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壳聚糖/海藻酸钠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陆敏 王利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制备茶多酚/壳聚糖/海藻酸钠纳米微球载药率、包埋率的影响,研究纳米微球体外释放行为,为后期缓释抗菌膜的制备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考察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壳聚糖溶液浓度、CaCl_2溶液浓度、茶多酚...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制备茶多酚/壳聚糖/海藻酸钠纳米微球载药率、包埋率的影响,研究纳米微球体外释放行为,为后期缓释抗菌膜的制备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考察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壳聚糖溶液浓度、CaCl_2溶液浓度、茶多酚溶液浓度对纳米微粒载药率、包封率的影响,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率。结果当海藻酸钠溶液、壳聚糖溶液、CaCl_2溶液、茶多酚溶液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10,15,0.8 mg/m L时,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微粒载药率为22.71%,包封率为61.38%,且粒径集中在500 nm左右,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结论所得的最佳工艺制备条件为后期做缓释抗菌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壳聚糖/海藻酸钠 纳米微粒 载药率 包埋率 体外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壳聚糖/海藻酸钠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月 王梦军 +3 位作者 年琳玉 程抒劼 曹崇江 黄志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72-281,共10页
本实验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材,并以不同添加量(分别为0%(质量分数,后同)、1%、2.5%、5%)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纳米复合材... 本实验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成膜基材,并以不同添加量(分别为0%(质量分数,后同)、1%、2.5%、5%)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纳米复合材料为功能性成分,通过层层组装的方式制备TP@ZIF-8/CS/SA复合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质构仪、色差仪等对复合膜的形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P@ZIF-8纳米复合材料添加量为5%时改变了CS/SA复合膜的颜色,并且影响了复合膜的微观形态,还增强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阻隔性能和机械性能。此外,TP@ZIF-8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使该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效果。综上,本实验制备出一种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生物可降解活性包装膜,该活性包装膜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对葡萄多酚控制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峻 吉伟之 +1 位作者 陈晓云 齐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影响最大;在pH6.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比pH5.0时制备的微胶囊对葡萄多酚具有更...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制备葡萄多酚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影响最大;在pH6.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比pH5.0时制备的微胶囊对葡萄多酚具有更好的控释效果;被包埋物分子量越大,持续释放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海藻酸钠包理法 葡萄多酚 微胶囊 制备工艺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茶多酚复配涂膜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骆扬 晏琴丽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海藻酸钠对滇橄榄进行涂膜保鲜单因素试验,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浓度为0.10%、0.20%的海藻酸钠与浓度为0.75%、1.00%、1.50%的茶多酚进行复配涂膜,研究其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涂膜处理后的滇橄榄贮...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海藻酸钠对滇橄榄进行涂膜保鲜单因素试验,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浓度为0.10%、0.20%的海藻酸钠与浓度为0.75%、1.00%、1.50%的茶多酚进行复配涂膜,研究其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涂膜处理后的滇橄榄贮藏品质优于CK组,在6组不同浓度配比下,以0.10%海藻酸钠与1.50%茶多酚复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较好,可保持滇橄榄较好的感官品质,延缓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抑制呼吸强度,能将滇橄榄保鲜期延长至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 海藻酸钠 滇橄榄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海藻酸钠膜对黄瓜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珊珊 李婷 朱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118-120,共3页
采用茶多酚和海藻酸钠混合液对黄瓜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内黄瓜的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探讨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比单一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 采用茶多酚和海藻酸钠混合液对黄瓜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内黄瓜的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探讨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比单一海藻酸钠涂膜对黄瓜的保鲜效果好,1.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0.3%的茶多酚对黄瓜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内能够抑制黄瓜水分的散失,减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涂膜 海藻酸钠 茶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苹果多酚复合膜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沈思蔚 王玥 +5 位作者 曾渊博 张海湉 刘轩宇 刘学梅 唐荣 刘耀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161,172,共6页
