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2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草种类对苹果果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爱玲 段国琪 +2 位作者 田时敏 梁哲军 张建诚 《草学》 2023年第5期29-34,42,共7页
本试验在苹果树行间种植苜蓿、鼠茅、三叶草和黑麦草等不同种类的草,清耕为对照,测定3月27日、5月27日、9月27日和10月27日等4个时期5个生草处理的0~20cm和20~40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研究不同生草不同时期对苹果果园土壤含水量及土... 本试验在苹果树行间种植苜蓿、鼠茅、三叶草和黑麦草等不同种类的草,清耕为对照,测定3月27日、5月27日、9月27日和10月27日等4个时期5个生草处理的0~20cm和20~40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研究不同生草不同时期对苹果果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树行间生草种类的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不同,在0~20cm和20~40cm的土层中,4个时期,所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均高于清耕,且处理1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均高于其余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变化不同,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后的土壤肥力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相比对照清耕处理,处理1在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加了1488%、6071%、6711%、5711%、5230%和6061%、3690%;在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4717%,全氮、全磷、全钾平均增加了4705%、5985%、4711%,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增加了4938%、10595%、3351%。因此,处理1即种植苜蓿能有效发挥苹果园生草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为苹果种植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种类 苹果果园 土壤含水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赋能苹果果园精准生产管理
2
作者 杨剑超 赵浩健 +3 位作者 刘伟 李淑平 杨鲁光 张焕春 《烟台果树》 2023年第4期17-19,共3页
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果树门类,由于其经济效益较高是许多地区的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乡村从业人员近年来老龄化严重,对于苹果生产人工的依赖度要求越低越好,所以需要借助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对苹果栽培和管理过程... 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果树门类,由于其经济效益较高是许多地区的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乡村从业人员近年来老龄化严重,对于苹果生产人工的依赖度要求越低越好,所以需要借助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对苹果栽培和管理过程中的精准管理。本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苹果园管理的三个层次,并根据三个层次提出相对应的架构设计,为果园迈进数字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栽培 精准管理 数字化信息技术 苹果 苹果生产 架构设计 依赖度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塬苹果果园农户生草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龙刚 蒋成芳 +4 位作者 刘兴元 张文娥 王自奎 李峻成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84-2590,共7页
果园生草作为一项生态环保型的果园管理技术,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对陇东典型旱塬苹果种植区庆阳市17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果园生草现状及农户生草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地农户实施果园生草意愿的... 果园生草作为一项生态环保型的果园管理技术,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对陇东典型旱塬苹果种植区庆阳市17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果园生草现状及农户生草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地农户实施果园生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陇东旱塬果园生草的应用率为23.8%,36%的农户有果园生草的意愿。在影响果园生草意愿的因素中,果园类型(P<0.01)、农户对果园生草技术的了解程度(P<0.01)、能否及时获取技术信息(P<0.01)和户主文化程度(P<0.05)对农户的果园生草意愿呈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苹果 果园生草 农户调查 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苹果园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4
作者 周晓康 杨焕昱 +2 位作者 杨芳红 于波 罗小妹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79-583,共5页
对苹果园中的害虫进行预测防控,为天水苹果园虫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苹果品种试验园利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监测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绿盲蝽5种苹果树主要害虫... 对苹果园中的害虫进行预测防控,为天水苹果园虫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苹果品种试验园利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监测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绿盲蝽5种苹果树主要害虫发生动态。结果表明,5种害虫的年度种群发生量2023年高于2022年。不同种群害虫总诱捕量有差异,其中金纹细蛾发生量最大,梨小食心发生量次之,桃小食心虫和绿盲蝽发生量较少,苹小卷叶蛾最少。金纹细蛾、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3种害虫在苹果生长期年内有4次发生高峰,桃小食心虫有3次发生高峰;而绿盲蝽在2022年有2次发生高峰、2023年有4次发生高峰。由此可见,金纹细蛾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绿盲蝽等5种害虫为天水苹果园主要害虫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主要害虫 种群发生动态 分析 甘肃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硫合剂在苹果园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武山牟坪现代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区为例
5
