梳理泰顺县茶文旅康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泰顺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并详细阐述了建设“泰美丽”茶园、茶庄园、茶... 浙江省泰顺县是《采茶舞曲》的诞生地,生态环境优美,茶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康养资源丰富,是“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在梳理泰顺县茶文旅康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泰顺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并详细阐述了建设“泰美丽”茶园、茶庄园、茶村、茶店和茶特色小镇以及发掘《采茶舞曲》文化价值、开发茶旅游商品、举办茶事活动等一系列适合泰顺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旅融合 “泰美丽” 舞曲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茶文旅产业耦合水平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12
作者 师学萍 潘向鸽 刘茂飞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294-303,F0002,共11页
茶文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2012-2022年林芝市茶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10年来林芝市茶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 茶文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2012-2022年林芝市茶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10年来林芝市茶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2012-2022年,林芝市三元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茶产业综合评价指数持续快速增长,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数前期加速增长,后期稳定,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波动上升后显著回落。(2)自2013年,茶文旅产业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仅2013-2014年出现耦合度较高,协调指数较低,导致耦合协调度失调的情况,整体上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严重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的过程;(3)驱动因素中,家庭旅馆、宾馆饭店、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对茶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影响程度较大。因此,林芝市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及文化资源优势,以茶文旅、融合创新打破产业壁垒,通过数据优化精准识别茶文旅产业短板,最终实现从“单产独秀”到“三产共荣”的转型升级,为林芝市茶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 驱动因素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旅耦合协调发展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云南省30个茶叶重点县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宛青 肖钊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92,共15页
茶文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文旅融合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云南30个茶叶重点县的茶文旅产业数据,对其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表明:云南30个茶叶重点县的茶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茶文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文旅融合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云南30个茶叶重点县的茶文旅产业数据,对其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表明:云南30个茶叶重点县的茶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茶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排前6位的依次是景洪市、腾冲市、思茅区、澜沧县、勐海县、勐腊县;茶文旅三系统和三类双系统呈现不同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其中,茶-文化-旅游三系统耦合协调度以濒临失调情况居多,但景洪市、腾冲市、思茅区、澜沧县达到了中级协调;旅客周转量、茶产业政策、茶叶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等市场、政策、技术方面的因素对耦合协调发展有极大影响。据此,各县需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发展测度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云南叶重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员团队全域服务淳安鸠坑茶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14
作者 蒋之炜 杨敏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以“三茶”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科技特派员团队赋能视角进行研究,分析淳安鸠坑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制约因素,总结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资源优势,提出鸠坑茶产业升级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构建淳安鸠坑茶产业新格局提供多元思路。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茶文旅融合 产业 鸠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打造中国乌龙茶大道的思考与建议
15
作者 林毅敏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1-3,共3页
本文使用SWOT法分析安溪县打造中国乌龙茶大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打造中国乌龙茶大道,是茶文旅融合一个新的实践,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抢抓清新福建、海丝之路起点的战略机遇,把握安溪乌龙茶历史地位和特色优势,基于安溪... 本文使用SWOT法分析安溪县打造中国乌龙茶大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打造中国乌龙茶大道,是茶文旅融合一个新的实践,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抢抓清新福建、海丝之路起点的战略机遇,把握安溪乌龙茶历史地位和特色优势,基于安溪县域乌龙茶大道茶产业资源、文化优势和十四五规划产业发展思路,挖掘乌龙茶文化景观资源,形成“一产接二连三”茶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建成集庄园经济、加工集聚、物流商贸、文化传承、智慧旅游为一体“乌龙茶大道”。打造安溪智慧文旅新高地,在福建省“数字经济”“文旅经济”发展大潮中立潮头、当先锋,为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迈入新赛道提供“安溪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乌龙大道 产业 茶文旅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