制备了一种由海藻酸钠(SA)/壳聚糖(CS)/苹果多酚(APP)制成的新型复合膜,分析了复合膜的综合性能以及不同超声处理时间对不同质量比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in超声时间下,SA∶CS的质量比为7∶3时复合膜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 制备了一种由海藻酸钠(SA)/壳聚糖(CS)/苹果多酚(APP)制成的新型复合膜,分析了复合膜的综合性能以及不同超声处理时间对不同质量比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in超声时间下,SA∶CS的质量比为7∶3时复合膜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表明,超声处理促进了SA、CS和APP三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大部分APP均匀分散在基质中,无明显聚集。添加1%APP后,膜平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提高至98%±0.88%。与SA膜相比,所有比例的复合膜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食品包装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苹果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可食性马铃薯淀粉/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影响及表征 被引量:29
7
作者 卢俊宇 朱芮 +5 位作者 吴贺君 雷晏琳 肖迪 焦春 魏雪颖 刘登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26-2234,共9页
为探究茶多酚(TP)对淀粉基复合可食膜功能化改性效果,本试验以马铃薯淀粉和海藻酸钠(7∶3,m∶m)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TP为功能活性物质,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马铃薯淀粉/海藻酸钠/茶多酚复合膜,考察不同质量分数TP对复合膜的物理性能... 为探究茶多酚(TP)对淀粉基复合可食膜功能化改性效果,本试验以马铃薯淀粉和海藻酸钠(7∶3,m∶m)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TP为功能活性物质,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马铃薯淀粉/海藻酸钠/茶多酚复合膜,考察不同质量分数TP对复合膜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阻湿性能、抗菌和抗氧化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好,且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此时抗张强度为20.78 MPa,断裂伸长率为24.33%,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33×10^-12 g·cm^-1·s^-1·Pa^-1,同时厚度为117.67μm,总酚含量为7.95 mg GAE·g^-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4.4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面积为502.15 mm^2。本研究结果为TP在基于淀粉等可食性膜的功能化及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膜 马铃薯淀粉 海藻酸钠 茶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对草鱼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郝子娜 冯硕 +3 位作者 赵凯 陈思宇 吉美然 常宝贤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7期31-36,共6页
对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提升储藏过程中草鱼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1.5%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0、1%、2%、3%(m/m)的茶多酚,制成茶多酚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处理草鱼片,并以不作涂膜处理为对照组(CK),考察草鱼储藏过程中鱼肉的... 对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提升储藏过程中草鱼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1.5%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0、1%、2%、3%(m/m)的茶多酚,制成茶多酚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处理草鱼片,并以不作涂膜处理为对照组(CK),考察草鱼储藏过程中鱼肉的持水性、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草鱼品质变化程度明显较低,并且涂膜中茶多酚含量越高,鱼肉品质保持越好。由此说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能够有效控制鱼肉品质的劣变,保鲜效果良好,且以3.0%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延长鱼肉的储藏期6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 海藻酸钠 涂膜 草鱼 储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面粉改良剂茶多酚微胶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宪刚 黎白钰 +2 位作者 康小虎 张洁琼 李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69-272,共4页
以面粉改良剂茶多酚为研究对象,选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氯化钙为包埋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喷雾干燥最佳技术条件:进风温度180℃,空气流量750L/h,出风温度100... 以面粉改良剂茶多酚为研究对象,选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氯化钙为包埋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喷雾干燥最佳技术条件:进风温度180℃,空气流量750L/h,出风温度100℃。茶多酚最佳包埋参数为:复合壁材比例海藻酸钠2.5%、壳聚糖0.8%、氯化钙4.5%,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2∶1,最大包埋率为73.8%。包埋颗粒近似球形,直径介于2~10μm之间,分布均匀无粘连。微胶囊稳定性实验表明,在5℃下,茶多酚较为稳定,最佳储存期为2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 微胶囊 喷雾干燥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微胶囊对茶多酚的载运及其对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天棋 张根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共9页
