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酐聚酯多元醇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骆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选择或合成聚醚多元醇,调整聚氨酯泡沫配方,介绍了苯酐聚酯多元醇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实验证明,泡沫性能良好,泡沫稳定剂使用量减少,泡沫成本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苯酐聚酯多元醇 聚氨酯 硬质泡沫塑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和生产工艺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丹 岳昌海 +2 位作者 孙玉玉 秦凤祥 朱忆宁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134,共7页
聚酯多元醇是生产聚酯型聚氨酯重要原料,与脂肪族聚酯多元醇相比由于引入苯环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和耐化学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苯酐聚酯多元醇、对苯聚酯多元醇、其他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重... 聚酯多元醇是生产聚酯型聚氨酯重要原料,与脂肪族聚酯多元醇相比由于引入苯环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和耐化学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苯酐聚酯多元醇、对苯聚酯多元醇、其他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重点描述了合成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生产工艺,讨论间歇法和连续法生产技术和设备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酐聚酯多元醇 对苯聚酯多元 合成 间歇法 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多元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洪波 丁雪佳 +4 位作者 薛海蛟 吴恒澜 袁园 褚文娟 张德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89-2194,共6页
将中等羟值聚醚多元醇、低羟值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苯酐聚酯多元醇分别与基础聚醚多元醇复配,制备了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了4种不同组合多元醇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低羟值多元醇的加入使泡孔直径明显减小;过低... 将中等羟值聚醚多元醇、低羟值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苯酐聚酯多元醇分别与基础聚醚多元醇复配,制备了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了4种不同组合多元醇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低羟值多元醇的加入使泡孔直径明显减小;过低羟值的TMN3050的加入对力学性能的提高不利;TMN700使泡沫体的压缩强度略为增加,冲击强度大幅提高,弯曲强度略为下降;聚合物多元醇TPOP36/28在低添加量下,制得硬泡泡孔直径明显减小,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大幅增加,弯曲强度降低;苯酐聚酯多元醇PS400A,使泡孔直径减小,制得硬泡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硬质泡沫塑料 聚醚多元 聚合物多元 苯酐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亚中 朱昊 +2 位作者 姚路路 叶辉 崔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7,68,共8页
以聚邻苯二甲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56)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BDO)和乙二胺(EDA)为硬段,合成了系列软段中含有苯环结构的苯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WPU)膜.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膜... 以聚邻苯二甲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56)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4-丁二醇(BDO)和乙二胺(EDA)为硬段,合成了系列软段中含有苯环结构的苯酐聚酯型水性聚氨酯(WPU)膜.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膜进行了表征.对于苯/环己烷混合液(质量比50/50,50℃),测定膜的吸附分离性能和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并与软段不含苯环的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2000)的脂肪族聚酯型水性聚氨酯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有苯环结构的PH-56为软段的膜比PHA-2000为软段的膜热稳定性和分离性能更好;软段为PH-56的膜在环己烷中几乎不溶胀,且当膜结构中软段质量分数从55.0%增加到73.6%时,渗透汽化分离因子从6.90缓慢减小为4.91,而通量从6.91kg·μm/(m^2·h)明显增加到23.8kg·μm/(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酐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膜 渗透汽化 苯/环己烷分离 溶胀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多元醇制备耐热型PU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安珈璇 唐婷 +3 位作者 向鸿霞 曾晓燕 李又兵 杨朝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7,共5页
采用预聚体法,以交联型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苯酐聚酯多元醇作为双组分软段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合成制备了一系列耐热型聚氨酯(PU)材料。探讨了软段配比对PU材料微相结构及力学性能、动态机械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当苯酐聚酯与聚氧化丙... 采用预聚体法,以交联型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苯酐聚酯多元醇作为双组分软段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合成制备了一系列耐热型聚氨酯(PU)材料。探讨了软段配比对PU材料微相结构及力学性能、动态机械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当苯酐聚酯与聚氧化丙烯二醇配比为30/70时,PU的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较好,拉伸强度为71.96MPa,冲击韧性为84.45kJ/m2;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显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在120℃左右,内生热较低,tanδ为0.70。热分析发现,材料在310℃前基本无热失重,苯酐聚酯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U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丙烯二 苯酐聚酯多元醇 复配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