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茶叶生产技术
1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11期71-71,共1页
有机茶叶是一种在零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属于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有机茶叶对种植环境、施肥技... 有机茶叶是一种在零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属于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有机茶叶对种植环境、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及加工等都有特殊要求。请看视频了解有机茶叶生产技术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机构 茶叶生产技术 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生产 健康饮品 有机茶叶 种植环境 零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茶叶站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
2
作者 洪专 杨恺 《云南农业》 2021年第7期27-27,共1页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昌宁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将创民工作、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和网格区卫生工作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助推创民工作走深走实。昌宁茶叶站除了将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和网格区卫生情况与创民工作有机结合...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昌宁县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将创民工作、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和网格区卫生工作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助推创民工作走深走实。昌宁茶叶站除了将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和网格区卫生情况与创民工作有机结合之外,还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将茶叶生产技术现场培训及茶叶农残检测与创民工作有机融合,达到创民工作与本职工作两促进两不误。5-6月,站所组织茶叶技术人员分别深入沸水镇明德村、共裕村、老厂村及翁堵镇大扁里村,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现场培训,把茶叶生产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推广站 职能职责 茶叶生产技术 疫情防控 现场培训 技术人员 昌宁县 示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与探究——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3
作者 郭雅玲 张艳丽 +5 位作者 胡波 范春梅 刘富才 倪帆呈 罗玉琴 杨双旭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92-96,共5页
本文针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模块化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培养适应茶叶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针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模块化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培养适应茶叶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 模块化教学 课程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彦双 赵薇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本文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明确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机制,并指出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校企合作确定... 本文以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明确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机制,并指出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校企合作确定考核评价的内容、实行校企“1+N”多导师评价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人才库,总结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业评价的创新点,以期更好地推动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双元”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茶叶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现代学徒制 学业评价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冠群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导致了工作方式与工作内涵的重大变化,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增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工程能力需求特征出发,对高职茶叶生产...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导致了工作方式与工作内涵的重大变化,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增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工程能力需求特征出发,对高职茶叶生产与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实习实训、师资建设、素质养成三个方面构建多维培养体系,以改进高职茶叶生产与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程能力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复合型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人才的研究——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桂义 孙慕芳 刘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323-4324,4326,共3页
根据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复合型高等技术和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高专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复合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静 田景涛 郝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595-7599,共5页
明确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建设目标及思路,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施"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打破学期制,按茶... 明确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建设目标及思路,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施"按季分项、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打破学期制,按茶叶生长的季节划分教学时段,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编写适应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是前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础;宽基础,重学习方法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分析和专业改革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留勇 吴勇 +3 位作者 杨森 丁丽 何志华 杨静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为提升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水平,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专门访谈等方式,对毕节市茶叶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茶叶行业、企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未来... 为提升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水平,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专门访谈等方式,对毕节市茶叶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对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茶叶行业、企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未来3年对毕业生需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 调研分析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龙凤 安福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5-36,共2页
实践教学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 实践教学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在培养合格人才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措施,为实践教学的改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问题 实践教学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推广与茶业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红鹰 《中国茶叶》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技术推广 推广体系 展望 茶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现代化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
11
作者 理茶 《中国茶叶》 1981年第1期40-40,共1页
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4~9日在山明水秀,风景如画的广西桂林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浙江、安徽、湖南、广西等十二个省(区)茶叶学会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201人,人数之多,代表之广,前所未有。
关键词 茶叶 劳动生产 代表 经济 中国茶叶学会 茶叶生产技术 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四个项目被列为2004年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
12
作者 伍小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2004年 湖南 科技计划专项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 “柑橘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油茶籽深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优质茶叶新品种选育及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皎然的茶诗看皎然与陆羽的关系──茶诗夜读札记之一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新玲 《农业考古》 2004年第4期136-144,共9页
关键词 皎然 陆羽 茶文化 诗歌 品茶艺术 茶叶生产技术 茶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标准茶园的创建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晶 冯海强 +1 位作者 吴黄娟 罗列万 《中国茶叶》 2017年第11期12-14,共3页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但茶叶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与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农业部于2009年提出了"标准茶园"概念,并启动了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但茶叶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与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生产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农业部于2009年提出了"标准茶园"概念,并启动了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创建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国茶叶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茶园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管理 茶叶生产技术 茶叶标准 产茶大国 优势区域 部标准 生产水平 茶树品种 茶机 名优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好山字经 种好摇钱树——遵义市茶产业发展纪实
15
作者 李泽贤 陈露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7期134-136,共3页
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之称,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遵义更是如此,其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无污染"的自然条件,为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据史料记载,遵义茶叶... 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之称,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遵义更是如此,其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少日照、无污染"的自然条件,为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据史料记载,遵义茶叶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生产历史悠久。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今遵义主产茶区即在古思州、播州、夷州范围内;湄潭眉尖茶、务川高树茶为清代名茶;1939年,全国最早的茶叶科研单位之一的湄潭实验茶场建立,为遵义茶叶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及推广运用储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技术 湄潭 思州 茶产业发展 播州 《茶经》 夷州 产茶区 生产历史 凤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山绿水飞金龙
16
作者 姚顺斌 李本义 《绿色大世界》 1998年第5期35-35,共1页
地处鄂西闭塞山沟的恩施市屯堡乡,近年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构建"山上林带帽,绿茶绕山腰,粮种开槽地,柑桔沿河道"的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蓝图,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屯堡山区从葱山绿水中腾飞出四条"金龙"。1997年,屯堡... 地处鄂西闭塞山沟的恩施市屯堡乡,近年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构建"山上林带帽,绿茶绕山腰,粮种开槽地,柑桔沿河道"的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蓝图,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屯堡山区从葱山绿水中腾飞出四条"金龙"。1997年,屯堡全年经济收入达到10658.48万元,人均粮食占有逾800斤,且稳定占有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势 水飞 茶叶生产技术 宜茶 人人有份 收购合同 样品分析 先期投入 工业企业 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安名优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17
作者 吴家阔 王姚康 +2 位作者 陈鉴钦 李赐福 缪进 《茶叶科学技术》 1993年第1期19-21,15,共4页
福安市是福建主要产茶区,也是全国茶叶商品基地县(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叶生产技术实力雄厚,生产经验丰富。具有茶类多、花多、优良品种多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市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提供优越条件。
关键词 名优茶产量 茶叶生产技术 产茶历史 名优茶生产 产茶区 茶树品种资源 商品基地 茶类 毛峰 社口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学员学徒结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玉华 黄先洲 +1 位作者 潘夏 周寒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48-52,61,共6页
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分析了学员与学徒结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就高职教育学员学徒结合制人才培养模... 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分析了学员与学徒结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就高职教育学员学徒结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四条路径以及保障平台的建设进行实践探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契合度较高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究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