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粳稻类型品种在浙北地区作连作晚稻栽培适应性分析
1
作者
温怀楠
朱光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3-267,共5页
作者于1991~1995年通过中熟、早熟与特早熟类型代表性品种的不同茬口期适应性研究,提出了浙北地区目前栽培的中熟晚粳品种秀水814、丙93-63,感光性比较强,营养生长期长而稳定,高温强光年增产潜力大,早栽增产潜力...
作者于1991~1995年通过中熟、早熟与特早熟类型代表性品种的不同茬口期适应性研究,提出了浙北地区目前栽培的中熟晚粳品种秀水814、丙93-63,感光性比较强,营养生长期长而稳定,高温强光年增产潜力大,早栽增产潜力大;特早熟晚粳丙850、丙93-390,生育期与中粳相仿,但仍有晚粳稻相似的基本营养生长性与感光性,以及短日照条件下的感温性,同时它的有效穗数多,千粒重较高、丰产性较好,但早栽增产潜力不如中熟晚粳品种,因此适宜中、迟茬口连晚栽培;早熟晚粳秀水664、丙93-50,因短日照条件下感温性偏强,在1994、1995年高温早栽条件下表现有早穗现象,同时它的穗型偏小,千粒重低下,产量不高不稳,但从茬口期看,7月底移栽产量相对较高,因此选育与筛选感温性偏弱,丰产性较好早熟晚粳品种十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类型
温光特性
经济性状
茬口适应性
晚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粳稻类型品种在浙北地区作连作晚稻栽培适应性分析
1
作者
温怀楠
朱光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
浙江省嘉兴市郊区农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3-267,共5页
文摘
作者于1991~1995年通过中熟、早熟与特早熟类型代表性品种的不同茬口期适应性研究,提出了浙北地区目前栽培的中熟晚粳品种秀水814、丙93-63,感光性比较强,营养生长期长而稳定,高温强光年增产潜力大,早栽增产潜力大;特早熟晚粳丙850、丙93-390,生育期与中粳相仿,但仍有晚粳稻相似的基本营养生长性与感光性,以及短日照条件下的感温性,同时它的有效穗数多,千粒重较高、丰产性较好,但早栽增产潜力不如中熟晚粳品种,因此适宜中、迟茬口连晚栽培;早熟晚粳秀水664、丙93-50,因短日照条件下感温性偏强,在1994、1995年高温早栽条件下表现有早穗现象,同时它的穗型偏小,千粒重低下,产量不高不稳,但从茬口期看,7月底移栽产量相对较高,因此选育与筛选感温性偏弱,丰产性较好早熟晚粳品种十分需要。
关键词
品种类型
温光特性
经济性状
茬口适应性
晚粳
分类号
S511.2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粳稻类型品种在浙北地区作连作晚稻栽培适应性分析
温怀楠
朱光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