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欧的茨冈人
- 1
-
-
作者
葛思颖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0年第1期59-60,共2页
-
文摘
茨冈人(即吉卜赛人)是一个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民族,从中世纪早期起,东欧就居住着一些来自印度的茨冈人。他们的生活、发展、影响及其传统文化的保留等都成为各住在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
关键词
茨冈人
南斯拉夫
吉普赛人
南欧
罗姆人
马扎尔人
匈牙利人
欧洲
东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影视服装的新兴元素——波西米亚服饰风格探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任怀晟
-
机构
南通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1-,共1页
-
文摘
波西米亚风最近几年总是引起影视界和设计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大量在各种时尚影片中出现。虽然流行是一个短时间的社会现象,但不可否认,波西米亚风给我们带来的不仅只是一种服装的流行,它带给影视界人士更多的是思维——只有这样一种能够融会东方与西方精神,符合流行趋势的产品才能为国内影视剧中的时尚人物增添时代的魅力。
-
关键词
波西米亚
吉普赛人
茨冈人
适度人口
-
分类号
J918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也谈吉卜赛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晓恭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0年第3期54-56,共3页
-
文摘
《东欧》杂志1990年第1期刊登了葛思颖同志的文章《东欧的茨冈人》,本文拟就茨冈人的问题及茨冈人在今日匈牙利的情况作一补充。因在我国大部分书籍中把茨冈人称作吉卜赛人,所以本文沿用这一习惯称呼。吉卜赛人原住印度北部,是一个游牧民族,肤色浅黑。公元5—10世纪开始外移,分散在亚洲和欧洲各国,15世纪初,吉卜赛人开始在中欧大量出现,现几乎遍布全世界。
-
关键词
吉卜赛人
茨冈人
吉普赛人
吉卜赛语
匈牙利
布达佩斯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萨哈林岛到圣彼得堡——我所看到的俄罗斯(六)
- 4
-
-
作者
红帆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9期20-22,共3页
-
文摘
我们乘坐的列车缓缓地驶入了西伯利亚的首府新西伯利亚市车站。这是一座近200万人口的城市,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交通发达,地铁线跨越鄂毕河,将新西伯利亚市的北岸新区和南岸老城区连接在一起。该市市郊的科学城闻名世界,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科学家,他们的科学成果曾令人瞩目。
-
关键词
萨哈林岛
圣彼得堡
西伯利亚
俄罗斯经济
茨冈人
男孩
广场
中国商人
科学城
招待所
-
分类号
K95.1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南捷克州的私刑处死案
- 5
-
-
作者
戴维·翁德拉切克
鑫泉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2年第2期64-,36,共2页
-
文摘
马路上已经干了的血迹把我们从村里的饭馆引到一座两层的小屋前,门牌是9号,这儿是茨冈人切尔维尼亚克一家住的地方。在南捷克州的多马日利采市到克拉托维市公路线上的利布科夫村,切尔维尼亚克一家人的名声挺好。夫妻俩在农业合作社养牛,5个孩子上学也没啥问题。今年2月23日夜里,静悄悄的利布科夫村开来了11辆汽车,从车上跳下了30个戴黑色面罩的人。蒙面人捣毁了切尔维尼亚克家的房子,从房子里抓出一个名叫艾米尔·本吉克的21岁的茨冈青年,用铁棍打断了他的手脚。
-
关键词
茨冈人
克一
吉克
艾米尔
托维
吉普赛人
布科夫
维尼亚
捷克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个女囚犯的自述
- 6
-
-
作者
哈娜·佩什科娃
雅·霍劳佩克
徐哲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0年第4期60-63,共4页
-
文摘
我原是菜市场的经理,名声从无非议,后被指控犯有侵吞国家财产罪被捕入狱。实际上,我只是从菜市场多买了一些东西,按照法律我至多犯了第134条合伙经营或倒卖罪。他们先在拘留所对我连续进行了48小时审讯,不让我睡觉,使我的神经濒于崩溃状态,后来把我送到孔维克特监狱。在那里,一切又从头开始。审讯员用强烈的电光照射我的眼睛。我只要为自己申辩,他们就冲着我大吼大叫。
-
关键词
女囚犯
监狱
国家机器
女儿
男人
茨冈人
吉普赛人
丈夫
西德
德国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