作者 王淑荣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现代苹果园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推行绿色防控技术,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为充分发挥石硫合剂在苹果园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从石硫合剂的特点、熬制、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西北地区果园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石硫合剂 苹果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间作对渭北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苹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青 张体彬 +3 位作者 程煜 高伟强 邝雨欣 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目的]研究渭北苹果园不同种类绿肥间作及其结合地布覆盖在土壤蓄水保墒、养分供给和果实产量提升方面的效应。[方法]设置黑麦草(R)、油菜(O)、苜蓿(A)3种绿肥和不覆地布(NG)、覆盖地布(G)2种覆盖方式,以清耕为对照(CK)。不覆地布+绿肥... [目的]研究渭北苹果园不同种类绿肥间作及其结合地布覆盖在土壤蓄水保墒、养分供给和果实产量提升方面的效应。[方法]设置黑麦草(R)、油菜(O)、苜蓿(A)3种绿肥和不覆地布(NG)、覆盖地布(G)2种覆盖方式,以清耕为对照(CK)。不覆地布+绿肥间作为主处理,覆盖地布+绿肥间作为副处理。在主处理和对照各小区分别设置15N田间示踪微区。探究苹果-绿肥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养分及果实产量的响应。[结果]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均低于CK处理,GR处理下降幅度最小(1.7%)。主处理土壤水分差异率均为负值,其中NGR处理绝对值最低(0.5%),NGA处理最高(4.7%)。各处理作物蒸散量均大于CK,其中GR处理增幅最小(0.3%)。各处理0~60 cm硝态氮平均值均低于CK。与副处理相比,主处理硝态氮及铵态氮平均提升6.8%和5.4%。间作绿肥(NGR、NGO、NGA)平均减少56.4%的15N损失(p<0.05),苜蓿15N利用率最高(39.4%),黑麦草最低(19.7%)。与CK处理相比,黑麦草间作处理(NGR、GR)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平均提升1.5%和0.2%,而苜蓿间作处理则分别降低15.2%和15.4%。黑麦草间作处理(NGR、GR)的果实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较CK处理提升12.1%和8.8%(p<0.05)。[结论]综合考虑,在渭北苹果园内采用树下覆地布+行间间作黑麦草(GR)的二元覆盖模式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消耗与养分损失,增加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覆盖 种间互作 ^(15)N同位素示踪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苹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江 王宇桃 +5 位作者 柳羽 王秀 叶彦辉 李巍 顾方玉 韩艳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紫花苜蓿单播(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与自然生草(CK)相比,2022年和2023年分别提高17.36%、20.83%和15.17%、41.98%;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提高13.38%和53.02%。此外,生草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两年间显示出不一致的显著性,2023年与2022年相比,7种生草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果实品质方面,人工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的单株产量、单果重,紫花苜蓿单播处理单株产量最高,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增产54.69%和26.65%。2023年与2022年相比,各生草处理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生草模式对果实形状、硬度的影响两年间显著性不一致,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混播(T3、T6)处理在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值方面较单播表现较好,有效提升了果实的风味与品质。综上,在西藏林芝苹果栽培区域,采用紫花苜蓿单播的生草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果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养分含量 果实品质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替代施用化肥对苹果园土壤酸碱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洪梅 倪伟 +8 位作者 关亚菲 刘春铃 武文菊 郭子森 姜远茂 葛顺峰 李壮 李燕青 朱占玲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明确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替代施用化肥对苹果园土壤酸碱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园土壤p H值、交换性酸含量、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_(25)%的氮由有机肥提供和_(75)%的氮由化肥... 为明确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替代施用化肥对苹果园土壤酸碱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园土壤p H值、交换性酸含量、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_(25)%的氮由有机肥提供和_(75)%的氮由化肥提供(F_(75)M_(25))、50%的氮由有机肥提供和50%的氮由化肥提供(F50M50)、_(75)%的氮由有机肥提供和_(25)%的氮由化肥提供(F_(25)M_(75))、_(100)%的氮由有机肥提供(M_(100))、_(100)%的氮由化肥提供(F_(100))、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连续处理6年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不同比率的有机肥替代施用化肥处理均有效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含量,提高了土壤p H值,减缓了土壤酸化程度。与F_(100)处理相比,F_(75)M_(25)、F50M50、F_(25)M_(75)和M_(100)处理的土壤p H值分别提高了0.19、0.65、0.76和1.07。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替代施用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以M_(100)处理最高,比F_(100)处理分别提高23.97%和82.34%。与F_(100)处理相比,土壤交换性Ca^(2+)和Mg^(2+)含量随着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以M_(100)处理的提升最显著,分别提升了157.9%和110.0%。但是,有机肥的施用也增加了土壤可溶性盐含量,M_(100)处理分别比CK和F_(100)处理提高了55.00%和46._(75)%。F_(100)处理显著增强了土壤酸性,降低了土壤交换性能。因此,综合土壤酸碱度、交换性能和土壤可溶性盐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率为_(75)%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土壤酸碱度 交换性能 有机肥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不同施药强度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
