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梅丽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420.2 kgCOD/(m3.d),茶多酚浓度为1601360 mg/L,色度为1000倍时,CODC r去除率为90%99%,茶多酚去除率为75%98%,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4%;经SEM观察发现,一体式反应器系统中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好,颗粒表面及内孔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内孔微生物生长优于载体表面,厌氧区微生物主要有类似于索氏产甲烷丝菌(M ethanithrix sp.)和产甲烷八叠球菌(M ethanosarcina)的微生物、好氧区微生物为杆菌或弧菌;基于Monod方程及实验数据得到了反应器的茶多酚降解动力学模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是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的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一体化
茶多酚废水
生物颗粒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级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艳茹
杨景亮
+1 位作者
罗晓
沈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2 kg/( m3·d)左右 ,系统 ρ(出水 COD)可降低到 1 5 6 8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厌氧消化
中温厌氧消化
UASB反应器
茶多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工程升级改造实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池俊杰
周元祥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指出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原工程实例处理效果不达预期,其UASB、接触氧化池等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对此进行了废水工程升级改造,介绍了混凝沉淀+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池、IC反应器...
指出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原工程实例处理效果不达预期,其UASB、接触氧化池等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对此进行了废水工程升级改造,介绍了混凝沉淀+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池、IC反应器、气浮池等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工艺原理、主要工艺参数。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预处理效果显著,装置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对水质波动适应能力强,出水水质中COD、SS、色度等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微电解
芬顿
水解酸化池
IC反应器
气浮池
茶多酚废水
工程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梅丽
杨平
郭勇
机构
宜宾学院生物工程系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601210)
文摘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420.2 kgCOD/(m3.d),茶多酚浓度为1601360 mg/L,色度为1000倍时,CODC r去除率为90%99%,茶多酚去除率为75%98%,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4%;经SEM观察发现,一体式反应器系统中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好,颗粒表面及内孔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内孔微生物生长优于载体表面,厌氧区微生物主要有类似于索氏产甲烷丝菌(M ethanithrix sp.)和产甲烷八叠球菌(M ethanosarcina)的微生物、好氧区微生物为杆菌或弧菌;基于Monod方程及实验数据得到了反应器的茶多酚降解动力学模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是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的反应器。
关键词
厌氧-好氧一体化
茶多酚废水
生物颗粒
动力学模型
Keywords
Chemicals removal (water treatment)
Curve fitting
Reaction kinetic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级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艳茹
杨景亮
罗晓
沈平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摘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2 kg/( m3·d)左右 ,系统 ρ(出水 COD)可降低到 1 5 6 8mg/L以下。
关键词
高温厌氧消化
中温厌氧消化
UASB反应器
茶多酚废水
Keywords
thermophilic and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UASB)
tea ployphenols' wastewater
分类号
X [环境科学与工程]
7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工程升级改造实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池俊杰
周元祥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文摘
指出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原工程实例处理效果不达预期,其UASB、接触氧化池等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对此进行了废水工程升级改造,介绍了混凝沉淀+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池、IC反应器、气浮池等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工艺原理、主要工艺参数。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预处理效果显著,装置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对水质波动适应能力强,出水水质中COD、SS、色度等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混凝沉淀
微电解
芬顿
水解酸化池
IC反应器
气浮池
茶多酚废水
工程升级改造
Keywords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micro electrolysis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pool
IC reactor
flotation tank
wastewater of tea polyphenols
upgrading engineeri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梅丽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级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王艳茹
杨景亮
罗晓
沈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工程升级改造实例
池俊杰
周元祥
《绿色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