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水芳 杨秀荣 +1 位作者 孙淑琴 刘春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对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每公顷有效成分90g、120.15g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4.80%,91.00%,比10%苯醚甲环唑EC、25%丙环唑EC提高12.91~19.11... 对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每公顷有效成分90g、120.15g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4.80%,91.00%,比10%苯醚甲环唑EC、25%丙环唑EC提高12.91~19.11个百分点,比3%井冈霉素提高15.73~21.9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农药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荣富 王会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58-158,161,共2页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25%丙环唑乳油450 mL/hm2的防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效果示范 被引量:7
3
作者 沈昆 何元密 《广西植保》 2008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苯醚 示范试验 田间效果 乳油防治 发生面积 增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凤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137-137,140,共2页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含量67.5、90.0、112.5mL/hm^2的平均病指分别为22.61、17.98、14.90,平均防效分别为60.32%、68.45%、7...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含量67.5、90.0、112.5mL/hm^2的平均病指分别为22.61、17.98、14.90,平均防效分别为60.32%、68.45%、73.85%,与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有效成分90.0mL/hm^2处理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优于目前生产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能延缓稻叶衰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而且安全、有效,可以大面积推广,建议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67.5~90.0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哲 王国联 +1 位作者 姜宜飞 于荣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2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气相色谱法用HP-5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99.98%;标准偏... 本文介绍了采用气相色谱法用HP-5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99.98%;标准偏差为0.12、0.04;变异系数为0.82%、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
6
作者 龚美亮 衷敬峰 +4 位作者 赖育斌 刘祚法 揭平路 曾水山 冯起海 《植物医生》 2013年第5期28-29,共2页
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4.14%,比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76.52%)提高7.62个百分点。... 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爱苗)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4.14%,比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的防治效果(76.52%)提高7.62个百分点。示范用药区每667 m2产量527.9 kg,比20%井冈霉素每667 m2产量(496.7 kg)增产31.2 kg,增产6.28%。示范区每667 m2减少施药用工2.5元,增加效益62.9元。建议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 mL对水45 kg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对水稻叶面进行均匀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水稻纹枯病 示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卢亭君 覃燕光 +1 位作者 郭志强 周金娇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3期114-115,123,共3页
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有效成分90 g/hm2、11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48%、93.54%,比10%苯醚甲环唑EC 22.5 g/hm2处理分别提高8.15、16.2... 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有效成分90 g/hm2、11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48%、93.54%,比10%苯醚甲环唑EC 22.5 g/hm2处理分别提高8.15、16.21个百分点;比25%丙环唑EC 112.5 g/hm2处理分别提高15.66,23.72个百分点;比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67.5 g/hm2处理分别提高19.29、27.35个百分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成分为90.0~112.5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农药 苯醚.乳油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朝军 钟玉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107-108,共2页
为了筛选获得更为有效的水稻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mL/hm2、300mL/h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69%与71.37%,分别比清水对照增... 为了筛选获得更为有效的水稻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mL/hm2、300mL/h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69%与71.37%,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10.4%和12.4%,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平均防效(71.52%)及增产率(13.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可作为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兵 《植物医生》 2012年第6期39-40,共2页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尤其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该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发病为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尤其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该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发病为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并可导致植株倒伏或整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苯醚 乳油防治 南方稻区 水稻生产 植株倒伏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中的残留量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10
