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蚜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1
作者 李永红 李娇 《烟台果树》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蚜虫是陕西苹果园主要虫害之一,具有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种群数量大、为害严重等特点。不及时有效控制苹果蚜虫,将严重威胁苹果树生长健康,影响果品收益。为实现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应密切关注蚜虫发生动态,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及时... 蚜虫是陕西苹果园主要虫害之一,具有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种群数量大、为害严重等特点。不及时有效控制苹果蚜虫,将严重威胁苹果树生长健康,影响果品收益。为实现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应密切关注蚜虫发生动态,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1为害症状为害苹果树的蚜虫主要有苹果黄蚜、苹果瘤蚜和苹果棉蚜3种,为害症状各不相同,其区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害症状 苹果蚜 苹果 果业生产 虫害发生 苹果 主要虫害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吡·丁硫微乳剂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静 朱九生 乔雄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苹果蚜 防治效果 微乳剂 绣线菊 苹果 新梢生长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蚜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勇强 陈川 +2 位作者 唐周怀 郭小侠 石晓红 《河北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苹果蚜 发生 防治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两种苹果蚜虫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丽娟 衣维贤 +1 位作者 顾耘 董向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43,共5页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对两种常见苹果蚜虫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on der Goot)和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的控制作用,于2010年6月,在青岛农业大学实验室内,研究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两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同时也研究...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对两种常见苹果蚜虫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on der Goot)和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的控制作用,于2010年6月,在青岛农业大学实验室内,研究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两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同时也研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两种蚜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和4龄幼虫对两种苹果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苹果瘤蚜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23.91和180.98头/d,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9 1和1.335 7;4龄幼虫对绣线菊蚜和苹果瘤蚜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28.88和187.29头/d,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156 0和1.163 4。在两种蚜虫的混合种群中,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苹果瘤蚜的选择效应略大于绣线菊蚜,但这种选择性差异在两种蚜虫之间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绣线菊 苹果 功能反应 选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苹果蚜虫研究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新强 《河南农业》 2009年第2期18-18,共1页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陈村乡鱼池村,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属典型的豫西红壤,苹果长势和管理基本一致,品种为红富士。苹果蚜虫主要有苹果黄蚜和小部分苹果绵蚜。
关键词 苹果蚜 药剂防治 试验田 土壤肥力 苹果 苹果 红富士 鱼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蚜化防效果低的原因及对策
6
作者 贾云峰 刘珊 年海 《北方果树》 1993年第4期39-40,共2页
苹果蚜化防效果低的原因及对策苹果蚜(ApnisPomiDeGeer)别名苹果黄蚜,是危害果树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在苗圃及幼树发生普遍,危害更为严重。苹果蚜群集叶背及嫩梢为害,对果树新梢生长及树体发育、花芽分化均有很大影... 苹果蚜化防效果低的原因及对策苹果蚜(ApnisPomiDeGeer)别名苹果黄蚜,是危害果树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在苗圃及幼树发生普遍,危害更为严重。苹果蚜群集叶背及嫩梢为害,对果树新梢生长及树体发育、花芽分化均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区果农一直用化防来控制苹果蚜的危害,但未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为此,我们对苹果蚜化防效果差的原因做了有关的调查,为制定提高防效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苹果蚜化防效果低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化学防治效果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1.1农药选择不当。有些果农缺乏昆虫、农药方面的知识,用胃毒剂防治苹果蚜的危害,药不对症。这是化防不能收效的原因之一。1.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果农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发现某种农药防效好,就长期使用这种农药,而不采用轮换药剂种类的方法,而使苹果蚜产生抗性或使抗药性增强,结果再用原用农药的常规剂量就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1.3农药剂量偏低。由于苹果蚜防治一直采用化防,蚜虫的抗药性增强。加之市场有不合格的低劣农药销售,果农仍然使用常规剂量时便难以防除苹果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蚜 药剂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生态学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瑶 梁艳萍 +2 位作者 李斌 丁仁展 李坤明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4-11,共8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危害等的生态学特征,探讨了防控苹果绵蚜的主要方法策略,结合目前苹果绵蚜研究现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展望了未来抗苹果绵蚜的育种方向。旨在为苹果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抗苹果绵蚜研究参考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态学特征 防控策略 抗性资源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无人机飞防对苹果黄蚜防治效果初探