9
作者 周浩辉 张大为 +2 位作者 刘沛林 王森山 陆宴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为明确张掖地区苹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施药管理对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采用目测法调查了苹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并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结果表明:张掖地区苹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偏少。蚜虫和... 为明确张掖地区苹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不同施药管理对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采用目测法调查了苹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并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结果表明:张掖地区苹果园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偏少。蚜虫和叶螨为绝对优势害虫,二者发生数量随苹果园施药强度增加而增加;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为优势天敌,发生数量随施药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施药显著降低了果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量及植食性亚群落的丰富度,并降低了主要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及其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值。施药等人为干扰严重削弱了天敌的生防功能,并刺激了果园小型害虫蚜虫和叶螨的种群再猖獗。本研究为张掖地区苹果园害虫的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地区 苹果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苹果园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水分、根系及降雨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倪文乐 雷舒晨 +5 位作者 郝爱妮 封嘉成 卢帅宇 赵西宁 邹养军 宋小林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312,共9页
[目的]渭北旱塬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果树关键生育期水分供应不足,为探讨苹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措施对渭北旱塬区降水资源的利用效果。[方法]以苹果生产园区常规有机覆盖管理为对照(CK),探讨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 [目的]渭北旱塬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果树关键生育期水分供应不足,为探讨苹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措施对渭北旱塬区降水资源的利用效果。[方法]以苹果生产园区常规有机覆盖管理为对照(CK),探讨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rain collection and infiltration carburizing technology,RCIC)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其亏缺状态、苹果树根系生长、光合特征、苹果产量与降雨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RCIC系统通过“表层截留-深层渗透”机制显著促进土壤水分向深层渗透,有效入渗深度达80 cm,最大水分利用层由CK的20~40 cm下移至40~60 cm,2021年、2022年20~80 cm土层平均蓄水量较对照(CK)分别提升14.71%和8.57%(p<0.01);在2022年干旱期,RCIC使40~80 cm土层储水亏缺度(WD)降低3.09%,突破传统灌溉模式下果园土壤表层补水的空间限制;技术实施后,0~100 cm土层苹果树细根根长密度增加21.3%~25.8%,叶片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提升24.01%~80.49%(p<0.01),2021—2022年苹果产量与降雨利用效率(RUE)较CK显著提高14.1%~16.64%(p<0.05)。[结论] RCIC技术可实现雨季苹果园树行内降水汇聚-蓄积-浅层入渗-深层入渗-再分配,补偿深层土壤水分,促进根系延伸;进一步提高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降雨利用效率与产量。研究结果可为降水资源与灌溉水资源协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矮化密植苹果 土壤水分 根系分布 降雨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苹果园优势杂草种群对土壤养分影响初探
11
作者 马永翠 王涛 +6 位作者 任利卫 马仲炼 陈吉 马沙 陈悦 夏维敏 马永琼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索山地苹果园生草控草对土壤氮、磷、钾等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昭通市昭阳区海拔2379 m的高山苹果园为试验地点,利用高智能土壤养分检测仪对同一苹果园内春、夏、秋3个时期的牛繁缕、白蒿、酸模和马唐4个杂草种群区域及清耕区... [目的]探索山地苹果园生草控草对土壤氮、磷、钾等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昭通市昭阳区海拔2379 m的高山苹果园为试验地点,利用高智能土壤养分检测仪对同一苹果园内春、夏、秋3个时期的牛繁缕、白蒿、酸模和马唐4个杂草种群区域及清耕区域的土壤铵态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容重和pH进行测定。[结果]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到7左右。其中,牛繁缕、白蒿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效显著;牛繁缕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优于其他杂草;酸模可增加土壤的氮含量;果园生草对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该果园的土壤容重均在1.10 kg/cm^(3)左右。[结论]果园生草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还有利于苹果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草种群 土壤养分 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苹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及生态风险评价
12
作者 贾文斌 马明慧子 吴瑛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61-69,共9页
