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觊觎、鸦片、炮舰──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华侵掠的三个历史阶段 |
李德志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2
|
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功大于罪”吗?——学习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 |
陈峰钧
|
《理论学刊》
|
1988 |
0 |
|
3
|
英国入侵西藏东南地方史略 |
吴从众
|
《西藏研究》
|
1988 |
3
|
|
4
|
英国与“九一八事变” |
洪邮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1
|
|
5
|
从对抗到合作——马来亚非殖民化研究 |
王成
|
《学海》
|
2003 |
4
|
|
6
|
鸦片战争中,英国为什么要选择舟山作为侵略中国的落脚点 |
周永孚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1
|
|
7
|
论七年战争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系 |
孙仲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8
|
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强国 |
王民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9
|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
周毅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2
|
|
10
|
中国茶叶与早期中美贸易 |
曾丽雅
吴孟雪
|
《农业考古》
|
1991 |
14
|
|
11
|
洗雪百年国耻 迎接香港回归 |
袁继成
李明强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7 |
0 |
|
12
|
“九七”后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客观因素及分析 |
王功安
陈奇文
|
《学习与实践》
|
1997 |
0 |
|
13
|
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与觉醒 |
俞越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1
|
|
14
|
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 ”中的女性形象 |
张嘉南
|
《阿拉伯世界研究》
|
1995 |
1
|
|
15
|
阿富汗第二次独立战争百年祭 |
彭树智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6
|
评齐鹏飞著《日出日落─—香港问题一百五十六年》 |
程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7
|
中英鸦片税厘并征交涉 |
张立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8
|
英名垂青史 虎威召国魂——关天培鸦片战争殉国150周年祭 |
余海安
|
《学海》
|
1990 |
0 |
|
19
|
亚细亚生产方式和香港的历史发展与“一国两制” |
郑德良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20
|
亚洲(之十) |
东方
仲东
|
《国际贸易》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