作者 于淼 于志波 +5 位作者 韩帅兵 马明 薛雯 杨素梅 邢冰寒 周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评价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上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并开展了1年4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4 d后,丹参(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0.020 mg/kg,丹参(干)为0.022~0.089 mg/... 为评价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丹参上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并开展了1年4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4 d后,丹参(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0.020 mg/kg,丹参(干)为0.022~0.089 mg/kg;丙环唑在丹参(鲜)中残留量为<0.020~0.13 mg/kg,丹参(干)为<0.020~0.16 mg/kg。膳食风险评估显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占日允许摄入量(ADI)的23%和40%,风险可接受。本研究为两种杀菌剂在丹参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丹参 残留量检测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
11
作者 王静 张勇 +4 位作者 张超群 杨幸国 张连虎 崔汝强 石绪根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究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活性及最佳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设置多个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目的】探究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活性及最佳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设置多个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选取增效作用最显著的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调查田间发病情况。【结果】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1:9至9:1的配比范围混配时SR值介于0.7180~3.2735,其中复配比例为1:9时SR值达3.2735,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0 g a.i./hm2的桶混处理即可与各供试化学药剂在推荐剂量下的防治效果持平,且显著优于4%井冈霉素A水剂的防效。【结论】田间用量为90 g a.i./hm2的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比为1:9)桶混处理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使用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氟茚菌胺 苯醚 复配 室内活性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防治玉米灰斑病效果
12
作者 寸海春 何鹏搏 +5 位作者 何鹏飞 吴毅歆 赵正龙 亢波 Shahzad Munir 何月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为有效防控冷凉山区玉米灰斑病,选取5种杀菌剂进行玉米灰斑病室内毒力测定,并在2个不同高海拔地区试验种植2个抗病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于大喇叭口期采用药土法施用675 g a.i./hm2的30%嘧菌酯悬浮剂和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在灌浆期及蜡熟... 为有效防控冷凉山区玉米灰斑病,选取5种杀菌剂进行玉米灰斑病室内毒力测定,并在2个不同高海拔地区试验种植2个抗病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于大喇叭口期采用药土法施用675 g a.i./hm2的30%嘧菌酯悬浮剂和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在灌浆期及蜡熟期统计玉米灰斑病发病情况,成熟期检测2种杀菌剂对玉米吊苞情况、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测定玉米茎秆及籽粒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能很好地抑制灰斑病菌孢子的萌发,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小于3 mg/L。施用杀菌剂的玉米叶片青绿,保叶效果明显,可有效延长叶片功能期。30%嘧菌酯悬浮剂对灰斑病的防效在93%~100%之间,对果穗下垂的防效在83%以上,挽回产量25.39%~44.01%;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效果次之,灰斑病防效在29%~75%之间,对果穗下垂的防效在79%以上,挽回产量在14.12%~30.94%之间,玉米籽粒及茎秆中嘧菌酯及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5μg/kg。在大喇叭口期采用药土法施用675 g a.i./hm2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能安全有效地防控玉米灰斑病,挽回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苯醚 防效 毒力测定 灰斑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伟 余镇藩 王俊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试验以中单108号玉米为研究对象,以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为除菌剂,研究二者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影响。分别设置9种搭配比例制作种子包衣,分别测定出苗率、产量、病株率及防治效果4个指标。结果表明:当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1... 试验以中单108号玉米为研究对象,以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为除菌剂,研究二者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影响。分别设置9种搭配比例制作种子包衣,分别测定出苗率、产量、病株率及防治效果4个指标。结果表明:当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1.50%时,玉米出苗率最高;产量、防治效果最高值及病株率最低值均出现在T_(7)组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0.50%。在本试验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搭配比例为1.50%∶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蒂腐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对苯醚甲环唑代谢抗性生化机制的研究
14
作者 李鹏声 刘锦霖 杨叶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为探索芒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bl.]对苯醚甲环唑产生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针对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3株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个菌株表现抗... 为探索芒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on&Maubl.]对苯醚甲环唑产生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针对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3株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个菌株表现抗性,EC50值为5.61~28.70μg·mL^(-1)。选择马来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苯醚甲环唑与代谢酶抑制剂的混用增效作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分别与DEM(或PBO、TPP)联合处理后表现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处理后,菌株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酶(P450)、羧酸酯酶(CarE)的酶活普遍升高;处理12 h,抗性菌株的酶活均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此外,UPLC-MS/MS测试结果显示,敏感菌株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明显高于抗性菌株。上述结果表明,解毒代谢酶GST、P450和CarE参与可可毛色二孢对苯醚甲环唑的代谢可能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杀菌剂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探析杀菌剂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可可毛色二孢 苯醚 代谢抗性 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在蚯蚓-土壤体系中的立体选择性吸收、消除和转化
15