为了探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苹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本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共计54个苹果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Cu、Ni、Pb、Zn、Cr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分析了区... 为了探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苹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本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共计54个苹果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Cu、Ni、Pb、Zn、Cr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与生态风险评价,分析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区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均值排序为Zn>Cr>Cu>Ni>Pb,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6.72 mg·kg^(-1)、42.62 mg·kg^(-1)、23.73 mg·kg^(-1)、16.53 mg·kg^(-1)、14.90 mg·kg^(-1)。各元素实测均值均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元素阈值,其中Cu、Zn、Pb元素实测均值接近阈值水平。通过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第一师苹果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土壤类型的综合污染风险较低,采集的土壤样本污染等级大部分为安全等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本研究结果为区域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苹果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自然生草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13
作者 王明义 周琼 +1 位作者 詹国顺 董杰 《果农之友》 2025年第5期76-78,共3页
果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通过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或自然生草,以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负面影响。果园生草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够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还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优化小气候、降低管理成... 果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通过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或自然生草,以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负面影响。果园生草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够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还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优化小气候、降低管理成本,并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以曲靖市维纳斯黄金苹果品种为例,深入探讨苹果园生草的作用与技术措施,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自然生草 冬季翻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下苹果园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特征差异分析
14
作者 胡志芳 程立君 +8 位作者 李云国 黄国嫣 蔡荣靖 马勉娣 马静 陈晨 杨艳群 鲁兴凯 全勇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5,共14页
【目的】探讨生草覆盖(GC)和稻草覆盖(RSM)两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苹果园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经GC和RSM处理的苹果园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两种覆盖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 【目的】探讨生草覆盖(GC)和稻草覆盖(RSM)两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苹果园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经GC和RSM处理的苹果园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两种覆盖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不同覆盖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LEfSe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识别核心微生物组和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结合RDA冗余分析和Pearson分析探讨关键微生物组丰度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GC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RSM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速效钾含量;两种覆盖处理苹果园根际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群类别在门和属水平上总体相似,在丰富度上RSM高于GC。此外,识别出5个共有核心微生物组(RB41、MND1、Ralstonia等)及5个特异性生物标记物(Ellin6067、Sphingomonas、Nocardioides等),其丰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碱解氮(AN)和速效钾(AK)含量是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结论】GC和RSM两种覆盖模式下苹果园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细菌群落分布出现差异,RSM处理微生物丰富度高于GC处理,其中AN和AK是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为西南冷凉高地苹果园的栽培模式优化和土壤质量以及微生物功能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土壤覆盖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旱区苹果园铺设园艺地布的作用与方法
15
