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矿物表面吸附浸矿细菌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吉奎 钮因健 +1 位作者 邱冠周 覃文庆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为了研究浸矿细菌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与金属浸出率的关系,必须测定矿物表面吸附的细菌数量.在100℃的水浴中,用0.5mol/L的NaOH溶液消化矿物表面的细菌时间为25min,然后用0.5mol/L的HCl溶液中和至pH=7.0.在2mL中和液中加入1mL茚三酮显色... 为了研究浸矿细菌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与金属浸出率的关系,必须测定矿物表面吸附的细菌数量.在100℃的水浴中,用0.5mol/L的NaOH溶液消化矿物表面的细菌时间为25min,然后用0.5mol/L的HCl溶液中和至pH=7.0.在2mL中和液中加入1mL茚三酮显色液,在100℃的水浴中加热20min,冷却6min后,在波长为562nm时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值A.吸光值A对应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而对应着矿物表面吸附细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三酮比色法 蛋白质 细菌 吸附 含量测定 矿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牛肉中游离氨基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慧燕 德力格尔桑 方海田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利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出牛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及测定体系的pH、最大吸收波长、反应时间、显色剂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提取方法为蒸馏水煮制提取法,得出最佳的测定条件为pH值为6.8,沸水浴加热15min并冷... 利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出牛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及测定体系的pH、最大吸收波长、反应时间、显色剂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提取方法为蒸馏水煮制提取法,得出最佳的测定条件为pH值为6.8,沸水浴加热15min并冷却15min后加入KIO3稀释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为568nm处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游离氨基酸 茚三酮比色法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磁性载体固定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明 成文 +4 位作者 贺晓静 章伟光 殷霞 范军 徐政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92-97,共6页
研究利用磁性载体固定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效果,首先必须测定载体表面固定微生物的含量.通过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来间接测定微生物的含量,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佳吸收波长、最佳消解时间和冷却时间、缓冲溶液的最佳pH值.研究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细... 研究利用磁性载体固定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效果,首先必须测定载体表面固定微生物的含量.通过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来间接测定微生物的含量,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佳吸收波长、最佳消解时间和冷却时间、缓冲溶液的最佳pH值.研究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细菌裂解液显色反应的吸光值与细菌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含量 茚三酮比色法 磁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黄秋葵氨基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长姣 杨越越 +1 位作者 王妮 陈宇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95,共4页
对茚三酮法测定秋葵氨基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对模型中各因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对样品测定液中氨基酸浓度、测定用样品液体积、样品测定重复性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样品测定液... 对茚三酮法测定秋葵氨基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对模型中各因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对样品测定液中氨基酸浓度、测定用样品液体积、样品测定重复性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样品测定液中氨基酸浓度带来的不确定度是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分量中,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当取置信概率95%,最终得到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52 mg/g(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氨基酸 不确定度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在检测氨基酸添加剂中赖氨酸含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书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茚三酮比色法在检测氨基酸添加剂中赖氨酸含量的应用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畜牧局饲料监察站张书贤人们习惯于将赖氨酸、蛋氨酸等畜禽机体必需氨基酸与矿物原料(铜、铁、锌、锰、钻、钙、镁、碘的无机盐)按一定比例配合生产的混合物称之为... 茚三酮比色法在检测氨基酸添加剂中赖氨酸含量的应用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畜牧局饲料监察站张书贤人们习惯于将赖氨酸、蛋氨酸等畜禽机体必需氨基酸与矿物原料(铜、铁、锌、锰、钻、钙、镁、碘的无机盐)按一定比例配合生产的混合物称之为氨基酸(AA)添加剂。一些厂家和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三酮比色法 氨基酸 饲料添加剂 赖氨酸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检测饲料中赖氨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书贤 《四川畜牧兽医》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通过排除氨基酸添加剂中对测定赖氮酸的影响因素,用茚三酮显色,分光光度计检测Lys含量,所检结果与实际值比较,相对偏差符合国标规定,检测范围达0.1~12%。缺少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单位应用此方法,具有费省效宏的意义。
关键词 饲料 赖氨酸含量 检测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对丝素水解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程万里 陈杰 张雨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2,共3页
应用茚三酮比色法和SDS-PAGE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几种蛋白酶水解丝素的能力,排列了它们的顺序。两种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
关键词 蛋白酶 丝素 水解作用 茚三酮比色法 SDS—PAGE凝胶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矿表面生物吸附量的测定条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颢丹 杨洪英 陈世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在细菌浸矿的过程中,黄铜矿矿物表面吸附细菌细胞裂解液的吸光度,通过对测量波长、裂解时间、溶液pH值、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等影响吸光度因素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黄铜矿表面细菌细胞裂解液吸光度的最佳测定条件为:... 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在细菌浸矿的过程中,黄铜矿矿物表面吸附细菌细胞裂解液的吸光度,通过对测量波长、裂解时间、溶液pH值、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等影响吸光度因素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黄铜矿表面细菌细胞裂解液吸光度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560nm,裂解时间25min,溶液pH值7.0,加热时间15min,冷却时间6min.在最佳条件下绘制出了吸光度与矿物表面细菌吸附量之间关系的标准曲线.研究表明细菌裂解液的吸光值与细菌的浓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茚三酮比色法 黄铜矿 细菌 矿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丝素肽的制备及其自由基清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凯 宋希雨 谢孔良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丝素肽是蚕丝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在纺织品功能整理和生物技术领域有重要的潜在应用。采用三元溶剂溶解法和蛋白酶Alcalase水解法将蚕丝水解制得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丝素肽,以茚三酮比色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 丝素肽是蚕丝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在纺织品功能整理和生物技术领域有重要的潜在应用。