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梅丽 杨平 郭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生产废水极难处理。经改性剂碱式氯化铝与硅藻土精土预处理后,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茶多酚废水,实验表明:在2630℃的温度下,当反应器进水CODC r浓度为520018100 mg/L,有机容积负荷为6.420.2 kgCOD/(m3.d),茶多酚浓度为1601360 mg/L,色度为1000倍时,CODC r去除率为90%99%,茶多酚去除率为75%98%,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0%94%;经SEM观察发现,一体式反应器系统中厌氧区和好氧区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好,颗粒表面及内孔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内孔微生物生长优于载体表面,厌氧区微生物主要有类似于索氏产甲烷丝菌(M ethanithrix sp.)和产甲烷八叠球菌(M ethanosarcina)的微生物、好氧区微生物为杆菌或弧菌;基于Monod方程及实验数据得到了反应器的茶多酚降解动力学模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是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的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一体化 茶多酚废水 生物颗粒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厌氧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茹 杨景亮 +1 位作者 罗晓 沈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 研究了工业规模两级 UASB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不同运行方式下对茶多酚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 ,将一级高温 UASB与一级中温 UASB反应器串联 ,系统出水水质最佳。当系统 ρ(进水 COD) 2 1 0 0 7~ 2 5 772 mg/L,有机负荷 (以 COD计 ) 8.2 kg/( m3·d)左右 ,系统 ρ(出水 COD)可降低到 1 5 6 8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厌氧消化 中温厌氧消化 UASB反应器 茶多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工程升级改造实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池俊杰 周元祥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指出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原工程实例处理效果不达预期,其UASB、接触氧化池等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对此进行了废水工程升级改造,介绍了混凝沉淀+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池、IC反应器... 指出了高浓度茶多酚废水其水质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难于生物降解,原工程实例处理效果不达预期,其UASB、接触氧化池等工艺无法正常运行,出水水质不达标。对此进行了废水工程升级改造,介绍了混凝沉淀+微电解+芬顿、水解酸化池、IC反应器、气浮池等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工艺原理、主要工艺参数。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预处理效果显著,装置运行稳定,操作运行简便,对水质波动适应能力强,出水水质中COD、SS、色度等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微电解 芬顿 水解酸化池 IC反应器 气浮池 茶多酚废水 工程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