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长江西北新闻采访活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联营 段健蓉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在担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赴西北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优秀的采访成果,开创了中国新闻采访的新视野和旅行通讯的新文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思想和记者人格魅力。对当...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在担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赴西北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以其不畏艰险的精神、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优秀的采访成果,开创了中国新闻采访的新视野和旅行通讯的新文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思想和记者人格魅力。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学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业务素质、采访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的一个精彩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西北采访 新闻视角 关注民生 深入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范长江新闻人才培养研究
2
作者 万玉琴 《传媒论坛》 2021年第4期163-164,共2页
范长江,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抗战时期,范长江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在使用人才、教育人才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新闻人才观,开创了现代新闻人才培养的先河... 范长江,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抗战时期,范长江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在使用人才、教育人才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新闻人才观,开创了现代新闻人才培养的先河,推动了进步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新闻 培养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范长江新闻作品的艺术特色
3
作者 吴杰 《写作》 2007年第4期35-37,共3页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便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民众立场对我国的西北进行了真实的考察报道,最后集成《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书,使人们了解到了中国西北的真实情况,同时也...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便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民众立场对我国的西北进行了真实的考察报道,最后集成《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书,使人们了解到了中国西北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显示了其新闻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作品 艺术特色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无产阶级 30年代 中国西北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的标题艺术简论
4
作者 吴杰 《写作》 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
《中国的西北角》是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标题艺术特色鲜明,简短的字词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朴实的话语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游记形式的串联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对其标题进行分析,不仅可对中国西北角的概貌窥豹一斑,而且因其... 《中国的西北角》是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标题艺术特色鲜明,简短的字词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朴实的话语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游记形式的串联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对其标题进行分析,不仅可对中国西北角的概貌窥豹一斑,而且因其艺术特色鲜明,颇值得当代新闻工作者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标题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揣美丽 《传媒论坛》 2018年第7期5-5,7,共2页
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国家的耳目喉舌,如何遵循新闻传媒规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弘扬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例,通过其新闻实践经历,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 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国家的耳目喉舌,如何遵循新闻传媒规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弘扬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例,通过其新闻实践经历,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和发展途径进行探讨,以此希冀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发扬其关注国家命运、关注百姓生活的精神内涵,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少数民族地区 新闻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积言有物 勤练笔生花——记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山丹
6
作者 胡达古拉 《新闻论坛》 2010年第4期49-51,共3页
2009年11月8日的记者节,对于山丹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她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这一天不仅是她的节日,也是她的生日1990年,分配到基层电视台当记者,1995年,筹办小县城的第一份广播电视报1997年,通过考试,来到了... 2009年11月8日的记者节,对于山丹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她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这一天不仅是她的节日,也是她的生日1990年,分配到基层电视台当记者,1995年,筹办小县城的第一份广播电视报1997年,通过考试,来到了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从县级电视台到省级广播电台的'三级连跳',山丹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电视、报纸和广播三个媒体的历练,辗转奋进,始终没有放弃最挚爱的新闻职业,她的文凭也从毕业时的专科学历升级为研究生学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新闻奖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 山丹 笔生花 获得者 厚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助韬奋长江”:胡愈之抗战时期新闻出版活动意义再探
7
作者 吴自力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8期20-24,共5页
胡愈之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先驱与巨匠。本文以其对邹韬奋和范长江的帮助为切入口,对其抗战时期新闻出版活动及其意义进行再考察。研究认为,胡愈之对邹韬奋的帮助,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团结知识精英树立了标杆,打开了突破口;对范长... 胡愈之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先驱与巨匠。本文以其对邹韬奋和范长江的帮助为切入口,对其抗战时期新闻出版活动及其意义进行再考察。研究认为,胡愈之对邹韬奋的帮助,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团结知识精英树立了标杆,打开了突破口;对范长江“国新社”事业的帮助,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新闻影响和政治影响。胡愈之对邹韬奋、范长江两人的帮助,为党在国统区开展新闻出版活动和统战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愈之 新闻出版 范长江 邹韬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纠正尹韵公学术研究的几个错误
8
作者 孔大为 《新闻论坛》 2011年第2期95-95,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有几篇关于范长江研究的文章,有代表性的是《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为什么不是范长江》和《关于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之余论》等3篇,其中发表在2002年7月《新闻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有几篇关于范长江研究的文章,有代表性的是《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为什么不是范长江》和《关于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之余论》等3篇,其中发表在2002年7月《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红军长征 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立场 尹韵公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道西风──《祁连牧歌》之三
9
作者 朱奇 《青海金融》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祁连山 河西走廊 古道 扁都口 古城遗址 三十年代 范长江 历史沿革 土著人士 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事成时且莫愁--成莫愁书画赏析
10
作者 施平 《上海轻工业》 2022年第2期20-21,共2页
云淡风轻,初冬暖阳,2021年岁尾,成莫愁个人书画暨藏品展在朱家角鹤龙美术馆开幕,50多幅书画作品暨藏品讲述了她的艺术追求和与海派大师半个世纪的交往。前来祝贺嘉宾有文化部、全国新闻记者协会老领导龚心瀚、贾树枚、李伦新,还有文化... 云淡风轻,初冬暖阳,2021年岁尾,成莫愁个人书画暨藏品展在朱家角鹤龙美术馆开幕,50多幅书画作品暨藏品讲述了她的艺术追求和与海派大师半个世纪的交往。前来祝贺嘉宾有文化部、全国新闻记者协会老领导龚心瀚、贾树枚、李伦新,还有文化名人程十发之子程多多、舒同之子舒安、谢侠逊外孙张勤康,著名书画家范长江、张伟舫、钱根成、平豪和著名作家周励等,高朋满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淡风轻 范长江 新闻记者 书画作品 朱家角 程十发 美术馆 文化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几张抗战照片题词探述
11
作者 戴美政 《郭沫若学刊》 1996年第1期87-90,共4页
郭沫若几张抗战照片题词探述戴美政本期刊出的郭沫若在抗战中的几幅照片、题词,是在旧画报中发现的。由于照片说明文字简略或无说明,其准确历史背景不详,经多方查阅分析,现将初步结果分述如下。为《大时代画报》题名郭沫若为该画报... 郭沫若几张抗战照片题词探述戴美政本期刊出的郭沫若在抗战中的几幅照片、题词,是在旧画报中发现的。由于照片说明文字简略或无说明,其准确历史背景不详,经多方查阅分析,现将初步结果分述如下。为《大时代画报》题名郭沫若为该画报的题名(见本期封二)为:大时代画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新华日报》 纪念会 郭沫若研究 高尔基 大时代 记者节 《今日中国》 范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东生和《华声月报》
12
作者 高钢 《国际人才交流》 1996年第4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活动 范长江 月报 大众传播学 中国新闻社 新闻报道 中国西部 《大公报》 历史变迁 新闻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