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以英国文化主义为参照 被引量:5
1
作者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鉴于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文艺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如此一来,原本极具批判性和跨学科特色的文化研究在耦合中国的现实接受语境时,某种程度上被蜕变为与文学研究争夺学科阵地的理论话语。文化研究理论在中国大陆的译介,... 鉴于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文艺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如此一来,原本极具批判性和跨学科特色的文化研究在耦合中国的现实接受语境时,某种程度上被蜕变为与文学研究争夺学科阵地的理论话语。文化研究理论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大多局限于结构主义范式之后,更多地亲近于媒体研究和社会学,而离文学愈益疏远。因此,要深入探析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嬗变及其二者之间有意味的结合,就无法避开对英国文化主义作一番回溯与思考。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围绕"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关系"的论争,亦可从文化研究的"前史"和源头——英国文化主义那里获得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争 文化研究 文化批评 英国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37,共4页
学界常常将英国文化主义化约为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完全忽略了自阿诺德以来的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即便有学者认识到英国文化主义自身的复杂脉络,但也未能充分廓清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间的关联,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关... 学界常常将英国文化主义化约为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完全忽略了自阿诺德以来的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即便有学者认识到英国文化主义自身的复杂脉络,但也未能充分廓清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间的关联,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关注尤其欠缺。文章提倡以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英国文化主义进行综合研究,跃出学科史或观念史的研究局限,结合英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变迁,勾勒出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和研究范式间的复杂关联,进而为我们反思文化研究的当下危机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主义 思想传统 研究范式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概念的流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3
作者 孟飞 陈子祺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术语革命”。考察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术语与核心概念的流变过程,在历史高度、表达深度、思想广度方面把握其重要意义,不仅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性与多样性、准确透视历史真实状况的必然要求,亦成为当今中国总结提炼标识性文化概念、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革命”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思想史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背景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特殊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时,并没有完全照搬原有的理论模式。他们从意识形态与形式的关系入手,从整体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与文学、文学形式以及作为文本的通俗文化形式,如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体话语中...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时,并没有完全照搬原有的理论模式。他们从意识形态与形式的关系入手,从整体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与文学、文学形式以及作为文本的通俗文化形式,如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体话语中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以及权力的压迫与争斗,以及艺术生产形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视角,克服了原有理论体系过于依赖无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弊端,将意识形态与文学、文学理论、文本形式以及艺术生产形式等形式结合起来,进一步确证了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形式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西霸权理论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危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小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为威廉斯的作为整体的文化引入了斗争的因素,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理论。霸权理论为霍尔提供了调和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文化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同时霍尔将霸权理论中对历史情境的强调与结构主义的语言原则以及拉克劳的接...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为威廉斯的作为整体的文化引入了斗争的因素,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理论。霸权理论为霍尔提供了调和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文化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同时霍尔将霸权理论中对历史情境的强调与结构主义的语言原则以及拉克劳的接合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霸权式的接合理论,用以剖析社会文化中霸权的话语式运作方式,以及话语式运作的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或者是对抗的逻辑。这些也直接改变了他们关于文化的定义。同时,威廉斯及霍尔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接受及运用实际扩大了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其不得不面临新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霸权 文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研究主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凤丹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9,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揭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形式。基于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大众文化,即工人阶级文化、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揭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形式。基于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大众文化,即工人阶级文化、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分析,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是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且这一研究主题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人类动力观考论
7
作者 黄雪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5,共3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关注普通民众的力量,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试图发掘普通民众对统治阶级霸权的反抗潜能,形成了以普通民众为历史主体的具有浓厚英国色彩的文化意蕴深厚的人类...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关注普通民众的力量,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试图发掘普通民众对统治阶级霸权的反抗潜能,形成了以普通民众为历史主体的具有浓厚英国色彩的文化意蕴深厚的人类动力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人民阵线 文化 人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特质
8
作者 薛稷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作为战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理论,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政治性批判意识、强烈的实践性批判精神与浓厚的主观性批判风格,这三种理论特质充分彰显出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阶级性、现实性与... 作为战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理论,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政治性批判意识、强烈的实践性批判精神与浓厚的主观性批判风格,这三种理论特质充分彰显出文化唯物主义批判思想的阶级性、现实性与经验性,其试图在显影资本主义文化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本质、透析资本主义政治乱象、找寻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缘由的基础上,寻求一条走出资本主义困境的崭新路径。研究这一带有鲜明英国本土化和民族化意蕴理论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征程中深化理解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然,也要看到因其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忽视,在政治批判效力层面陷入日渐式微的窘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批判 政治性 实践性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奖学金男孩”文化政治研究
9
作者 邹威华 伏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162,共5页
"奖学金男孩"文化政治是英国文化研究奠基人和创建者霍加特、威廉斯和霍尔共有的文化特质。"奖学金男孩"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阶级意识"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富深远意义的影响。他们在建构其... "奖学金男孩"文化政治是英国文化研究奠基人和创建者霍加特、威廉斯和霍尔共有的文化特质。"奖学金男孩"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阶级意识"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富深远意义的影响。他们在建构其文化理论和批判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借助"阶梯"和"阶梯观念"的文化认知去实现对现实生活改造的人生抱负。"奖学金男孩"文化政治已经内化为英国文化研究所考量的主题,它对我们探究英国文化研究、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英国新左派文化政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奖学金男孩"文化政治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宝贵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学金男孩 英国文化研究 文化身份 阶级意识 阶梯观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文化——文明”传统的两条脉络
10
作者 邹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作为西方思想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文明"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有着各自的发展脉络。由于社会历史情境的显著差异,德国形成了与英法式民族主义判然而别的文化民族主义;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化精英从德国历史记忆与民间文... 作为西方思想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文明"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有着各自的发展脉络。由于社会历史情境的显著差异,德国形成了与英法式民族主义判然而别的文化民族主义;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化精英从德国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中采撷华英,力图挖掘和建构起德国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思想的历程既关联着对启蒙运动的继承与反思,也开启了一种富有批判意识和建构力量的"文化———文明"传统。英国的"文化———文明"传统是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反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哈曼和柯勒律治的个案分析,则说明了"文化———文明"传统两条脉络间的关联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明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 功利主义 英国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理论到田野民族志实践——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邹赞教授访谈
11
作者 邹赞 阳玉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F0003,共9页
"文化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对英国文化主义的思考,既是为了从学术史梳理层面厘清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研究对于媒体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影响,也是为了回应当下中国大陆的文化... "文化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对英国文化主义的思考,既是为了从学术史梳理层面厘清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研究对于媒体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影响,也是为了回应当下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为何"、"如何"并"向何处去"等现实问题。如果要追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就必须避免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当作元话语,而是应当立足本土视野,从中国现当代思想史、文化史的丰厚土壤中去捕获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访谈还关注文化研究的本土实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析田野民族志实践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新疆兵团军垦第一代口述史为经典个案,阐明口述史的理论、方法及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主义 田野民族志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