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茄链格孢菌侵染马铃薯叶片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左豫虎 史洁 +3 位作者 韩青梅 康振生 台莲梅 刘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5-40,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茄链格孢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接种2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分生孢子各个位置都可萌发产生芽管;接种6h后,菌丝顶端出现附着孢;接种8h后,菌丝从细胞间凹陷处直接侵入感...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茄链格孢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接种2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分生孢子各个位置都可萌发产生芽管;接种6h后,菌丝顶端出现附着孢;接种8h后,菌丝从细胞间凹陷处直接侵入感病品种东农303叶片表皮细胞内;接种24h后,受侵染寄主细胞中的菌丝向相邻细胞扩展蔓延,感病品种细胞内含物及各类细胞器基本完全消解。在抗病品种克新1号上,茄链格孢菌的侵染情况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发生时间明显较感病品种推迟,寄主细胞内的菌丝数量明显少于感病品种;并且在接种24h后出现细胞壁加厚的防卫反应,在感病品种上没有观察到防卫反应现象。说明抗病品种对茄链格孢菌具有一定的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茄链格孢菌 侵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菌株代谢物对茄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颖 侯潞丹 张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98,共6页
为防治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番茄早疫病,研究了8株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茄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并且测定了曲霉、细黄链霉菌对病菌的持续抑菌作用。结果发现5株芽孢杆菌代谢物原液对茄链格孢菌菌丝生... 为防治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番茄早疫病,研究了8株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茄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并且测定了曲霉、细黄链霉菌对病菌的持续抑菌作用。结果发现5株芽孢杆菌代谢物原液对茄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受抑制率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44.87%、胶冻样芽孢杆菌51.97%、枯草芽孢杆菌55.44%。细黄链霉菌对茄链格孢菌具有较强的持续抑制作用,且黑曲霉、米曲霉、细黄链霉菌作用后茄链格孢菌菌丝发生了畸变、原生质浓缩等现象。表明8种微生物代谢物对茄链格孢菌具有抑菌活性,且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链格孢菌 分生子萌发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荧光探针研究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英 肖丽 +1 位作者 史晓晶 杨琴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在pH=6的弱酸性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罗丹明6G的荧光增强,加入啶酰菌胺可使其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强度△F与啶酰菌胺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啶酰菌胺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 在pH=6的弱酸性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使罗丹明6G的荧光增强,加入啶酰菌胺可使其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强度△F与啶酰菌胺的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啶酰菌胺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线性范围为0.1~4μg/mL,检出限为2.9×10-5μg/mL,茄链格孢菌对啶酰菌胺吸收量为1.628时,抑制率为59.82%。该法测定的吸收量与传统方法测定的抑制率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0.947,P〈0.01),说明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酰 罗丹明6G 荧光猝灭法 茄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茄链格孢菌放线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姜素平 张健 +2 位作者 秦盛 蒋继宏 鞠秀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3-549,共7页
以茄链格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药用植物的221株放线菌进行筛选,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析对活性菌株的种属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抑菌率75%以上放线菌有3株... 以茄链格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药用植物的221株放线菌进行筛选,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析对活性菌株的种属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抑菌率75%以上放线菌有3株,其中菌株3150被鉴定为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的一个菌株,菌株3679被鉴定为氢化链霉菌(Streptomyces hydrogenans)的一个菌株,菌株4536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菌株。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菌株3679代谢产物丰富且分离度好,进一步分离可望得到具有较好生防作用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链格孢菌 放线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制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和早疫病菌的毒力测定