采用三元溶剂溶解法和蛋白酶Alcalase水解法将蚕丝水解制得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丝素肽,以茚三酮比色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Alcalase蛋白酶法水解丝素的水解度及制得的丝素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Alcalase酶法水解家蚕丝最佳工艺为:蚕丝丝素质量分数4%,酶与底物质量比为2.0%,p H值8,水解温度55℃,时间6 h。酶水解最佳工艺下水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8.3%,得到的丝素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5-14 k D。文章研究了丝素肽对2,2-联苯基-1-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性能,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0%时,丝素肽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85 mg/m L,丝素肽表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功能。研究为开发丝素肽功能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水解度 茚三酮比色法 SDS—PAGE凝胶电泳 自由基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生产过程中水解液总氮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强 高晓燕 +2 位作者 李娜 史新元 乔延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水解液 总氮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氨基氮含量测定中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美范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4,28,共3页
本文应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酱油中的氨基氮含量,与现行分析方法相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此,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和意见。
关键词 酱油 氨基氮 甲醛法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及其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京枝 董小海 余大杰 《河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10S期29-31,共3页
牛奶及其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目前没有相关的文献和方法标准,本试验借鉴氨基酸分析仪的检测原理、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及饮料中脯氨酸的测定方法,建立了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牛奶及其制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 牛奶及其制品 游离氨基酸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发酵液氨基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志恒 曾辉 +3 位作者 程翊 施肖堃 谢神斌 戴建清 《食用菌》 2019年第5期77-80,共4页
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氨基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氨基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茚三酮显色剂用量1.5 mL,pH 6.5,沸水浴加热30 min,57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 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氨基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氨基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茚三酮显色剂用量1.5 mL,pH 6.5,沸水浴加热30 min,57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氨基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55%)。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发酵液氨基氮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氨基氮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和米酒中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斯维 王栋 +1 位作者 陶玲玲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茚三酮比色法在黄酒和米酒氨基酸态氮测定中的适用性,首先对可能影响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结果的黄酒和米酒特性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然后与甲醛滴定法及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比较,对17个黄酒和米酒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酒和... 为了探究茚三酮比色法在黄酒和米酒氨基酸态氮测定中的适用性,首先对可能影响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结果的黄酒和米酒特性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然后与甲醛滴定法及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比较,对17个黄酒和米酒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酒和米酒的色泽、总酸和酒精度等特性,对茚三酮比色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茚三酮比色法与甲醛滴定法测定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对于米酒等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低的样品,茚三酮比色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对照氨基酸分析仪分析结果,甲醛滴定法更适于表征产品的总体氨基酸含量,而茚三酮比色法则能更准确反映发酵过程中的α-氨基酸含量,且对于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低的米酒产品测定结果相对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米酒 茚三酮比色法 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方法对沅江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颖妍 谭颖贤 +1 位作者 方宇希 李荣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20-121,128,共3页
[目的]建立沅江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4种荻芦的贮存方法对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荻芦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筛选以谷氨酸为标准溶液的最佳工作条件,在401 nm处测定各样品吸光度。[结果]新鲜... [目的]建立沅江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4种荻芦的贮存方法对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荻芦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筛选以谷氨酸为标准溶液的最佳工作条件,在401 nm处测定各样品吸光度。[结果]新鲜荻芦中总氨基酸含量占22.0%,各贮存方式下的总氨基酸含量为4.9%~21.2%。平均回收率为99.3%~99.6%,RSD为0.06%~0.52%。[结论]通过比对4种贮存方式下的总氨基酸含量,减压贮存是最有利于减少营养成分氨基酸的贮存方式。该方法简便有效,污染少,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芦 嫩茎 总氨基酸 茚三酮比色法 贮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旭舜 林裕添 +2 位作者 贺敬东 李昕昊 张尚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固氮农作物,在其种子萌发和初期幼苗生长过程中氨基酸代谢作用较强,表达活性较高的谷丙转氨酶(GPT)。为探明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的蛋白序列和酶学性质,以指导其在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豆芽下胚轴...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固氮农作物,在其种子萌发和初期幼苗生长过程中氨基酸代谢作用较强,表达活性较高的谷丙转氨酶(GPT)。为探明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的蛋白序列和酶学性质,以指导其在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豆芽下胚轴蛋白组进行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分析,确定大豆下胚轴所表达的GPT序列,利用谷氨酸和丙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的显色差异测量GPT活力,并探究其酶学性质。结果显示:以茚三酮比色法测得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在35℃和pH7.0条件下对于丙酮酸的Km值为0.186 mmol·L-1,对于谷氨酸的Km值为1.05 mmol·L-1;Co2+、Mg2+和Ca2+对大豆谷丙转氨酶有激活效应,EDTA2-、尿素、Mn2+和Fe2+有抑制效应;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具有活性的温度范围为10~60℃,pH范围为4.0~8.0,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下胚轴 谷丙转氨酶 酶学性质 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