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类离子液体与酪氨酸相互作用及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智伟 丁伟璐 +2 位作者 张雅琴 王艳磊 何宏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66,共10页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且结构可调,被认为是潜在的新一代绿色高效生物分子溶剂。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系列咪唑基离子液体与两性离子型氨基酸(酪氨酸)的相互作用及机理。利用对称微扰理论(SAPT)、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及约...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且结构可调,被认为是潜在的新一代绿色高效生物分子溶剂。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系列咪唑基离子液体与两性离子型氨基酸(酪氨酸)的相互作用及机理。利用对称微扰理论(SAPT)、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及约化密度梯度函数(RDG),分析了氢键作用、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对离子液体-氨基酸体系相互作用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静电作用对于阴、阳离子与酪氨酸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对于系列阳离子而言,具有不同的甲基取代位点和烷基侧链长度对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当甲基位于咪唑环的C2位点时,诱导力与色散力占比差别较小;当甲基取代位于咪唑环的N3位点时,诱导力与色散力占比差别较大。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当甲基位于C2位时,氢键、咪唑环与苯环之间的π^(+)–π作用为主要作用模式,而甲基取代位为N3位时,氢键和烷基链与苯环之间的C_(Alkyl)―H…π作用则成为主导。进一步获得离子对-酪氨酸的相互作用能变化趋势与阳离子-酪氨酸的变化趋势一致,阴阳离子的共同作用使其与酪氨酸结合更稳定。该研究结果阐明了离子液体中阳离子氢键位点及侧链长度差异对于离子液体-酪氨酸体系的相互作用模式的影响机制,为高效分离氨基酸的功能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两性离子型氨基酸 相互作用机理 氢键作用 范德华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晶体的晶格能和弹性性质:不同方法及泛函的评估(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朝阳 赵纪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09-1814,共6页
通过对甲烷晶体进行结构、晶格能和弹性特性的研究,评估了不包含和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的性能.我们分别利用不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包含不同的标准泛函和杂化泛函)和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 通过对甲烷晶体进行结构、晶格能和弹性特性的研究,评估了不包含和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的性能.我们分别利用不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包含不同的标准泛函和杂化泛函)和包含色散能量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计算了甲烷晶体特性,并与实验作对比.尽管DFT-D与传统密度泛函理论及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相比,修正了甲烷晶体中的范德华(vdW)相互作用,但是一些修正方案过分修正了这种相互作用.因此,人们在使用DFT-D方法时务必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分子晶体: 范德华相互作用: 晶格能: 甲烷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