作者 薛凯 张虎 《西北园艺》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季节性干旱是陕西甘泉等渭北黄土高原山旱区苹果园提质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与铺设地膜、覆盖秸秆、果园生草等地面管理措施相比,覆盖地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能够起到抑制杂草、蓄水保墒、增温保温、提质增产的... 季节性干旱是陕西甘泉等渭北黄土高原山旱区苹果园提质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与铺设地膜、覆盖秸秆、果园生草等地面管理措施相比,覆盖地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能够起到抑制杂草、蓄水保墒、增温保温、提质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地布 抑草 保墒 增温 增产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草种对甘肃天水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作者 王淑荣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2期8-9,共2页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苹果园,人工种植4种豆科植物生草,以清耕为对照,比较不同生草模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4种豆科固氮草种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养分,但不同种质草种,土壤水解氮含量与有效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均以白...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苹果园,人工种植4种豆科植物生草,以清耕为对照,比较不同生草模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4种豆科固氮草种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养分,但不同种质草种,土壤水解氮含量与有效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均以白三叶最佳,其他依次是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毛苕子;不同草种土壤有效铁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 草种 土壤养分 甘肃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县幼龄苹果园间种油菜肥田技术
17
作者 孟淑婷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苹果是庄浪县的主要富民产业之一,全县苹果种植面积4.3万hm^(2)(65万亩),土壤贫瘠是影响产量和质量及效益的主要因素,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根据调查,庄浪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7%~1.00%,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 苹果是庄浪县的主要富民产业之一,全县苹果种植面积4.3万hm^(2)(65万亩),土壤贫瘠是影响产量和质量及效益的主要因素,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根据调查,庄浪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7%~1.00%,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土壤时长期要坚持的管理措施,果园生草是世界上通用的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庄浪县在苹果生产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苹果幼园种植油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苹果园间作油菜的优点、原则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果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浪县 苹果 间种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技术
18
作者 安莉霞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幼龄苹果园可间作与之没有共同病虫害的辣椒等低秆矮冠浅根性作物。辣椒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管理相对简单、省工、种植效益理想。依据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原则,从施肥整地、起垄种植、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种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 幼龄苹果园可间作与之没有共同病虫害的辣椒等低秆矮冠浅根性作物。辣椒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管理相对简单、省工、种植效益理想。依据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原则,从施肥整地、起垄种植、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种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幼龄苹果园间作辣椒的高效生产技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加速土壤熟化,增加果园前期收入,促进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辣椒 间作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安县现代苹果园轻简化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19
作者 胡田荣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6期61-64,共4页
秦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苹果产区,拥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栽培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果业发展需求,推广现代苹果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 秦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苹果产区,拥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栽培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果业发展需求,推广现代苹果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秦安县苹果产业概况,阐述了现代苹果园轻简化栽培管理的重要性与原则,介绍了品种选择与优化、轻简化修剪、免套袋栽培、病虫害生态绿色防控、土肥水精细化管理等关键技术与措施,剖析了技术推广难度大、果农接受度低、果品市场认可度不高、技术体系不完善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技术推广与培训、提高果品市场认可度、完善技术体系、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对策,旨在为秦安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安县 现代苹果 轻简化 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智能网棚+加热炉”防霜冻设备效果测试初报
20
作者 武军虎 吕宗琴 +3 位作者 杨少华 曲同建 李庆红 范红年 《西北园艺》 2025年第4期88-90,共3页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产区苹果花期频发的霜冻灾害,研发了“智能网棚+加热炉”防霜冻设备,并进行了初步测试,以验证该设备在降低果园减产与损失方面的有效性,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智能防霜棚+加热炉”方...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产区苹果花期频发的霜冻灾害,研发了“智能网棚+加热炉”防霜冻设备,并进行了初步测试,以验证该设备在降低果园减产与损失方面的有效性,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智能防霜棚+加热炉”方式进行果园增温,在环境温度为-7.5℃时,增温效果显著,棚内平均温度较对照提高5.8℃以上;棚内不同高度温差明显,高度越高增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智能网棚 加热炉 防霜冻 设备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