8
作者 付丽 曲健禄 +2 位作者 李慧峰 李国栋 张勇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评价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设置不同用药量,以人工喷药和清水作为对照,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每666.7 m2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 m L、12 m L、14 m L,3 d后3种用量... 评价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设置不同用药量,以人工喷药和清水作为对照,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每666.7 m2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 m L、12 m L、14 m L,3 d后3种用量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25%、48.38%、42.65%;5 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63.86%、62.24%、57.48%;7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87.91%、89.57%、92.20%。7 d后防治效果与人工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00倍液防治效果99.81%差异不显著。且对苹果树均安全无药害,可用于北方地区苹果黄蚜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氟啶虫胺腈 植保无人机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烟台市苹果黄蚜与天敌发生规律研究
9
作者 刘英智 张卉芳 《烟台果树》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苹果黄蚜俗名蜜虫、腻虫,是苹果园常发性害虫,分布广泛。据资料记载,苹果黄蚜以成、若蚜群集为害嫩芽、新梢及叶片,被害叶片皱缩不平,从边缘向背面横卷,新梢被害后生长不良,影响树冠扩大;严重时还为害幼果,在果面造成许多稍凹陷红斑,同... 苹果黄蚜俗名蜜虫、腻虫,是苹果园常发性害虫,分布广泛。据资料记载,苹果黄蚜以成、若蚜群集为害嫩芽、新梢及叶片,被害叶片皱缩不平,从边缘向背面横卷,新梢被害后生长不良,影响树冠扩大;严重时还为害幼果,在果面造成许多稍凹陷红斑,同时分泌蜜露污染果面,影响果实外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常发性害虫 新梢 苹果 果实外观 山东省烟台市 向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
10
作者 赵雨萌 杨华 +3 位作者 李广旭 戴启东 张广仁 周晏起 《北方果树》 2025年第3期21-23,26,共4页
作者于2022—2023年进行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各处理药后第3天,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达94.37%和92.02%,表现出明显的防效。第7天防效... 作者于2022—2023年进行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各处理药后第3天,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达94.37%和92.02%,表现出明显的防效。第7天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98.33%和96.12%,其中8000倍液处理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00倍液处理的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与对照药剂10%氟啶虫酰胺WG差异不显著。2023年,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和10000倍液处理在药后第1天即表现出明显的防效,均达92.00%;第3天即达到最高,防效分别为98.99%和98.40%,且药效到第7天仍不降低,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验药剂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在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即随处理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相应提高。因此,生产上推荐使用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WG 8000~12000倍液较为适宜,且在蚜虫基数较低的时候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啶虫脒·氟啶虫酰胺 苹果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藏地区苹果绵蚜适生性预测
11
作者 谭仲恺 李永萍 +2 位作者 李燕 陈旭 刘晓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绵蚜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绵蚜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摸清了西藏境内苹果绵蚜的适生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西藏东部的澜沧江河谷、怒江河谷、金沙江河谷以及位于自治区中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均为苹果绵蚜适生度较高的地区,其中,海拔3000~4000 m的地区是西藏苹果绵蚜定殖的高风险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西藏境内苹果绵蚜适生区面积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拔3000 m以上的苹果种植区应作为未来西藏苹果绵蚜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西藏 适生区 MAXENT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黄蚜致死基因筛选及4种dsRNA杀虫活性比较
12
作者 申宗蕊 霍宝伟 +4 位作者 岳王昊辰 范银君 滕子文 万方浩 周洪旭 《烟台果树》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筛选苹果黄蚜高效RNA干扰基因(RNA interference,RNAi),使用点滴法测定dsRNA片段对苹果黄蚜的致死效率,经分析和评估筛选出高效致死基因。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dsRNA处理苹果黄蚜24~72 h,基因的干扰效率在56.6%~99.5%,产蚜量与对照组ds... 为筛选苹果黄蚜高效RNA干扰基因(RNA interference,RNAi),使用点滴法测定dsRNA片段对苹果黄蚜的致死效率,经分析和评估筛选出高效致死基因。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dsRNA处理苹果黄蚜24~72 h,基因的干扰效率在56.6%~99.5%,产蚜量与对照组dsGFP相比dsATPD和dsSyn基因无显著性差异,dsCP19在48 h和72 h时有显著性差异,P<0.0488和P<0.0160,dsCSB在72 h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65。校正死亡率为12.9%~23.5%,其中dsSyn处理组72 h校正死亡率为23.5%,24 h干扰效率为99.5%,高于dsCSB、dsCP19和dsATPD处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RNAi干扰 DSRNA 致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对阿月浑子幼苗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13
