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多糖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1
作者 李芸 牛璐璐 +1 位作者 关新义 王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243,I0030-I0032,共8页
目的探究茯苓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将AC16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阿霉素(1μmol/L)刺激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12 h。此后低剂... 目的探究茯苓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将AC16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阿霉素(1μmol/L)刺激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12 h。此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分别使用茯苓多糖(5、10、20μmol/L)处理细胞24 h。噻唑蓝比色实验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炎症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与血红素环氧化酶1(Hemoxygenas-1,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增殖能力、SOD水平、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MDA水平以及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随着茯苓多糖剂量增加,AC16细胞增殖能力、SOD水平、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炎症因子、MDA水平以及凋亡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能够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并且这一过程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炎症 氧化应激 阿霉素 心肌损伤 Nrf2/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紊乱的影响
2
作者 张淑静 宁真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PCP)对C57BL/6J小鼠糖尿病模型中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喂食高脂肪食物结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模型,将... 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PCP)对C57BL/6J小鼠糖尿病模型中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喂食高脂肪食物结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剂量PCP组(50 mg/kg)、高剂量PCP组(100 mg/kg)和罗格列酮组(RSG)。各组小鼠接受相应处理,连续灌胃6周后,检测血糖、胰岛素、肝糖原、肌糖原、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等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水平。通过尾静脉注射编码GLUT2 shRNA的腺病毒载体(Ad-GLUT2 shRNA)探究GLUT2在PCP调控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结果显示,PCP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降低了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提高了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表明PCP具有抗高血糖作用。同时,PCP显著降低了小鼠的体重、肝组织、附睾脂肪和皮下脂肪重量,并改善了血脂水平,包括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此外,PCP还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机制研究显示,PCP通过激活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调节糖脂代谢,并增强抗氧化基因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非竞争性氧化还原酶-1(non-Q-dependent reductase-1,NQO-1)的表达,从而改善氧化应激状态。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敲低实验证实,PCP通过调控GLUT2表达来影响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综上所述,茯苓多糖在糖尿病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高血糖、降脂和抗氧化作用,为茯苓多糖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糖尿病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紊乱 GLUT2/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通过调控Akt/mTOR/SREBP-1c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诗瑶 孔亮 +5 位作者 王佳华 王莉艳 孙朝渭 刘鑫程 董禹何 谷丽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和茯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饲喂16周复制NAFLD模型...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4 mg/kg)和茯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饲喂16周复制NAFLD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8周。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检测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NAFLD活动评分(NAS)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kt、mTOR、p-Akt、p-mTOR、SREBP-1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肝组织FFA水平,以及血清TC、TG、LDL-C、AST、ALT、γ-GT、MDA、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P<0.05,P<0.01),HDL-C水平及SOD、GSH-Px活性降低(P<0.05,P<0.01),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病理损伤,NAS评分升高(P<0.01),脂质沉积面积增加(P<0.01),肝组织p-Akt、p-mTOR、SREBP-1c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茯苓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肝组织FFA水平、血清TC、TG、LDL-C、AST、ALT、γ-GT、MDA、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及SOD、GSH-Px活性升高(P<0.05,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NAS评分降低(P<0.05,P<0.01),脂质沉积面积减少(P<0.05,P<0.01),肝组织p-Akt、p-mTOR、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能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SREBP-1c信号通路、逆转脂质异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脂质代谢 Akt/mTOR/SREBP-1c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丁酸梭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后生元复合物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邓清 黄河 +7 位作者 文少怀 梁嘉敏 李雄英 王跃球 林元山 贺建华 庞一林 熊小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3-2018,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丁酸梭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后生元(PB)复合物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周龄、体重10 g左右昆明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羧甲基茯苓多糖(CMP)、丁酸梭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后生元(PB)复合物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周龄、体重10 g左右昆明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CMP(1‰CMP组)、5‰PB(5‰PB组)和6‰复合物(1‰CMP+5‰PB,6‰复合物组)的饲粮。试验期13 d。结果表明:1)2和10 mg/mL的CMP对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83%和52.89%。然而即使10 mg/mL的CMP也只有微弱的还原力,对超氧自由基没有任何清除效果。