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范围。[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了Maxent生态位模型,并通过将其投影到地理空间预测了该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目的]了解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范围。[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了Maxent生态位模型,并通过将其投影到地理空间预测了该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为云南省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最冷月份最低温对该病原菌的预测分布有重要影响,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次之。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得出AUC值为0.998,表明预测结果是可靠的。[结论]为防止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传播和科学评估其危害提供了参考。展开更多
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室内抑菌作用、诱导抗病效果及诱导苹果叶片后各种抗病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A.mali均无明显的抑制...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室内抑菌作用、诱导抗病效果及诱导苹果叶片后各种抗病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A.mali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100μg/mL的水杨酸和500μg/mL的壳聚糖对A.mali的抑制率较低,仅为5.33%和4.73%,但诱导抗病效果较显著,分别达到70.90%和77.77%。两种药剂诱导叶片后,叶片中POD、PAL活性以及木质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且随时间的增长,POD和PAL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第3天,POD和PAL酶活性均达到峰值;而壳聚糖诱导后PPO活性随时间的增长呈升高的趋势,但水杨酸对PPO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较小。展开更多
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果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D-B180菌株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果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D-B180菌株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3种苹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球孢白僵菌BD-B180对3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5.08%、41.35%和39.74%。在加入BD-B180孢子悬浮液的PDA培养基上接种苹果病原真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程度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孢子悬浮液浓度为2.49×107cfu/m L时,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最高抑制率达90.81%,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7.14%和52.78%。BD-B180发酵液的抑菌效果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而增强,振荡培养20 d的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9.76%、66.42%和68.33%。说明利用球孢白僵菌开发抗果树病原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潜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范围。[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省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了Maxent生态位模型,并通过将其投影到地理空间预测了该病菌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为云南省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最冷月份最低温对该病原菌的预测分布有重要影响,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次之。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得出AUC值为0.998,表明预测结果是可靠的。[结论]为防止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传播和科学评估其危害提供了参考。
文摘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室内抑菌作用、诱导抗病效果及诱导苹果叶片后各种抗病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和壳聚糖对A.mali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100μg/mL的水杨酸和500μg/mL的壳聚糖对A.mali的抑制率较低,仅为5.33%和4.73%,但诱导抗病效果较显著,分别达到70.90%和77.77%。两种药剂诱导叶片后,叶片中POD、PAL活性以及木质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且随时间的增长,POD和PAL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第3天,POD和PAL酶活性均达到峰值;而壳聚糖诱导后PPO活性随时间的增长呈升高的趋势,但水杨酸对PPO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较小。
文摘为了研究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果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D-B180菌株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3种苹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球孢白僵菌BD-B180对3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5.08%、41.35%和39.74%。在加入BD-B180孢子悬浮液的PDA培养基上接种苹果病原真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程度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孢子悬浮液浓度为2.49×107cfu/m L时,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最高抑制率达90.81%,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7.14%和52.78%。BD-B180发酵液的抑菌效果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而增强,振荡培养20 d的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9.76%、66.42%和68.33%。说明利用球孢白僵菌开发抗果树病原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