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间座壳茎溃疡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媛 石凌波 +2 位作者 费诺亚 傅俊范 严雪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蓝莓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长椭圆形。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枝进行组织分离,经单孢纯化后得到菌落形态一致的7株致病菌,对供试菌株的ITS与EF1-α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与Dia... 在蓝莓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长椭圆形。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枝进行组织分离,经单孢纯化后得到菌落形态一致的7株致病菌,对供试菌株的ITS与EF1-α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与Diaporthe phaseolorum处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本文首次报道Diaporthe phaseolorum引起蓝莓茎溃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间座壳属 茎溃疡病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防城港市火龙果茎溃疡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陆志翔 陆小平 +4 位作者 秦斌华 成美华 黄林丹 陈保善 廖咏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6-1612,共7页
【目的】明确在广西防城港市发生的火龙果茎溃疡病病原菌种类,为更好地识别并控制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西防城港市的火龙果园采集具有斑点、溃疡和腐烂症状的火龙果肉质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 【目的】明确在广西防城港市发生的火龙果茎溃疡病病原菌种类,为更好地识别并控制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西防城港市的火龙果园采集具有斑点、溃疡和腐烂症状的火龙果肉质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通过对其ITS、β-tubulin和EF-1α3个基因序列的BLAST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新暗色柱节孢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结论】广西防城港市火龙果茎溃疡病由新暗色柱节孢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茎溃疡病 新暗色柱节孢菌 防城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茎溃疡病菌子囊孢子收集装置与方法探讨
3
作者 苏筱雨 李雯 +1 位作者 王婧 李会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9-621,共3页
获得大量干净的子囊孢子是检疫处理技术以及不同寄主抗病性测定的基础,为此开发设计了一种收集大豆茎溃疡病子囊孢子的装置。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只需提前将子囊壳浸泡10 min,抽滤3 min即可得到大量干净的子囊孢子,收集效率可达1.01... 获得大量干净的子囊孢子是检疫处理技术以及不同寄主抗病性测定的基础,为此开发设计了一种收集大豆茎溃疡病子囊孢子的装置。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只需提前将子囊壳浸泡10 min,抽滤3 min即可得到大量干净的子囊孢子,收集效率可达1.01×102个/子囊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茎溃疡病 子囊孢子 收集装置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茎溃疡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路小琴 李亚娟 +5 位作者 张文明 邱慧珍 张春红 朱静 王蒂 沈其荣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8,92,共6页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马铃薯茎溃疡病新鲜病株上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茎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马铃薯立枯丝核...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马铃薯茎溃疡病新鲜病株上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茎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以明确碳氮营养、温度和pH值等培养条件对病原菌的菌落生长和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和蛋白胨,pH为6-7.在液体培养基上,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钾,pH为7,最佳振荡频率为80r/min.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均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茎溃疡病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茎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5
作者 江平 吴满霞 韩仁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茎溃疡病 发生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测报及防治
6
作者 夏志立 梁爱生 《辽宁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9-10,12,共3页
对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发生量测报技术、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杨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林龄的大小与受害程度有直接关系 ;发生量测报技术 ,研究出各类型拟合方程和拟合理论值 ;根据试验和方差分析 ,最好的... 对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发生量测报技术、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杨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林龄的大小与受害程度有直接关系 ;发生量测报技术 ,研究出各类型拟合方程和拟合理论值 ;根据试验和方差分析 ,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应用“三威洗衣粉液”和“辣椒制剂”进行涂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茎溃疡病 病因 发生量 测报技术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卢钟山 吴新华 +3 位作者 李彬 周明华 王颖 周曙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6-1132,共7页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接经济损失(农产品产值损失、农副食品加工业损失和防控费用)、潜在间接经济损失(油菜旅游产业)和潜在非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功能损失)3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生物损失估算体系。研究发现油菜茎基溃疡病入侵的潜在损失总额高达96.05亿元,其中,潜在直接经济损失、潜在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非经济损失分别占潜在损失总量的54.9%、36.0%和9.1%。动植物检疫在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生物 油菜溃疡病 潜在损失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豆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2 位作者 蒋妮 刘威 胡凤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2,共5页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猫豆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为猫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猫豆茎溃疡病(Phomopsis sp.)、猫豆斑枯病(Alternaria sp.)和猫豆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sp.),这些病害的发病率达3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猫豆 褐斑病 炭疽病 茎溃疡病 斑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对马铃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娜娜 潘潇涵 +4 位作者 陈清 常瑞雪 陈硕 崔建宇 慕康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0-236,共7页
为探究有机废弃物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对马铃薯致病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该研究采用皿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及二者混和液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分... 为探究有机废弃物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对马铃薯致病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该研究采用皿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及二者混和液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它们对马铃薯促生抑病效果。结果表明,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对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浸提液的100倍稀释液对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分别可高达78.3%和98.8%,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分别为60.1%和75.8%;2种废弃物浸提液混合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混合液稀释1000倍后,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为98.6%,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72.6%。将有机废弃物浸提液高温灭菌后,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极大的下降,与空白对照相比相差较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粪和活性污泥的浸提液能有效防治马铃薯茎溃疡病,2种浸提液1∶1混合稀释200倍后,防治效率高达69.0%。而且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灌根施用能促进马铃薯幼苗的生长,浸提液1∶1混合稀释200倍后施用,与对照相比株高增长了56.8%。综上,有机废弃物蚯蚓粪和活性污泥浸提液对马铃薯致病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2种废弃物浸提液混合施用对马铃薯茎溃疡病的防治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污泥 蚯蚓粪 马铃薯 茎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杨树造林苗木枯死原因的分析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束庆龙 张卫兵 陈超燕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2-4,9,共4页
对安徽杨树造林苗木枯死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新栽杨树苗木枯死的直接原因是多种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所致,已发现的病害有:水疱性溃疡病,腐烂病,拟茎点溃疡病,大斑溃疡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淮北地区200... 对安徽杨树造林苗木枯死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新栽杨树苗木枯死的直接原因是多种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所致,已发现的病害有:水疱性溃疡病,腐烂病,拟茎点溃疡病,大斑溃疡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淮北地区2003年雨水过多,苗木密度过大,排水不良,栽植过深,施肥浇水不当,栽植前苗木未浸水或浸水时间过长,品种感病,栽植时间不适等。本文根据安徽杨树造林苗木枯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供今后杨树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杨树苗木枯死 原因 防治 水疱性溃疡病 腐烂病 溃疡病 大斑溃疡病 枯萎病 根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