2)采用两步发酵法制备PB,第一步发酵液中丁酸梭菌和第二步发酵液中罗伊氏乳杆菌含菌量均为5×10^(8) CFU/mL。CMP与PB复合物配伍后,其中CMP、PB、麦芽糊精和轻质碳酸钙辅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5∶5∶19∶1。3)饲喂13 d后,与1‰CMP组和5‰PB组对比,6‰复合物组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8.65%和11.44%,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12.42%和8.18%,体重分别增加了7.37%和4.63%。4)肠道菌群测序结果表明,6‰复合物促进昆明小鼠体重增长的机理可能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F/B)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有关,并且小鼠盲肠内容物中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和肠鼠杆菌(Muribaculum intestinale)等有害菌相对丰度也显著降低(P<0.05),而亨盖特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hungatei)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也提示6‰复合物组小鼠肠道中有益菌群显著富集。综上所述,CMP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添加6‰复合物(1‰CMP+5‰PB)可能通过提高肠道中F/B的比值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升昆明小鼠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后生元 昆明小鼠 抗氧化性能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
5
作者 徐易娴 杨华 +1 位作者 管桂萍 王红兵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探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chymaran,CMP)的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以CMP为试验材料,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组分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作用检测。结果表明,CMP经二乙氨基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纯... 为探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chymaran,CMP)的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作用,以CMP为试验材料,并对其分离纯化后的组分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作用检测。结果表明,CMP经二乙氨基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两种组分CMP0和CMP5。将主要成分CMP5用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柱纯化,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表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MP5的多糖含量为92.07%,分子量为75.724 kDa,红外光谱检测出糖类特征峰与羧甲基基团特征峰,单糖组成分析表明CMP5是一种葡聚糖。以CMP5的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作为其体外抗氧化作用的检测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MP5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8.25%,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5.41%,对Fe^(2+)螯合率为39.89%。综上所述,CMP5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羧甲基茯苓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及精子DNA甲基化的影响
6
作者 孙玲伟 朱永军 +4 位作者 周金勇 刘富琴 张德福 戴建军 滑志民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PCP)在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作用,采集8头上海白猪24份精液,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CP,测定冷冻-解冻后精液质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冷冻保存后精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为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PCP)在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作用,采集8头上海白猪24份精液,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CP,测定冷冻-解冻后精液质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冷冻保存后精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未添加PCP组相比,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力最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率最高(P<0.05),而600μg∕mL和900μg∕mL PCP添加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较高。此外,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最高(P<0.05),300、600、9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P<0.05);所有添加组的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添加适量的PCP可以改善上海白猪的精液冷冻保存效果,也能够降低冷冻后精子的DNA甲基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白猪 精液冷冻保存 茯苓多糖(PCP) 抗氧化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田超 陈功义 杨开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日龄相仿(30±2)的新西兰白兔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重复10只新西兰白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 文章旨在探讨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日龄相仿(30±2)的新西兰白兔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重复10只新西兰白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进行5 d预试验和70 d的正式试验。记录两组白兔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评估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末重、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有所升高,差异呈极显著相关性(P <0.001)。试验组新西兰白兔的料重比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新西兰白兔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显著提升(P <0.001),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升肉兔生长速度。同时能有效增强肉兔免疫功能,使其免疫能力得到强化,该复方在肉兔养殖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茯苓复方多糖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通过LncRNA HCG11/miR-539-3p调控肝癌细胞自噬、化疗耐药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永芳 李艳珂 张淑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2-330,共9页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对肝癌细胞增殖、自噬和化疗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数期HepG-2/DDP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PCP组(7.5、15、30μg/mL PCP)、shNC组、HCG11siRNA组(转染50 nmol/L HCG1干扰序列)、pc...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对肝癌细胞增殖、自噬和化疗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数期HepG-2/DDP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PCP组(7.5、15、30μg/mL PCP)、shNC组、HCG11siRNA组(转染50 nmol/L HCG1干扰序列)、pcDNA组(转染2μg pcDNA)、pcDNA3.1-HCG11组(转染2μg pcDNA3.1-HCG11)、PCP组(30μg/mL)和PCP+pcDNA3.1-HCG11组(转染2μg pcDNA3.1-HCG11+30μg/mL PCP)。