5
作者 郭永霞 孙明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以番茄灰霉病菌、早疫病菌为供试对象,测试了一施壮、甲壳丰、施特灵、低聚糖素等4种生物制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制剂中,施特灵和低聚糖素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效果较好,施特灵和低聚糖素EC50分别为104.70mg·L-1和112.01mg&#... 以番茄灰霉病菌、早疫病菌为供试对象,测试了一施壮、甲壳丰、施特灵、低聚糖素等4种生物制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制剂中,施特灵和低聚糖素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效果较好,施特灵和低聚糖素EC50分别为104.70mg·L-1和112.01mg·L-1。施特灵和低聚糖素对早疫病菌的抑制效果也较好,EC50分别为137.56mg·L-1和144.7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灰葡萄 茄链格孢菌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菌啶菌噁唑抗性菌株的适合度 被引量:5
6
作者 史晓晶 王华杰 +1 位作者 石瑞 赵丽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目的】评估番茄早疫病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菌噁唑的抗性风险,探讨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变化。【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的啶菌噁唑敏感性、抗性遗传稳定性及生长速率,评估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 【目的】评估番茄早疫病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对啶菌噁唑的抗性风险,探讨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变化。【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抗性菌株的啶菌噁唑敏感性、抗性遗传稳定性及生长速率,评估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孢子竞争力、致病性与产毒量的变化。【结果】抗性菌株对啶菌噁唑处于低至中抗水平,且在继代培养20代后抗性仍可稳定遗传,但菌株对啶菌噁唑的抗性越强,生长速率越慢;抗性菌株的产孢量增多,孢子萌发率未发生变化,但孢子竞争力变差;其产毒量下降,致病性降低,在啶菌噁唑压力下致病性强于敏感菌株。【结论】当番茄早疫病菌对啶菌噁唑产生抗性后,抗性可稳定遗传,繁殖能力增强,生存能力和寄生能力减弱,但可借助啶菌噁唑对敏感群体的压制而壮大抗性菌群。需加强田间抗性监测,并制订啶菌噁唑抗性发展延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疫病 噁唑 茄链格孢菌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评价
7
作者 韩爱玲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8期45-45,55,共2页
番茄早疫病也叫做“轮纹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番茄早疫病不仅侵染叶片,还侵染果实、茎秆等部位,感染部位产生灰褐色病斑,造成叶片枯烂、果实干瘪、枝干断裂... 番茄早疫病也叫做“轮纹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番茄早疫病不仅侵染叶片,还侵染果实、茎秆等部位,感染部位产生灰褐色病斑,造成叶片枯烂、果实干瘪、枝干断裂等。此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对番茄产量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病害。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疫病 半知亚门 轮纹病 产量 茄链格孢菌 重要病害 生产 田间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国英 汪希成 +1 位作者 张祥林 王钦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在石河子不同地区采集到175个番茄轮纹斑,经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单斑分离,不产孢者占77.4%,产孢者占22.6%。对不产孢菌株进行分生孢子诱发,以碳酸钙—蔗糖培养基(SA)最好,光照为其分生孢子形成中的最重要条件。经鉴定,不产孢菌株均为Alt... 在石河子不同地区采集到175个番茄轮纹斑,经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单斑分离,不产孢者占77.4%,产孢者占22.6%。对不产孢菌株进行分生孢子诱发,以碳酸钙—蔗糖培养基(SA)最好,光照为其分生孢子形成中的最重要条件。经鉴定,不产孢菌株均为Alternaria solani,致病性很强,是主要致病菌;产孢菌株为A.tenuis,致病性较弱,可能为二次寄生菌。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药效测定,福美双和代森锰锌防治效果最好。田间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疫病 分离 致病性 茄链格孢菌 分生 诱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拮抗菌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龙 康冀川 +2 位作者 雷帮星 文庭池 钱一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1期27-31,43,共6页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 为了利用拮抗细菌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茄链格孢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e4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d213。生长速率法,检测该三株菌单菌发酵、混菌发酵对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e41、D1与hd213单菌发酵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随发酵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发酵液浓度为4%时,其抑菌率分别为68.59%、62.12%和73.87%;与单菌株发酵相比,该三株菌混菌发酵无增效作用。菌株he41、D1与hd213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大的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链格孢菌 拮抗细 发酵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