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籼稻甬籼69茎秆抗折力及稻谷容重性状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贤波 金林灿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研究甬籼69和浙江省近几年早籼稻主要推广品种在完熟期茎秆抗折力和收获后稻谷容重,结果表明,甬籼69的主穗和分蘖穗的茎秆抗折力都较强,分别比对照嘉育293增加91.7%和43.4%,茎秆总平均抗折力8.13 N,位列第1位,表现出较强抗倒性;甬籼69... 研究甬籼69和浙江省近几年早籼稻主要推广品种在完熟期茎秆抗折力和收获后稻谷容重,结果表明,甬籼69的主穗和分蘖穗的茎秆抗折力都较强,分别比对照嘉育293增加91.7%和43.4%,茎秆总平均抗折力8.13 N,位列第1位,表现出较强抗倒性;甬籼69的稻谷容重高达621 g·L-1,远大于其他供试品种,稻谷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甬籼69 茎秆抗折力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秆基部节间特性和木质素合成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南铭 李晶 +2 位作者 赵桂琴 柴继宽 刘彦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180,共9页
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开展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研究对指导燕麦抗倒伏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燕麦品种蒙燕1号、坝燕6号为抗倒伏材料,以定燕2号和青引2号为易倒伏材料,分析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基部伸长节间... 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开展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研究对指导燕麦抗倒伏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燕麦品种蒙燕1号、坝燕6号为抗倒伏材料,以定燕2号和青引2号为易倒伏材料,分析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基部伸长节间形态特征,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木质素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差异,探讨茎秆基部第2伸长节间形态特征与木质素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同燕麦抗倒伏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易倒伏品种,抗倒伏品种倒伏程度轻,田间实际倒伏率低。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第2伸长节间长度较抗倒伏品种高34.17%、抗倒伏品种茎秆基部第2伸长节间粗度、秆壁厚、茎重、密度、充实度、抗折力、穿刺强度分别较易倒伏品种高29.11%、26.18%、25.80%、27.97%、34.61%、36.23%、36.60%,抗倒伏品种茎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易倒伏品种。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基部第2伸长节间抗折力和穿刺强度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62,r=0.9638),与田间实际倒伏率显著(P<0.05)负相关,相关系数(r=-0.9407)。抗倒伏品种茎秆木质素合成酶酪氨酸解氨酶(TAL)、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高,促使茎秆基部第2伸长节间积累了大量的木质素,提高了细胞壁木质化强度,增大了茎秆机械强度,进而增强燕麦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倒伏 木质素 酶活性 茎秆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在胜 穆海蓉 +4 位作者 赵轶鹏 贾一磊 王云霞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03-1711,共9页
为了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类型水稻成熟期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10 n 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 L·L-1)处理,利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 为了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类型水稻成熟期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10 n 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 L·L-1)处理,利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成熟期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类(-19%)、B类(-39%)和C类(-52%)3个类别。臭氧胁迫环境下A、B和C类水稻倒3节间抗折力降幅差异不显著,均为19%~20%;但倒4节间抗折力分别下降28%、36%和44%,降幅因类型不同而异,与原位测定的植株田间抗折力的变化趋势一致。臭氧胁迫使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干重、单位长度干重、横截面积、长直径、短直径和茎壁厚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节间干重降幅最大(平均58%),长直径、短直径以及茎壁厚的降幅最小(平均13%~15%);不同节间比较结果显示,臭氧胁迫对这7个参数的影响多表现为第4节间>第3节间,其中臭氧处理与节间互作对节间长度、单位长度干重、横截面积、长直径和短直径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从不同类型看,臭氧胁迫下上述指标的降幅多表现为C类>B类>A类水稻,其中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的互作对节间横截面积、长直径和短直径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臭氧胁迫下基部两节间抗折力的响应与对应节间横截面积、长直径、短直径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的响应多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100n L·L-1臭氧浓度使不同类型水稻茎秆质量明显变劣,臭氧胁迫导致的茎秆抗折力显著下降主要与节间变细相关,其次与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下降亦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臭氧 倒伏 茎秆抗折力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玉刚 陈奕沙 +4 位作者 陈璐 马微微 孟祥杰 黄璜 余政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和实际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年中4个处理的水稻株高、株鲜重、重心高度和节间长的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与CK处理相比,RFC和RC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节间壁厚、穗长和穗鲜重虽呈增加趋势,但均值整体也无显著性差异;水稻产量也保持稳定。RF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壁厚、穗长和穗鲜重均呈降低趋势,且2019年穗鲜重达显著降低(P<0.05);水稻产量2年平均降低为29.98%(P<0.05),其余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节间茎秆抗折力平均增加19.69%和8.10%,且2年中RFC的第4和第5节间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P<0.05);而RF处理茎秆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折力整体均呈降低趋势,但均值整体变化不显著。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茎秆节间最大应力均值降低为17.85%和15.08%,倒伏指数均值降低为4.35%和4.26%,但未达显著水平;RF处理茎秆节间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1.47%,且2018年第3和2019年第2~5节间均达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穗长和穗鲜重,稳定水稻产量,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栽培 稻-鱼-鸡共生 外径 茎秆抗折力 倒伏指数 穗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茎秆形态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5