MTT检测肝癌细胞耐药情况和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Ⅰ和LC3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细胞株中LncRNA HCG11和miR-539-3p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HCG11和miR-539-3p的靶向关系,裸鼠成瘤实验验证体内瘤体的瘤重、瘤体积及自噬相关蛋白水平。结果:4~128μg/mL PCP抑制HepG-2/DDP细胞增殖,7.5、15、30μg/mL的PCP能显著降低HepG-2/DDP细胞中MRP1、P-gp、Beclin-1、LC3Ⅱ的水平,下调HCG11水平,增加miR-539-3p的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比较,HCG11 siRNA组HepG-2/DDP细胞HCG11相对表达水平、IC_(50)(顺铂)、Beclin-1、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miR-539-3p水平和抑制率(顺铂)显著增加(P<0.01);与PCP组比较,PCP+pcDNA3.1-HCG11处理组HCG1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elin-1、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增加(P<0.01);在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下,与PCP组比较,PCP+pcDNA3.1-HCG11组抑制率显著降低(P<0.01);与PCP组比较,PCP+HCG11 shRNA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显著降低,Belin-1、LC3Ⅱ/LC3Ⅰ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PCP能通过LncRNA HCG11/miR-539-3p调控耐药和自噬,并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LncRNA HCG11 miR-539-3p 化疗耐药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武志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5-6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茯苓多糖(Pachymaran,PM)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80只10日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各组日粮分别在基础开食料中添加0、40、80和160 mg/kg的PM,试验为期52 d... 文章旨在探究茯苓多糖(Pachymaran,PM)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80只10日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各组日粮分别在基础开食料中添加0、40、80和160 mg/kg的PM,试验为期5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0和160 mg/kg的PM组羔羊末重分别显著上调5.66%和7.82%(P<0.05);160 mg/kg的PM组羔羊日增重显著上调10.14%(P<0.05);80和160 mg/kg的PM组羔羊料肉比分别显著下降5.62%和8.23%(P<0.05),此外,未观察到PM对羔羊采食量的显著影响(P>0.05)。160 mg/kg的PM组羔羊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上升(P<0.05),80和160 mg/kg的PM组羔羊血清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及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上升(P<0.05),80和160 mg/kg的PM组羔羊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下降(P<0.05)。160 mg/kg的PM组羔羊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下降(P<0.05),80和160 mg/kg的PM组羔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充PM(160 mg/kg)可通过提高羔羊代谢效率及抗氧化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茯苓多糖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阻遏亚慢性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嘉桃 胡连花 +5 位作者 王晨 杨槟 孙东方 房志家 邓旗 孙力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在缓解亚慢性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通过连续2周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在造模的后7 d,每日分别用0.1、0.2、0.4 g/kg羧甲基茯苓多糖干预模型小鼠。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ELISA法测定血...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在缓解亚慢性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通过连续2周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在造模的后7 d,每日分别用0.1、0.2、0.4 g/kg羧甲基茯苓多糖干预模型小鼠。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ELISA法测定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分别用LC-MS和GC-MS法测定粪便中神经递质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并通过强迫游泳、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测定小鼠抑郁样行为。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低、中剂量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抑郁样行为,并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降低革兰氏阴性菌的相对丰度(P<0.05);中剂量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IL-6 (P<0.01)和IL-2 (P<0.05)的水平;各剂量可通过调节Lactobacillus和Parabacteroides的丰度,显著下调异戊酸、NE、5-HT以及Ach的含量,从而减少IL-6的过量释放。综上,羧甲基茯苓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抑制肠源性异戊酸、NE、5-HT以及Ach的释放,降低抑郁症相关的炎性因子IL-6和IL-2的水平,从而有效阻遏亚慢性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肠道菌群 炎症 抑郁样行为 亚慢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通过SQLE/NLRP3/GSDMD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焦亡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莹 曹媛 +6 位作者 赵佼 李政 王群 高浩 孙小扉 袁明殿 宋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初步探索肝细胞癌(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实验验证,探讨茯苓多糖通过角鲨烯环氧酶(SQL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1)...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初步探索肝细胞癌(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实验验证,探讨茯苓多糖通过角鲨烯环氧酶(SQL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GEO、GSEA、DAVID、STRING和GEPIA数据库筛选HCC脂代谢异常差异表达基因。(2)收集HCC患者肿瘤组织(n=9)验证SQLE基因的差异表达。(3)培养人HCC细胞系HepG2,采用CCK-8法筛选茯苓多糖浓度。(4)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茯苓多糖(800 mg/L)组,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RT-qPCR检测细胞中SQLE的mRNA表达水平。(5)进一步采用构建过表达SQLE(OE-SQLE)的HepG2细胞,再用茯苓多糖处理,分为5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OE-NC)组、OE-SQLE组、OE-NC+茯苓多糖组和OESQLE+茯苓多糖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QLE和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释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坏死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SQLE。HCC患者肿瘤标本验证SQLE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800 mg/L茯苓多糖干预48 h对HepG2细胞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SQLE的mRNA表达水平(P<0.01)。