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的表现——评《英汉语言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斌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2,共1页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的产生及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土壤,而文化则需要语言的形式传递出去,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因此,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绝不可能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语言表达及思想表达,他们交流的最终目...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的产生及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土壤,而文化则需要语言的形式传递出去,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因此,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绝不可能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语言表达及思想表达,他们交流的最终目的便是文化的交流。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曹盛华在《英汉语言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中,在全面阐述中英语言差异的基础上对语言差异的本质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认为语言差异的产生源头就是文化。语言是基于一定的文化产生的,语言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的交流。本书系统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联,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英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对比 语言差异 文化背景 语言与文化 语言学习过程 社会发展 思想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2
作者 毛梅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X期82-82,共1页
在商务英语快速应用与发展的当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在翻译板块,要加强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深入探索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鲜活性。吴叔尉和胡晓共同编著的《英汉语言对比... 在商务英语快速应用与发展的当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在翻译板块,要加强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深入探索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鲜活性。吴叔尉和胡晓共同编著的《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书从翻译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系统进行了有条理的对比研究,包括英汉语言的语源性对比,词形、词义、构词的对比翻译,英汉句子结构的对比翻译,英汉篇章的对比翻译,英汉修辞、语用的对比翻译,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翻译,英汉习语的对比翻译,以及英汉典故的对比翻译等。该书带给我们的启示具体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深化英汉词汇的差异性对比,探索英汉词汇的翻译转换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言对比 对比翻译 时代步伐 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 汉词汇 课程目标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一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玉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93-97,共5页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汉语言 对比研究 语用失误 形容词 社会文化因素 外语教学 中国文化 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认知与异同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耸 赵晓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论述了对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的认知以及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互相采用的现象。人类基本相同的生理结构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印象和概念,但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印象和概念。这些都充... 论述了对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的认知以及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互相采用的现象。人类基本相同的生理结构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印象和概念,但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印象和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在英汉语言的隐喻之中。英汉隐喻中的异同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体现在有关人体、动物、植物、颜色及其他物质方面的词语以及委婉语和成语中。指出了研究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现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 隐喻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法-逻辑构造差别看中西思维差异——以英汉语言比较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彩英 武娟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0,共4页
本文旨在从英汉语言比较角度分析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差异。英汉语言句法映现出,英语国度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逻辑的,而汉语国度的人思维特点是整体-意境的。从语言构造模式看,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差异体现在:英语民... 本文旨在从英汉语言比较角度分析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差异。英汉语言句法映现出,英语国度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逻辑的,而汉语国度的人思维特点是整体-意境的。从语言构造模式看,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差异体现在:英语民族呈直线思维,汉民族呈曲线思维;英语民族惯用名词陈述,汉民族惯用形象表达;英语民族重分析性形式逻辑,汉民族重整体性辩证思维;英语民族注重客体,汉民族注重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差异 句法 语言构造 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玉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对比研究 汉语言 老年人 外语教学 大学生 “秋风” 结构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表层结构形式主要差异的重释:物理力学角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国 周冰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英汉语言表层结构形式之差异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结论,相互之间似乎总缺少系统性或相关性阐释不足。本文总结了传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物理力学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了汉英语言在表层结构形式上的主... 英汉语言表层结构形式之差异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结论,相互之间似乎总缺少系统性或相关性阐释不足。本文总结了传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物理力学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了汉英语言在表层结构形式上的主要差异。本研究将给英汉两种语言的研究带来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表层结构形式的差异 重释 物理力学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比较对翻译练习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高教 方法教学 先生 语病 预见性 汉语言 翻译练习 语言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及其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连春 刘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79-181,共3页
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通过举例分析了“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3个方面: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科技发展.指出了词汇的空缺主要是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空缺.提出了在翻译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汉语言 词汇空缺 指称意义 语用意义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英汉语言教学奠定语序基础——评《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
10
作者 姚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语序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语序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语言的本意,而且对研究语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效应也有很大帮助。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这两种语言的语序存在较大差异,就是由语系不同导致的。在当代语言学背景下... 语序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语序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语言的本意,而且对研究语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效应也有很大帮助。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这两种语言的语序存在较大差异,就是由语系不同导致的。在当代语言学背景下,深入探究英汉语序的历史缘由以及不同的语言表现,对于英汉语言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晓林等人所著的《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一书以历史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与延伸,旨在对语言学的研究、探索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言 汉语言教学 汉语言 语序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对比 当代语言 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茶思想的角度分析英汉语言的兼容性和互利性