作者 次旦卓嘎 赵爱宣 +1 位作者 刘倩倩 卓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24-28,共5页
为筛选出优异的青稞抗倒伏亲本,以青稞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大小作为抗倒伏指标,对367份青稞核心种质进行抗倒性评价。结果表明,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各个抗折力水平的品种占比一致,均为中等抗折力品种最多;所有材料中抗折力最强的品种... 为筛选出优异的青稞抗倒伏亲本,以青稞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大小作为抗倒伏指标,对367份青稞核心种质进行抗倒性评价。结果表明,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各个抗折力水平的品种占比一致,均为中等抗折力品种最多;所有材料中抗折力最强的品种是黑青稞(62.27 N),最弱的是白青稞(5.13 N),均为农家品种;育成品种抗折力最强的为昆仑14号(58.77 N,区外品种);茎秆内部结构及田间表现研究发现,抗折力强的品种机械组织厚,田间表现为茎秆直立。农家和区外青稞品种可为西藏青稞品种的抗倒育种提供优异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茎秆抗折力 倒伏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调控对夏玉米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许海涛 王友华 +3 位作者 许波 张军刚 郭海斌 王成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13-4016,共4页
以创玉198为试验材料,研究群体调控对夏玉米(Zea mays L.)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均逐渐升高;基部茎节间长增加,茎粗、茎粗系数降低;茎秆穿刺强度、单株茎秆干物重逐渐... 以创玉198为试验材料,研究群体调控对夏玉米(Zea mays L.)抗倒伏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倒伏率、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均逐渐升高;基部茎节间长增加,茎粗、茎粗系数降低;茎秆穿刺强度、单株茎秆干物重逐渐增加,茎秆抗折力先增加后降低;田间倒伏率增加,茎秆抗倒伏能力下降。得出创玉198玉米品种合理群体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此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Zea mays L.) 创玉198 倒伏 穿刺强度 茎秆抗折力 单株干物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西藏白菜型油菜抗倒伏相关性状动态变化
7
作者 袁燕 郭素平 +3 位作者 白马次旺 嘎玛赤列 洛西 旦巴 《高原农业》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油菜在干旱胁迫下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动态变化情况,选取西藏白菜型油菜中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9份油菜品种为材料,在干旱棚内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调查了两种处理下油菜茎秆抗折力、含水量、木质素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发现...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油菜在干旱胁迫下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动态变化情况,选取西藏白菜型油菜中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9份油菜品种为材料,在干旱棚内通过盆栽模拟干旱调查了两种处理下油菜茎秆抗折力、含水量、木质素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两种处理下茎秆含水量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浇水处理的茎秆含水量高于对照,抗折力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出现上升趋势,出蕾薹期外干旱处理的茎秆抗折力均高于对照,木质素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本调查可为今后研究西藏白菜型油菜抗倒伏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白菜型油菜 干旱 含水量 茎秆抗折力 木质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邵在胜 穆海蓉 +4 位作者 赵轶鹏 彭斌 王余龙 王云霞 杨连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为耐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臭氧浓度为10 n L/L)和臭氧浓度增高臭氧浓度为(100 n L/L)... 【目的】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为耐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臭氧浓度为10 n L/L)和臭氧浓度增高臭氧浓度为(100 n L/L)处理,研究臭氧胁迫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最终生长量响应的关系。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B和C三类不同敏感型水稻。【结果】与对照相比,臭氧胁迫使A、B和C类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质量平均分别下降19%、39%和52%,B和C类达极显著水平。臭氧胁迫使A类水稻成熟期叶片干质量略增,但使B类(-11%)、C类水稻(-25%)极显著下降。臭氧胁迫下A、B和C类水稻的茎秆和稻穗干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其中茎秆干质量分别下降26%、41%和57%,稻穗干质量分别下降34%、59%和62%。臭氧胁迫使叶片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大幅增加(+46%),而茎秆(-8%)和稻穗(-24%)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极显著下降。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对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A类水稻对臭氧的响应明显小于其他两类水稻。【结论】100 n L/L臭氧浓度严重影响水稻器官建成,减少光合产物向茎秆和稻穗的分配比例,但使叶片干质量比例大幅增加,臭氧熏蒸还导致茎秆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这些变化敏感水稻总体上较钝感类型水稻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臭氧 物质积累 物质分配 茎秆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