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种植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 1
-
-
作者
雷小龙
刘利
苟文
马荣朝
任万军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14-1825,共12页
-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5
2012BAD04B13-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9)资助
-
文摘
为探讨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籼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F优498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了以种植方式为主区、穴苗数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种植方式包括机直播、机插和手插3种,穴苗数分低苗和高苗2个处理。在齐穗后30 d,调查植株茎鞘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茎鞘性状与抗倒伏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之间水稻倒伏指数差异极显著,手插稻最低,机插稻最高,机直播稻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差异主要与节间折断弯矩有关,N1–N4节间折断弯矩与节间粗度和厚度、秆型指数、比茎重、节间干重、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节间的植株折断弯矩变异较小,且低位节间的弯曲力矩显著高于高位节间,这是水稻植株基部第1、第2节间易倒伏的主要原因。(2)手插稻基部节间短,茎粗壁厚,秆型指数、茎鞘充实度和弯曲应力高,最终表现为植株折断弯矩和抗倒伏能力强;机插稻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倒伏指数大。为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以机械化播栽稻每穴3~4苗、手插稻每穴2苗,有利于相对实现高产与抗倒的协调。
-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种植方式
机械化播栽
抗倒伏能力
茎鞘物理性状
力学特性
-
Keywords
Indica hybrid rice
Planting method
Mechanized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Lodging resistance
Physical characteris
-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