11
作者 王蓓 《福建茶叶》 2018年第3期349-350,共2页
我们看到整个茶思想在具体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其中所具体包含和融入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习惯,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传播与交流过程中,融入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应关系,本文拟从茶思想体系的具体内涵以及发展状况认知入手... 我们看到整个茶思想在具体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其中所具体包含和融入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习惯,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传播与交流过程中,融入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应关系,本文拟从茶思想体系的具体内涵以及发展状况认知入手,结合茶思想交流传递中所包含的具体语言要素内涵理解,通过具体分析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兼容和互利可能性,从而结合茶思想分析英汉语言之间的兼容性和互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思想 角度分析 汉语言 兼容性 互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主要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徐玉臣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共6页
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充分重视。韩礼德和哈嗓(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p.4).“那些非结构性的、语篇构... 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充分重视。韩礼德和哈嗓(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p.4).“那些非结构性的、语篇构成的意义关系”(P.7)。他们认为.衔接之所以能使一段话成为篇章.就在于衔接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黏着在一起。虽然衔接并不是语篇构成的唯一充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衔接 意义关系 篇章 衔接手段 汉语言 韩礼德 话语分析 研究者 唯一 专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文化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常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 。
关键词 汉语言 亲属称谓 文化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新视野——《英汉语言文化学》(Comparative Studies in Language & Culture)评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夕聪 《大学出版》 2006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 汉语 汉语言文化学》 书评 常宗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漫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素琴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X期140-141,共2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民族传统习俗特色。英汉两种语言在传统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词汇内涵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了解英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社会文化差异 汉语言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习俗 跨文化意识 词汇内涵 文化背景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法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70-75,共6页
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法对比孙炤语言不仅仅是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也是思维工具,参与并体现人们的思维。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特殊机能,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动脑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的过程。人的思想活动无论是形... 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法对比孙炤语言不仅仅是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也是思维工具,参与并体现人们的思维。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特殊机能,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动脑筋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的过程。人的思想活动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有赖于语言。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法 汉语言 逻辑主语 语句子 语言学概论 抽象概念 思维方式 语名词 语言环境 状语从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差异及常用英语写作技巧分析 评《当代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洋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I0021-I0021,共1页
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就目前而言,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在写作中多数学生也能切题。但语言错误问题相当严重,多为中式英语作文,即中文内容、英语框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 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就目前而言,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在写作中多数学生也能切题。但语言错误问题相当严重,多为中式英语作文,即中文内容、英语框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汉语母语的影响。倘若改善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确掌握母语和英语的特点和差异,避免用汉语思维进行英语写作,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理论 当代 汉语言差异 实践探究 写作技巧 语写作能力 汉语母语 国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初学者谈英汉语言知识差异
18
作者 王金秋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9-,共1页
英汉语言丰富多彩,英语和汉语是两门最具亲缘关系的学科,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良好的汉语基础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字起源和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得它们存在知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文字类型... 英汉语言丰富多彩,英语和汉语是两门最具亲缘关系的学科,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良好的汉语基础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字起源和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得它们存在知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文字类型不同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一种方块字形的表意文字,汉语的符号记录的是语言的词与词素。因此,符号数量大,而且繁杂。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这种文宇由于书写符号少(只有26个字母),其灵活性和可塑性远远大于表意文字。二、书写格式不同汉字书写讲究字体的匀称,大小趋于相同;英语单词中,各个字母的大小写和笔顺都有严格的书写规定,它们高低不同,但错落有致。汉语不讲究大小写,英语中句首宇母要大写,专有词、星期、月份、称呼如This is a book、Japan、Sunday、April、Miss Green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单词 金华 习惯 浙江 道德修养 汉语言 初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茶思想的角度分析英汉语言的兼容性和互利性
19
作者 李燕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期238-239,共2页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言正受到更多关注。中国同欧美国家的经贸、人文等方面交流日益增多,而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了...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言正受到更多关注。中国同欧美国家的经贸、人文等方面交流日益增多,而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了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从茶思想的研究入手,分析茶思想的发展、特点以及应用,探究了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中蕴涵的茶思想,从中总结了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进而找到两者在兼容性、互利性方面的关联,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同世界的交流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思想 汉语言 兼容性 互利性 深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汉谐音运用的对比中看吉祥文化在汉语中的丰富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红羽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47-149,共3页
以谐音象征的方式来隐喻美好祝愿,是中国自古以来广为流行的以祈福求吉为主旨的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英语和汉语的谐音对比,特别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谐音现象与材料,来探究汉语中谐音现象众多的原因以及吉祥文化在汉语中的丰富表现。
关键词 英汉语言对比 谐音 吉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