作者 王加福 付纪强 +3 位作者 王济世 张艳伟 耿岳 贺泽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为了全面探究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在蚯蚓-土壤系统中的对映选择性环境行为,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手性苯醚甲环唑的生物富集、消除动力学以及降解路径。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测定了苯醚甲环唑的4种立体异构体并使其达到... 为了全面探究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在蚯蚓-土壤系统中的对映选择性环境行为,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手性苯醚甲环唑的生物富集、消除动力学以及降解路径。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测定了苯醚甲环唑的4种立体异构体并使其达到基线分离。在富集阶段观察到显著的对映选择性,其中(2R,4R)-苯醚甲环唑和(2R,4S)-苯醚甲环唑优先在蚯蚓体内积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了5种转化产物(TPs),分别为3-氯,4-羟基苯醚甲环唑、CGA-205374、CGA-205375、3-氯,4-羟基CGA-205375和CGA-71019(1,2,4-三氮唑)。揭示了苯醚甲环唑在蚯蚓和土壤中的主要转化途径为水解和羟基化。此外,产生了具有显著对映选择性的手性转换产物3-氯,4-羟基苯醚甲环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对映选择性 生物富集 转化产物 降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为例分析农药多残留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16
作者 任鹏程 齐艳丽 +1 位作者 李春勇 秦曙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399,共10页
本研究通过欧盟推荐的农药多残留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剂在苹果上施用后的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旨在明确欧盟的农药多残留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普通人群而言,苯醚甲... 本研究通过欧盟推荐的农药多残留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剂在苹果上施用后的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旨在明确欧盟的农药多残留联合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普通人群而言,苯醚甲环唑及吡唑醚菌酯单一农药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分别为26.0%和19.7%,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商分别为2.5%和0.5%;长期联合膳食暴露风险商为31.4%,短期联合膳食暴露风险商为6.4%。对于2~4岁儿童群体,单一农药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取男女平均值)分别为56.0%和40.0%,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商分别为8.7%和1.7%;长期联合膳食暴露风险商为66.9%,短期联合膳食暴露风险商为22.4%,全部风险评估的结果均在可接受水平范围内。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认为通过必要的途径提高农药残留数据和膳食消费数据的质量,有助于使评估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醚菌酯 多残留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对沂源县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
17
作者 宋志双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38-39,4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评估苯醚甲环唑对沂源县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30~40 mg/kg浓度下,每隔7~10天施用3次,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当地常规使用的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通过抑制病原菌... 通过田间试验评估苯醚甲环唑对沂源县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30~40 mg/kg浓度下,每隔7~10天施用3次,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当地常规使用的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通过抑制病原菌C14α-脱甲基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对已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保持高活性。葡萄现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施药效果最佳。苯醚甲环唑不仅能有效防治病害,还能提高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 葡萄 黑痘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胁迫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分析
18
作者 敖静 李杨 +3 位作者 刘晓辉 高晓梅 孙玉禄 宋立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研究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dif)施用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变化,通过模拟生产中的施用剂量,监测35 d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变化,通过db-RDA分析建立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响应... 为研究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dif)施用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变化,通过模拟生产中的施用剂量,监测35 d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变化,通过db-RDA分析建立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dif施用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SOM)、总氮(TN)、碱解氮(AN)均有所提高,有效磷(AP)呈下降趋势,Alpha多样性指数中细菌Chao1、ACE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未处理土壤,真菌Shannon指数高于未处理土壤;所有样本中细菌共检出31门、91纲、206目、315科、553属,真菌共检测出11门、34纲、79目、174科、370属;苯醚甲环唑施用浓度为50 mg/kg时,土壤细菌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14.2%和1.81%,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8.28%和3.44%,绝对优势菌属节杆菌属相对丰度下降7.85%,真菌中赤霉属和被孢霉属逐渐成为优势菌群;细菌的优势菌群中变形菌门与TN呈显著正相关,真菌优势菌门中子囊菌门与AN、TN和dif呈显著正相关,被孢霉门与SOM呈显著负相关;TN和AN对细菌的Shannon指数影响较大。以上说明,高浓度苯醚甲环唑的施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的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均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苯醚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田间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敏 孙国俊 +3 位作者 董波 李粉华 邱淑芬 蒋林忠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7期46-48,共3页
经试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较好农药。水稻破口前5~7d、齐穗期各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20mL/667m21次,可有效的防治水稻后期病害。施药后能促进水稻生长、防止水稻早衰,可提高水稻结... 经试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较好农药。水稻破口前5~7d、齐穗期各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20mL/667m21次,可有效的防治水稻后期病害。施药后能促进水稻生长、防止水稻早衰,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唑· 纹枯病 稻曲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森富 王会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75-76,共2页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次数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次数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丙环唑25%乳油450 mL.hm-2的防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唑·30%乳油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