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检测苯胺的新型铜席夫碱络合物设计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耿向东 李达 +3 位作者 于泽民 刘少洲 汤克勇 张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9-124,共6页
以4-甲酰基三苯胺、2-肼基苯并噻唑和硝酸铜为原料,通过醛胺缩合及金属螯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铜络合物探针T-Cu,并将其用于苯胺检测。结果表明,苯胺加入后探针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可实现对苯胺的“裸眼”比色型识别。该方法具有较高... 以4-甲酰基三苯胺、2-肼基苯并噻唑和硝酸铜为原料,通过醛胺缩合及金属螯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铜络合物探针T-Cu,并将其用于苯胺检测。结果表明,苯胺加入后探针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可实现对苯胺的“裸眼”比色型识别。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368μmol/L;同时,检测过程不易受常见苯系物、金属阳离子、阴离子及其他小分子的干扰,表现出优异的特异性。该探针在实际水样中具有优异的苯胺识别效果,在环境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席夫碱 探针 比色型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超微盘电极上镉(Ⅱ)的表面络合吸附波
2
作者 赵凯元 王敔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27-732,共6页
用直径7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 用直径7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对Cd2+的特性吸附,形成电活性的表面吸附态络合物.因此,这种表面络合物首先被还原,形成峰电位-0.90V处的表面络合吸附波,还原峰电位比Cd2+直接还原电位(-0.98V)正移,循环反扫时,氧化波无峰形.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了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证实该还原波具有扩散和表面反应同时控制的表面络合吸附波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一致,并求得了表面吸附态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吸附量和表面络合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实验还证实,在峰电位-1.06V处的还原波,是Cd2+的表面吸附还原态诱导而产生的催化氢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修饰电极 超微盘电极 镉(Ⅱ) 表面络合吸附波 碳纤维 表面络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希夫碱的重稀土配合物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国发 那崇武 +2 位作者 李彬 毛坤元 刘晓勋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合成了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的重稀土配合物,(LnL_2Cl·3H_2O)Cl_2(Ln:Gd,Dy;L:希夫碱配体)和(LnL_2Cl_2·2H_2O)Cl·H_2O(Ln:Ho,Er,Tm,Yb,Lu),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 合成了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的重稀土配合物,(LnL_2Cl·3H_2O)Cl_2(Ln:Gd,Dy;L:希夫碱配体)和(LnL_2Cl_2·2H_2O)Cl·H_2O(Ln:Ho,Er,Tm,Yb,Lu),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西佛碱 稀土络合物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取代苯胺形成P450-MI组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
4
作者 傅旭春 刘志强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12种取代苯胺的Hansch理化参数与取代苯胺形成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代谢中间体(简称MI)络合物能力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K)的相关方程式。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性参... 本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12种取代苯胺的Hansch理化参数与取代苯胺形成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代谢中间体(简称MI)络合物能力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K)的相关方程式。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性参数之和Σσ、脂溶性参数之和Σπ与形成P450-MI络合物的活性大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位存在含孤对电子的取代基使活性增大。本文还用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参数,没有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电子结构参数与活性之间的定量相关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P450 苯胺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转移聚合法合成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光华 高振胜 +1 位作者 杨苹苹 段文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将其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合成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DHAAGE为单体,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为引发剂,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具有... 从歧化松香中提取的去氢枞酸(DHA)出发,将其酰氯化后与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反应,合成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DHAAGE)。并以DHAAGE为单体,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为引发剂,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具有苯亚胺基链端的聚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DHAAGE)。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其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为5.0×10-5 s-1;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引发剂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PDHAAGE的分子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枞酸 去氢枞酸丙烯酸乙二醇酯 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 电荷转移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转移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
6
作者 李光华 黄义忠 +1 位作者 高振胜 汪春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2-1337,共6页
为了研究引发剂上的取代基对苯乙烯电荷转移聚合的影响,分别以对甲氧基苯胺/二苯甲酮、苯胺/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作为引发体系,苯乙烯(St)为单体,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了聚... 为了研究引发剂上的取代基对苯乙烯电荷转移聚合的影响,分别以对甲氧基苯胺/二苯甲酮、苯胺/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胺/二苯甲酮络合物作为引发体系,苯乙烯(St)为单体,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荷转移聚合(CTP)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并利用核磁共振仪(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溶剂极性、引发剂浓度以及取代基电子效应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的电荷转移聚合反应符合常规自由基聚合机理;当苯胺的苯环上有硝基取代基时,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相对较低,而有甲氧基时,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电荷转移聚合 苯胺 二苯甲酮络合物 取代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