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气味结合蛋白OBP7的序列特点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雪
韩岚岚
+4 位作者
王玲
朱明贺
赵奎军
孙文鹏
徐忠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6,共8页
茄无网蚜以刺吸的方式为害大豆,近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其抗药性逐年增强,危害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防治靶标,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solobp7(以下均用Aso...
茄无网蚜以刺吸的方式为害大豆,近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其抗药性逐年增强,危害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防治靶标,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solobp7(以下均用Asolobp7表示茄无网蚜OBP7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F813022)。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茄无网蚜不同发育阶段1、2、3、4龄若虫、无翅成蚜、有翅成蚜和不同组织头部(不含触角)、胸部、腹部、触角、足中Asolobp7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用DP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solobp7基因cDNA序列全长735 bp,编码155个aa,预测分子量为17.52 kD,等电点为8.78,N-末端疏水区包含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solobp7在茄无网蚜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触角组织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头部(不含触角)、足、胸部、腹部、翅表达量相对偏低,其中头部(不含触角)、足差异不显著,胸部、腹部、翅差异不显著;Asolobp7在茄无网蚜的不同发育阶段也均有表达,1、2、3龄和有翅蚜时期表达量偏低且差异不显著,4龄时期有显著增高,无翅成蚜时表达量最高,与其它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以上结论说明Asolobp7主要表达于茄无网蚜的触角组织中,且在无翅成蚜时期最为活跃。说明Asolobp7与触角所承担的嗅觉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且在无翅成蚜时期的嗅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寻找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无网蚜
气味结合蛋白
序列特点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桂富荣
李正跃
+1 位作者
陈斌
吴华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在室内测定了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aphidis)对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桃蚜(Myzuspersicae)和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该菌对上述3种蚜虫均有较强的毒力, 1. 0×108 个孢子/mL浓度下在接种后第8d...
在室内测定了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aphidis)对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桃蚜(Myzuspersicae)和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该菌对上述3种蚜虫均有较强的毒力, 1. 0×108 个孢子/mL浓度下在接种后第8d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了80%以上。接种后的前3d为蚜虫枝孢菌的潜伏期,第4~7d是对蚜虫的致死高峰期。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剂量效应逐渐增强,LD50和LD90渐次减小;随接种浓度的增加,时间效应也相应增强,孢子浓度1. 0×105~8个孢子/mL范围内,甘蓝蚜、桃蚜和茄无网蚜的LT50估计值范围分别为7. 5~4. 7, 7. 7~5. 1和7. 4~4. 9。温度的高低影响蚜虫枝孢菌的毒力,在20 ~26℃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毒力增强, 26℃以后则毒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24~26℃是蚜虫枝孢菌侵染的最佳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
虫枝孢菌
甘蓝
蚜
桃
蚜
茄无网蚜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保护地栽培技术讲座 第十二讲 虫害防治技术
3
作者
王培伦
王振栋
孔海明
《农业知识》
2003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虫害防治技术
桃
蚜
茶黄螨
发育历期
生活周期
尼索朗
叶片背面
发育繁殖
茄无网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气味结合蛋白OBP7的序列特点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雪
韩岚岚
王玲
朱明贺
赵奎军
孙文鹏
徐忠新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6,共8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2)
文摘
茄无网蚜以刺吸的方式为害大豆,近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其抗药性逐年增强,危害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防治靶标,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solobp7(以下均用Asolobp7表示茄无网蚜OBP7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F813022)。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茄无网蚜不同发育阶段1、2、3、4龄若虫、无翅成蚜、有翅成蚜和不同组织头部(不含触角)、胸部、腹部、触角、足中Asolobp7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用DP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solobp7基因cDNA序列全长735 bp,编码155个aa,预测分子量为17.52 kD,等电点为8.78,N-末端疏水区包含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solobp7在茄无网蚜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触角组织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头部(不含触角)、足、胸部、腹部、翅表达量相对偏低,其中头部(不含触角)、足差异不显著,胸部、腹部、翅差异不显著;Asolobp7在茄无网蚜的不同发育阶段也均有表达,1、2、3龄和有翅蚜时期表达量偏低且差异不显著,4龄时期有显著增高,无翅成蚜时表达量最高,与其它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以上结论说明Asolobp7主要表达于茄无网蚜的触角组织中,且在无翅成蚜时期最为活跃。说明Asolobp7与触角所承担的嗅觉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且在无翅成蚜时期的嗅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寻找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茄无网蚜
气味结合蛋白
序列特点
表达谱
Keywords
Acyrthosiphon solani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sequence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 profiling
分类号
S436.4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桂富荣
李正跃
陈斌
吴华英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C0017Q)
云南省科技重点攻关资助项目(2001NG57)
文摘
在室内测定了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aphidis)对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桃蚜(Myzuspersicae)和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该菌对上述3种蚜虫均有较强的毒力, 1. 0×108 个孢子/mL浓度下在接种后第8d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了80%以上。接种后的前3d为蚜虫枝孢菌的潜伏期,第4~7d是对蚜虫的致死高峰期。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剂量效应逐渐增强,LD50和LD90渐次减小;随接种浓度的增加,时间效应也相应增强,孢子浓度1. 0×105~8个孢子/mL范围内,甘蓝蚜、桃蚜和茄无网蚜的LT50估计值范围分别为7. 5~4. 7, 7. 7~5. 1和7. 4~4. 9。温度的高低影响蚜虫枝孢菌的毒力,在20 ~26℃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毒力增强, 26℃以后则毒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24~26℃是蚜虫枝孢菌侵染的最佳温度。
关键词
蚜
虫枝孢菌
甘蓝
蚜
桃
蚜
茄无网蚜
毒力
Keywords
Cladosporium aphidis
Brevicoryne brassicae
Myzus percicae
Acyrthosiphon solani
virulence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保护地栽培技术讲座 第十二讲 虫害防治技术
3
作者
王培伦
王振栋
孔海明
出处
《农业知识》
2003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虫害防治技术
桃
蚜
茶黄螨
发育历期
生活周期
尼索朗
叶片背面
发育繁殖
茄无网蚜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气味结合蛋白OBP7的序列特点及表达谱分析
赵雪
韩岚岚
王玲
朱明贺
赵奎军
孙文鹏
徐忠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毒力测定
桂富荣
李正跃
陈斌
吴华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铃薯保护地栽培技术讲座 第十二讲 虫害防治技术
王培伦
王振栋
孔海明
《农业知识》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