为了保护茶多酚及实现其在小肠上半段的定点释放,实验以轻度糊化玉米淀粉吸附茶多酚,再将其包埋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壳聚糖组成的外壁里,得到载运茶多酚的淀粉微胶囊。最好的工艺为1.5g轻度糊化玉米淀粉,20mL25mg/mL的茶多酚,10mL0.25... 为了保护茶多酚及实现其在小肠上半段的定点释放,实验以轻度糊化玉米淀粉吸附茶多酚,再将其包埋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壳聚糖组成的外壁里,得到载运茶多酚的淀粉微胶囊。最好的工艺为1.5g轻度糊化玉米淀粉,20mL25mg/mL的茶多酚,10mL0.25%的海藻酸钠,25mL0.1%的壳聚糖,25mL1.0%的氯化钙,pH3.5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4.08%,平均包载量达207.6mg/g。体外模拟胃肠道实验及小鼠实验均验证了微胶囊实现了对茶多酚的保护及释控,小鼠餐后血糖整体趋势相对平缓,峰值减小且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糊化玉米淀粉 茶多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定点释放微胶囊 餐后血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楂多酚微粒制备工艺
11
作者 井勇慧 李桥 +7 位作者 康丽 任飞燕 王东微 魏力军 徐逸尔 孙贵才 王强 刁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7-195,共9页
本研究依据聚电解质自组装原理将山楂多酚制备为山楂多酚微粒(Hawthorn polyphenol microparticles,HPM)。通过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设计,以山楂多酚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响应值对HPM的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采用Plackett-Bur... 本研究依据聚电解质自组装原理将山楂多酚制备为山楂多酚微粒(Hawthorn polyphenol microparticles,HPM)。通过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设计,以山楂多酚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响应值对HPM的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对实验结果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制备时间、硫酸浓度和包封材料比例)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优化试验。利用SEM和TEM观测HPM的形貌,并利用模拟胃肠液研究HPM的胃肠道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时间、硫酸浓度和包封材料比例对HPM的制备具有明显影响,制备时间为3 h,硫酸浓度为0.0254%,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比例为4:1时HPM的包封率为96.27%±1.37%。对HPM的形貌研究显示,其为不规则的圆形颗粒且分散性良好。HPM在模拟肠环境中的释放速度大于模拟胃环境。其在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分别属于零级和一级动力学。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出一种包封率、载药量较高且分散性良好的HPM,并且制备的HPM可以降低胃肠道对山楂多酚的降解,为山楂多酚的食品添加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多酚 自组装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工艺优化 胃肠道释放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膜处理对贮藏过程中冷却猪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邢新涛 雷田田 +2 位作者 孙京新 冯婷 林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98-302,共5页
探索涂膜处理对贮藏过程中冷却猪肉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温度对茶多酚抑菌性能的影响,将冷却猪肉先经H2O2处理,使其成为无菌肉模型,并对其接种单一菌假单胞菌,再进行涂膜处理(海藻酸钠涂膜组、海藻酸钠-茶多酚涂膜组、壳聚糖涂膜组、壳... 探索涂膜处理对贮藏过程中冷却猪肉品质变化的影响。测定温度对茶多酚抑菌性能的影响,将冷却猪肉先经H2O2处理,使其成为无菌肉模型,并对其接种单一菌假单胞菌,再进行涂膜处理(海藻酸钠涂膜组、海藻酸钠-茶多酚涂膜组、壳聚糖涂膜组、壳聚糖-茶多酚涂膜组),然后4℃条件下贮藏21d,每隔3d取样,进行pH值、TVB-N值、TBARs值、假单胞菌菌落数、电泳图谱、感官评定的测定,并对不同贮藏期样品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涂膜组保鲜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以壳聚糖-茶多酚涂膜组保鲜效果最好,其pH值、TVB-N值、TBARs值、假单胞菌菌落数均最低,电泳图谱颜色深且条带宽,感官评分最高;贮存21d时,该组冷却猪肉仍为1级鲜度。因此,涂膜处理可有效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膜处理 冷却猪肉 海藻酸钠 茶多 肉类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类生物保鲜膜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超 林琳 +1 位作者 马剑茵 丁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茶多酚、海藻酸钠、甘油、硬脂酸等成分为成膜材料,对生物抗菌膜的组分配比和制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15 g/L、海藻酸钠浓度20 g/L、甘油浓度0.4%、硬脂酸浓度15 g/L的组分配比以及在膜液pH 5.5...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茶多酚、海藻酸钠、甘油、硬脂酸等成分为成膜材料,对生物抗菌膜的组分配比和制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15 g/L、海藻酸钠浓度20 g/L、甘油浓度0.4%、硬脂酸浓度15 g/L的组分配比以及在膜液pH 5.5、存放环境RH〈50%的条件下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抗菌性能。经过上述条件生产的抗菌膜对凡纳滨对虾及其虾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虾类保鲜期延长3~4 d,虾仁持水力和感官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抗菌膜 茶多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抑菌包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同力嘎 赵淑环 +4 位作者 张晓燕 孙文秀 丁春明 仁庆考日乐 靳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50,5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己内酯/茶多酚(PCL/TP),聚己内酯/壳聚糖(PCL/CS),聚己内酯/海藻糖,聚己内酯/TiO2(PCL/TiO2)4种抑菌膜,并研究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力学性能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与PCL单膜相比,PCL复...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己内酯/茶多酚(PCL/TP),聚己内酯/壳聚糖(PCL/CS),聚己内酯/海藻糖,聚己内酯/TiO2(PCL/TiO2)4种抑菌膜,并研究薄膜的氧气透过率、力学性能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与PCL单膜相比,PCL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均有所降低,杨氏模量均有所提高,PCL/TP、PCL/10%CS和PCL/10%海藻糖复合膜均很好的改善了PCL单膜的阻氧性能,PCL/TP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抑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茶多 壳聚糖 海藻 TIO2 阻隔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