作者 朱建朝 辛国 +1 位作者 徐丽 任志勇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2期40-41,共2页
苹果绵蚜是阿月浑子幼苗的重要虫害之一。汇总了苹果绵蚜的生活习性,苹果绵蚜对阿月浑子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为阿月浑子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 阿月浑子 优质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活性及异色瓢虫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敏 李凌云 +2 位作者 姜申 王洪涛 刘保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为明确星型阳离子聚合物(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活性及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活性,并开展了防治苹果黄蚜的... 为明确星型阳离子聚合物(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活性及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活性,并开展了防治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采用浸渍法和点滴法,分别测定了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卵孵化及幼虫存活率的影响。室内测定表明:采用SPc递送后,5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LC_(50)值分别比原商品制剂降低了29.05%~48.30%,表明SPc递送可改善5种杀虫剂的杀虫活性;同时,SPc递送5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卵孵化无显著影响,尽管对异色瓢虫幼虫的致死率略有提高,但与原商品制剂差异亦不显著。田间试验表明:采用SPc递送5种杀虫剂,药后3 d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效比原商品制剂提高了0.68%~7.57%,表明SPc递送可提高杀虫剂的速效性;药后14 d,SPc递送5种杀虫剂高剂量处理组防效比原商品制剂提高了3.95%~6.96%,表明SPc递送还可提高杀虫剂的持效性。研究表明:采用SPc纳米载体递送5种杀虫剂能够增强其对苹果黄蚜的活性,提高田间防效,并且对天敌异色瓢虫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阳离子聚合物 纳米载体 杀虫剂 苹果 异色瓢虫 活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维菌素和呋虫胺增效组合的双载纳米微囊缓释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晓君 封云涛 +2 位作者 李娅 王琰 张润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研发苹果黄蚜可持续防控药剂及应用技术,为苹果黄蚜可持续防控提供优化方案。【方法】采用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对苹果黄蚜的联合毒力及二者纳米微囊缓释剂型的应用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 【目的】研发苹果黄蚜可持续防控药剂及应用技术,为苹果黄蚜可持续防控提供优化方案。【方法】采用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对苹果黄蚜的联合毒力及二者纳米微囊缓释剂型的应用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在1∶2和1∶4配比下对苹果黄蚜为增效作用;田间应用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呋虫胺1∶4混配组合剂量(w)为15.0~22.5 mg·kg^(-1)时对苹果黄蚜药后3~15 d防效为91.44%~99.63%,二者混配可减少单一药剂有效成分用量10%~70%。按该配比制备2.25%阿维·呋虫胺纳米微囊缓释剂,田间应用结果表明,在苹果黄蚜高发期施药两次,二次药后7~15 d对苹果黄蚜的防效为79.80%~91.65%,表现出较好的后期防效;添加助剂GY-T1602可有效改善纳米微囊缓释剂的速效性。【结论】在苹果黄蚜始发期,推荐使用2.25%阿维·呋虫胺纳米微囊缓释剂以获得较长持效期,添加助剂GY-T1602可有效提高防效;在苹果黄蚜盛发期推荐选用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混配组合以快速压低虫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阿维菌素 呋虫胺 联合毒力 纳米微囊缓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蚜虫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佳 陈平强 +4 位作者 丁文伟 徐婉婷 张斌 吴华 马志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建立蚜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3种植物源农药和3种化学农药的联合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及最佳配比,并进一步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 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建立蚜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3种植物源农药和3种化学农药的联合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及最佳配比,并进一步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结果显示,0.3%苦参碱AS等6种农药均对苜蓿蚜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以单剂的致死中浓度按比例混合,筛选出4组混用增效组合,其中苦参碱与氟啶虫胺腈7:3混用、苦参碱与吡虫啉6:4混用、苦参碱与啶虫脒7:3混用、川楝素与啶虫脒5:5混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4.72、139.84、135.82和123.61;在上述最佳配比下,0.3%苦参碱AS(835g/hm^(2))与22%氟啶虫胺腈SC混用(1.5 g/hm^(2))、0.3%苦参碱AS(590 g/hm^(2))与70%吡虫啉WDG混用(10 g/hm^(2))、0.3%楝素SL(500 g/hm^(2))和20%啶虫脒SP混用(3.6 g/hm^(2)),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87.10%、87.07%和88.10%,与推荐剂量相比,混用组合中化学农药用量分别减少了98.75%、73.33%和97.00%,植物源农药分别减少了74.95%、82.30%和85.00%。可见,上述混用组合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且显著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量,为蚜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化学农药 减量增效 苹果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组成及高温对其多样性的影响
17
作者 朱雁飞 李慧芳 +6 位作者 亓方剑 范银君 滕子文 周昊 谭秀梅 万方浩 周洪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8,共9页