SQLE过表达后,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坏死水平,以及LDH、IL-1β和IL-18释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茯苓多糖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SQLE在HCC中异常高表达;茯苓多糖可通过SQLE激活NLRP3/GSDMD焦亡通路,从而影响HCC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茯苓多糖 细胞焦亡 SQLE/NLRP3/GSDM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与茯苓多糖复合物对PEDV感染幼龄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谌梦 胡锦超 +5 位作者 田晓榕 赵迪 王蕾 吴涛 张焱焱 侯永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7-54,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 试验旨在探究由葛根素(Puerarin,PR)和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成的复合物(PR+PCP,PP)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保护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使用PEDV感染仔猪肠道损伤模型进行试验,选用30头体重相近的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三个处理组:对照组、PEDV组和PP+PEDV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14 d,其中预试期为4 d,正试期为10 d,试验期间各组饲喂相同的日粮,正试期内每晚给PP+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PP,将PR(0.5 mg/kg BW),PCP(20 mg/kg BW)混合溶于人工奶中;其余两组灌服相同体积人工奶。第10天向PEDV组和PP+PEDV组的仔猪口腔灌服PEDV(毒价为105.5 TCID50,用PBS溶液稀释),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三酯甘油(TG)、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肠中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肠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和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γ(REG3G)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②与PEDV组相比,PP+PEDV组仔猪血清中TG、谷草转氨酶(AST)和BU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CD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SG1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IL-1β、IL-6、CXCL2和REG3G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灌服PP能够缓解PEDV感染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并通过改善PEDV感染仔猪结肠的隐窝深度,缓解结肠炎性反应及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来缓解PEDV感染造成的仔猪结肠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结肠 葛根素 茯苓多糖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恺婧 刘馨泽 +4 位作者 孙莹 金鑫 李琼 陈长宝 万茜淋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评价茯苓(Poria cocos)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用CCK-8法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DAPI染色法、AOEB双荧光染色法分析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细胞划伤愈合实验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 为评价茯苓(Poria cocos)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用CCK-8法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DAPI染色法、AOEB双荧光染色法分析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细胞划伤愈合实验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具有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的能力,可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500、1000μg·mL^(-1)的茯苓多糖可使Bax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和MMP-2蛋白表达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NCI-H4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散质量控制研究
14
作者 张传津 张志民 +3 位作者 牛华星 梁萌 李有志 陈志强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茯苓多糖是茯苓多糖散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准确控制该制剂质量,应用分光光度法中苯酚-硫酸法测定茯苓多糖散中茯苓多糖的含量,分别从溶剂、测定波长、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苯酚溶液加入量、硫酸加入量6个方面进行优化,筛... 茯苓多糖是茯苓多糖散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准确控制该制剂质量,应用分光光度法中苯酚-硫酸法测定茯苓多糖散中茯苓多糖的含量,分别从溶剂、测定波长、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苯酚溶液加入量、硫酸加入量6个方面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试验条件,并进一步开展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定茯苓多糖最优试验条件为溶剂采用50%硫酸溶液,测定波长490 nm,25℃水浴条件反应40 min,5%苯酚加入量为1.8 mL,硫酸加入量为6.0 mL;D-无水葡萄糖在10.19~61.1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n=6),平均回收率为99.31%。本法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且准确可靠,可作为茯苓多糖散多糖含量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茯苓多糖 紫外分光光度法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茯苓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琪 李盈盈 +1 位作者 罗姣姣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4,共8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茯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400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28.46%,硫酸铵质量分数20.60%,此时多糖的萃取率为97.57...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茯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400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28.46%,硫酸铵质量分数20.60%,此时多糖的萃取率为97.57%。在此条件下,测定茯苓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茯苓多糖质量浓度的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茯苓多糖 萃取率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生物活性与食品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攀 张芳铭 +2 位作者 郑慧 戴鑫汶 杨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20,共8页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是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产物,具有调节免疫、抑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肝损伤保护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性食品、活性分子载体、药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对CM...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是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产物,具有调节免疫、抑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肝损伤保护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性食品、活性分子载体、药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对CMP的研究,综述了CMP的生物活性、制备鉴定和应用开发,并对CMP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CMP) 生物活性 制备方法 健康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肠道病毒71型的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17
