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茶叶香气物质的特征与品质相关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彩虹
-
机构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4年第8期28-30,共3页
-
文摘
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基于数据标准化、计算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主成分选择四种数据计算方式,针对茶叶香气物质数据计算、特征提取进行分析,了解茶叶香气物质的数据计算方法,分析各类不同方法在茶叶香气物质特征分析中的应用特点,并从成分构成、成分含量与成分性质三个维度,对茶叶香气物质的特征与茶叶品质相关性进行探究,为未来更好借助茶叶香气物质优化提升茶叶品质提供内容参考。
-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茶叶香气物质
数据计算
品质相关性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植茶年限对冰岛老寨茶园土壤酶活性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 2
-
-
作者
罗义菊
赵陈龙
浦滇
陶燕蓝
蓝增全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
云南智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9,共9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项目(编号:GLM[2021]198)
科技开发服务项目(编号:09963/6321A6)。
-
文摘
探讨不同植茶年限冰岛老寨茶园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为冰岛老寨茶园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采集不同植茶年限(0、10、40、80、100年)的0~20 cm土层土壤,分析4种土壤酶活性、茶叶品质随植茶年限的演变特征,并对4个不同植茶年限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茶叶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酶活性受植茶年限影响显著,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增后减,脲酶、蔗糖酶活性先增后减再增,植茶80年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林地土壤及其他植茶年限的;不同年限的茶样内含成分具有差异性,茶多酚含量表现为40年>80年>10年>100年,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随植茶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茶多糖含量随植茶年限的延长而降低;植茶年限越长,茶叶感官审评的综合得分也越高;由电子鼻分析可知,不同植茶年限的茶叶香气特征差距较大;茶叶感官审评得分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升高;11个土壤指标都与茶叶特征性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蔗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和pH值与茶多糖含量呈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咖啡碱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茶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负相关,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全钾、有机质含量与茶多糖含量呈负相关。植茶时间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植茶年限可改变茶园土壤酶活性、茶叶理化性质和茶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
-
关键词
植茶年限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茶叶品质
茶叶挥发性香气物质
-
分类号
S571.10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光质对茶叶香气代谢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石旭平
江新凤
李延升
杨普香
-
机构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5,共7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2)
+1 种基金
江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与创新利用(20143ACF60006)
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茶叶加工课题(20192BCD40007)。
-
文摘
茶叶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反应而形成的生化生理特征。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已被广泛研究,光质对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同光源对茶叶制品挥发性香气物质调控的机理,将有助于改善或提高茶叶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茶树响应光信号的色素以及光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影响,重点综述了不同光质条件下,不同种类香气物质的代谢特征,并对光质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
关键词
光质
茶叶香气物质
萜类
苯丙烷类/苯环型化合物
脂肪酸衍生物
糖苷结合型香气化合物
-
Keywords
light quality
aroma metabolites in tea
terpenes
phenylpropanoids/benzenoids
volatile fatty acid derivatives
glycosidically bound volatile compounds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