苹果绵蚜是苹果园中的重要害虫,高温不利于其发生为害,为明确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共生细菌是否介导高温影响苹果绵蚜适合度,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并分析物种组成及高... 苹果绵蚜是苹果园中的重要害虫,高温不利于其发生为害,为明确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共生细菌是否介导高温影响苹果绵蚜适合度,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测定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并分析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影响。通过测序共获得823 258条高质量序列,5 139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β-变形杆菌目(Betaproteobacteriales)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目;若蚜的共生细菌各龄期高度相似,与成蚜有较大差异,其中成蚜中的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29.76%)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13.68%)相对丰度高于若蚜,而栖热菌属(Thermus,2.72%)和贪铜菌属(Cupriavidus,1.42%)相对丰度低于若蚜;在高温下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同时,具杀虫作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有利于宿主取食的果胶杆菌属和维持存活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推测以上3种共生细菌的变化是高温降低苹果绵蚜适合度的关键。本研究明确了苹果绵蚜体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及高温对共生细菌的影响,可为研究共生细菌与宿主间互作,解析高温降低苹果绵蚜适合度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高温 16S rDNA 共生细菌 多样性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灌根对苹果绵蚜防控效果评价
18
作者 解国玲 侯向洁 +1 位作者 王世莲 念永兵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7期64-65,68,共3页
近两年来,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苹果种植基地遭受了严重的绵蚜危害。为此,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噻虫嗪对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苹果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选用21%噻虫嗪悬浮剂8个浓度,即1L水分别添加药量为0.33、0.65、0.98、1.30、1... 近两年来,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苹果种植基地遭受了严重的绵蚜危害。为此,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噻虫嗪对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苹果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选用21%噻虫嗪悬浮剂8个浓度,即1L水分别添加药量为0.33、0.65、0.98、1.30、1.63、1.95、2.28、2.60 m L,采用人工灌根的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能防治绵蚜,且对苹果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无农药残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噻虫嗪 田间防效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OPR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苹果绵蚜危害下的表达分析
19
作者 高美瑞 滕子文 +4 位作者 杜凌君 范银君 李津洋 万方浩 周洪旭 《植物医学》 2024年第6期53-63,共11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抗性差异显著.茉莉酸对植物抗虫有重要的作用,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控制茉莉酸合成的关键酶.利用不...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抗性差异显著.茉莉酸对植物抗虫有重要的作用,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控制茉莉酸合成的关键酶.利用不同品种在苹果绵蚜危害后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茉莉酸代谢通路中OPR基因对苹果绵蚜的抗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本地Blast及功能域预测,共筛选到14个OPR基因.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MdOPRs可分为2类,MdOPR1,MdOPR3和MdOPR4与其他植物具有抗虫作用基因聚类在一起,属于OPRII亚类,其中MdOPR1和MdOPR4基因参与茉莉酸抗虫反应;其他11个基因属于OPR I亚类,不参与茉莉酸的抗虫反应.通过对苹果绵蚜危害不同品种苹果树转录组以及蛋白组数据分析,转录组筛选出5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红富士”中显著上升,在“小国光”和“新红星”中表达量显著下降或无显著性变化;根据蛋白组筛选出6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下降趋势,4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苹果树在被苹果绵蚜危害后,MdOPR1和MdOPR4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MdOPR基因可能通过特定的表达模式响应苹果绵蚜对其的生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机制 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及复配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庾琴 王振 +2 位作者 封云涛 刘中芳 张润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采用浸虫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并对不同药剂进行复配,测定复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和复配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黄蚜对啶虫脒最敏感,其次是吡虫啉、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敏感度较低,对马拉硫磷基本无... 采用浸虫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并对不同药剂进行复配,测定复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和复配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黄蚜对啶虫脒最敏感,其次是吡虫啉、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敏感度较低,对马拉硫磷基本无敏感性。不同药剂复配以啶虫脒与阿维菌素配合效果最好,5种不同比例配合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啶虫脒与阿维菌素质量配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余依次为啶虫脒与阿维菌素(1∶4)和(4∶1)、啶虫脒与高效氯氰菊酯(1∶4)、啶虫脒与氰戊菊酯(1∶4)、啶虫脒与联苯菊酯(1∶2),其共毒系数均高于400。田间试验同样表明:啶虫脒与阿维菌素(2∶1)桶混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杀虫剂 复配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