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菌敌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
作者 朱建兰 陈德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苗菌敌对茄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inth)的4个分离菌株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0.001~0.500 mg/mL的PDA培养基上接菌72 h后,兰州枯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苗菌敌对茄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inth)的4个分离菌株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0.001~0.500 mg/mL的PDA培养基上接菌72 h后,兰州枯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菌率为28.91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372 7+1.304 7x,EC50=0.010 32 mg/mL;兰州普通型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20.14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095 14+1.401 6x,EC50=0.011 82 mg/mL;天水分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19.30 %~100 %,毒力回归式为Y=1.909 9+1.498 9x,EC50=0.011 52 mg/mL;白银分离菌株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33.36 %~100 %,毒力回归式为Y=2.453 6+1.324x,EC50=0.008 364 mg/mL。相关分析表明,以上几种分离菌株的x值与Y值相关关系显著。用改良的涂布平板法测定,苗菌敌对茄黄萎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病菌孢子在浓度为0.001~0.500 mg/mL药液中处理48 h后,兰州枯死菌株、普通菌株、天水菌株、白银菌株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分别为0.45 %~86.08 %、2.23 %~91.10 %、1.20 %~91.38 %、0.78 %~93.37 %。4菌株初生菌丝生长的速度均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菌丝出现畸形扭曲,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分生孢子梗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黄萎病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敬华 鹿秀云 +3 位作者 石琳琪 董灵迪 焦永刚 马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93-196,共4页
研究了土壤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微菌核萌发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为20%和30%的条件下,40℃处理7 d微菌核均不萌发;35℃条件下处理14 d其萌发率仅为7.53%(20%土壤... 研究了土壤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微菌核萌发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为20%和30%的条件下,40℃处理7 d微菌核均不萌发;35℃条件下处理14 d其萌发率仅为7.53%(20%土壤含水量)和8.60%(30%土壤含水量);30℃条件下处理28 d其萌发率降为23.66%;在变温条件下(每天35℃处理14 h,40℃处理10 h),30%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处理7 d其萌发率降为4.30%,均能明显降低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自然风干土条件下,40℃处理14 d其萌发率降至35.48%;35℃处理14 d时,其萌发率降至43.01%。高温结合土壤湿度处理能显著降低微菌核萌发率,能有效防治茄黄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黄萎病菌 萌发率 土壤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