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秀英 黄乾龙 +8 位作者 李贤勇 王楚桃 欧阳杰 朱子超 何永歆 蒋刚 管玉圣 熊英 黄桃翠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阐明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5个高产型杂交水稻为材料,调查株高等11个茎秆形态性状和有效穗等4个产量构成因子,以倒伏指数评价抗倒性,分析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 为阐明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5个高产型杂交水稻为材料,调查株高等11个茎秆形态性状和有效穗等4个产量构成因子,以倒伏指数评价抗倒性,分析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供试材料抗倒性的相关性。结果:倒伏指数与供试水稻材料基部第二伸长节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第二伸长节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第二伸长节越短、茎越粗的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能力越强,为抗倒伏水稻品种培育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型杂交水稻 茎秆形态性状 产量构成因子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52
2
作者 杨艳华 朱镇 +7 位作者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姚姝 张颖慧 董少玲 王才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指数 茎秆形态性状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马延华 孙德全 +3 位作者 李绥艳 林红 潘丽艳 张长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探讨影响玉米茎秆强度高低的重要因素,选用3个不同抗倒伏类型玉米品种对茎秆地上部第三节抗穿刺强度与茎秆形态性状、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穗位高和节间短轴直径比其它形态性状有更大差异,抗倒性强的... 为探讨影响玉米茎秆强度高低的重要因素,选用3个不同抗倒伏类型玉米品种对茎秆地上部第三节抗穿刺强度与茎秆形态性状、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穗位高和节间短轴直径比其它形态性状有更大差异,抗倒性强的德美亚1号的抗穿刺强度最高,抗倒性弱的垦玉6号地上部第三节茎皮的酸性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说明茎皮抗穿刺强度与穗位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选育玉米抗倒伏品种时,应对这3个主要特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穿刺强度 茎秆形态性状 化学成分含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