作者 曾露芝 吴春晨 +5 位作者 向蒙 彭逸斯 王哲 汪启明 刘实 彭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研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抗病毒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CMP对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RD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CMP对EV71感染引起的CPE的抑制作用;采用致半数细胞病理... 为研究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抗病毒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CMP对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RD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CMP对EV71感染引起的CPE的抑制作用;采用致半数细胞病理改变的病毒感染剂量(TCID50)法检测CMP对EV71感染性病毒颗粒的抑制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EV71结构蛋白V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VP1、P62、LC3、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0、250、500、1000μg/mL)CMP对RD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与对照组相比,CMP在无毒性浓度范围内可有效抑制EV71的复制,且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MP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EV71病毒结构蛋白VP1的表达和子代感染性病毒颗粒的产生;CMP可下调EV71病毒感染的RD细胞中的LC3-Ⅱ、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肠道病毒71型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云亮 张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究茯苓多糖保护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机制,为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茯苓多糖高剂量组(100 mg/kg)及多奈哌齐组(1 mg/kg),连续灌胃28 d,并从第2... 目的:探究茯苓多糖保护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机制,为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茯苓多糖高剂量组(100 mg/kg)及多奈哌齐组(1 mg/kg),连续灌胃28 d,并从第24 d开始连续5 d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通过水迷宫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枢胆碱能系统指标与氧化应激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茯苓多糖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减轻;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P<0.01),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mRNA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及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含量增加(P<0.05,P<0.01),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 mRNA表达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hnesterase,AChE)活性降低(P<0.05,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Nrf2、HO-1表达升高(P<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Keap1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茯苓多糖具有保护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抗神经元细胞凋亡、调节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及抑制氧化应激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痴呆 细胞凋亡 胆碱能系统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组分对复合乳酸菌的冻干保护作用及机理
19
作者 张喜贺 李淑娅 +1 位作者 宋新玲 陈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4-140,共7页
为探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分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制备茯苓多糖纯化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茯苓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为(96.2... 为探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分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制备茯苓多糖纯化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茯苓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为(96.21±0.39)%的PCP-1,PCP-1的重均分子质量为11732 Da;主要由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0.989∶0.011;PCP-1中存在羟基,同时含有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在基础保护剂中添加PCP-1相较于添加PCP使复合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增加了11.2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添加PCP-1的乳酸菌粉表面更加致密;添加PCP-1后复合乳酸菌的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比起添加PCP得到显著增强,分别增加了0.66、1.46 U/mg prot;经过碘化丙啶和二乙酸荧光素双重染色后观察到添加PCP-1的复合乳酸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得到更好的保持。PCP-1可能是通过羟基的存在形成氢键来降低复合乳酸菌的冻干损伤,提高复合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组分 复合乳酸菌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茯苓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脂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杨慧玲 梅漫雪 +1 位作者 许嘉雨 朱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研究土茯苓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分为对照组、奥利司他组(6μg/mL)及土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25、0.5、1mg/mL)。通过苏丹黑B和和油红O染色观察线虫肠道内脂质沉积情况,荧光探针法... 目的研究土茯苓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分为对照组、奥利司他组(6μg/mL)及土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25、0.5、1mg/mL)。通过苏丹黑B和和油红O染色观察线虫肠道内脂质沉积情况,荧光探针法检测线虫体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线虫MDA、TG水平及SOD活性,RT-qPCR法检测线虫fat-2、nhr-80、sbp-1mRNA表达,检测突变型线虫T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奥利司他组和土茯苓多糖各剂量组线虫肠道内苏丹黑B和油红O染色变浅,脂滴密度降低,线虫体内TG水平降低(P<0.01),且土茯苓多糖呈剂量依赖性,奥利司他组和土茯苓多糖中、高剂量组线虫体内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土茯苓多糖高剂量组线虫体内fat-2、nhr-80、sbp-1mRNA表达降低(P<0.05,P<0.01),土茯苓多糖对nhr-80(BX165)突变型线虫体内TG水平的影响无差异(P>0.05)。结论土茯苓多糖可通过降低fat-2、nhr-80mRNA表达来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氧化,缓解氧化应激,减少氧化产物产生,且能升高SOD活性,降低MDA、ROS水平,并通过降低sbp-1mRNA表达来减少脂质的生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秀丽隐杆线虫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