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兴湖水域梁子的产生
1
作者 高君 《渔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43-43,共1页
梁子是定置定所渔业,梁子的产生到现在己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其渔法是在江河沟叉的下游截断水流,竖桩立箔,堵截洄游的鱼群。
关键词 茂兴湖渔场 经济效益 捕捞方法 梁子渔业 人工养殖 渔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水域中小型成鱼捕捞的经济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子勤 《渔业经济研究》 1988年第6期24-24,共1页
茂兴湖渔场地处嫩江下游、拥有大中型自然湖泊3处,资源丰富,水域辽阔。随着生产的发展,己由原来的自然增殖,逐渐向人工增殖方向发展,但是,在放养鱼种数量逐年提高的同时,小型成鱼的大量增殖,客观上影响着放养鱼类的生长发育,... 茂兴湖渔场地处嫩江下游、拥有大中型自然湖泊3处,资源丰富,水域辽阔。随着生产的发展,己由原来的自然增殖,逐渐向人工增殖方向发展,但是,在放养鱼种数量逐年提高的同时,小型成鱼的大量增殖,客观上影响着放养鱼类的生长发育,影响着水域自然资源潜力的利用和发挥。为此我场最近几年开始捕捞小型成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兴湖渔场 大中型水域 中小型成鱼 湖泊捕捞渔业 水产资源 捕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场内自然鱼类的经济效益浅析
3
作者 王会文 《渔业经济研究》 1990年第6期27-27,32,共2页
茂兴湖渔场共有大中型放养场6处,其中沿嫩江边有4处水面约为10万亩,近年产商品鱼在1200吨-1500吨之间,这些鱼源除一了场自己培育的鱼种放养以外,还有嫩江汛期进入放养场的自然鱼类。后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茂兴湖渔场共有大中型放养场6处,其中沿嫩江边有4处水面约为10万亩,近年产商品鱼在1200吨-1500吨之间,这些鱼源除一了场自己培育的鱼种放养以外,还有嫩江汛期进入放养场的自然鱼类。后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在放养场内捕获的自然鱼类比重是相当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兴湖渔场 放养场 自然鱼类 黑龙江 经济效益 渔业生产
全文增补中
引进旋箔捕鱼技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作者 田凤岐 《渔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38-38,共1页
茂兴湖渔场四处大中型水面放养场过去一直靠冬网捕捞生产。据捕捞出的商品鱼鱼获物分析结果,底层鱼的回捕率还不到15%,多年繁生野杂鱼类几乎捕出为数不多。随着捕捞工具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场吸收外地捕鱼经验,结合各处放养场实际... 茂兴湖渔场四处大中型水面放养场过去一直靠冬网捕捞生产。据捕捞出的商品鱼鱼获物分析结果,底层鱼的回捕率还不到15%,多年繁生野杂鱼类几乎捕出为数不多。随着捕捞工具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场吸收外地捕鱼经验,结合各处放养场实际情况,1985、1986年连续引进山东梁山明水期旋箔网捕鱼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箔捕鱼技术 经济效益 茂兴湖渔场 放养场 捕捞渔业 捕捞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放养场蓄水拦鱼设备初探
5
作者 邵子勘 《渔业经济研究》 1989年第4期31-31,共1页
茂兴湖渔场临江拥有大半型放养场3处,面积为9儿50亩(白银中华25950亩,大庙10000亩,靠山湖55200亩)。每年汛期为保证养鱼用水,都大量蓄水。1986年以前都采用传统的溢洪堰箔拦鱼蓄水,存在许多弊端,为此1987年我场对拦鱼进水设备上... 茂兴湖渔场临江拥有大半型放养场3处,面积为9儿50亩(白银中华25950亩,大庙10000亩,靠山湖55200亩)。每年汛期为保证养鱼用水,都大量蓄水。1986年以前都采用传统的溢洪堰箔拦鱼蓄水,存在许多弊端,为此1987年我场对拦鱼进水设备上进行了改进,在靠山湖放养场采用溢洪堰挂呆河网拦鱼蓄水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1988年,白银中华放养场和大庙放养场都使用这一蓄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兴湖渔场 大中型放养场 呆河网 溢洪堰 蓄水方法 拦鱼设备
全文增补中
注重培植青工队伍增强水产企业后劲
6
作者 李景福 《渔业经济研究》 1989年第4期21-23,共3页
省营茂兴湖渔场建于1948年,是我省也是我国建制较早的国营水产企业之一。光阴荏苒四十春秋,至今日所以依然以其产鱼多,效益好的优势活跃在我省水产战线上,关键之一在于企业一直把建设职工队伍作为重要工作去抓。尤其是在进入80年代... 省营茂兴湖渔场建于1948年,是我省也是我国建制较早的国营水产企业之一。光阴荏苒四十春秋,至今日所以依然以其产鱼多,效益好的优势活跃在我省水产战线上,关键之一在于企业一直把建设职工队伍作为重要工作去抓。尤其是在进入80年代以后,企业里由于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水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改革事业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兴湖渔场 黑龙江 国营水产企业 青年职工 业务技术 员工素质 激励机制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