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在Chiralcel OJ柱上的色谱保留及拆分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晓丹 王绍艳 +1 位作者 王智超 张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42,共5页
在Chiralcel OJ手性柱上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进行分离研究。考察了在正己烷流动相体系中,不同碳数、不同立体结构的醇类添加剂以及不同醇含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流速及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并通过色谱保留及热力学行为研究... 在Chiralcel OJ手性柱上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进行分离研究。考察了在正己烷流动相体系中,不同碳数、不同立体结构的醇类添加剂以及不同醇含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流速及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并通过色谱保留及热力学行为研究对药物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正己烷-异丙醇(90∶1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20℃的条件下,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可获得基线分离,分离度Rs=3.228。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用lnα对1/T作图,得到的Van′t Hoff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计算了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在色谱柱上分离的焓变和熵变差值、转折温度点Tiso等热力学参数。分离对映体满足‖ΔΔH0‖>‖ΔΔS0‖,说明手性拆分过程为焓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ALCEL OJ柱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映体 色谱保留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
2
作者 王旭峰 王强 +5 位作者 侯超苹 杨金兰 黎智广 张英侠 李惠青 黄珂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5,共7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oPAK■Y1-R(5μm,150 mm×4.6 mm)手性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方式实现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手性对映体的拆分。目标对映体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内标法测定。目标对映体在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0。水产品中对映体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μg/kg和0.5μg/kg。在5种空白基质中添加低、中、高浓度水平的目标对映体,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9.2%。该方法灵敏可靠、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映 手性拆分 分散固相萃取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廷福 梁冰 +2 位作者 李菊白 李辰 欧庆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建立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 p H值和浓度、手性选择剂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在含 3 0 mg/ m L 羟丙基 -β-CD( HP-β-CD)和 1 0 %甲醇... 建立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 p H值和浓度、手性选择剂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在含 3 0 mg/ m L 羟丙基 -β-CD( HP-β-CD)和 1 0 %甲醇的40 mmol/ L Tris-H3 PO4 ( p H2 .5)体系中 ,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 ,分离度 ( RS)为 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对映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手性分离 HP-β-CD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HPLC分离氨氯地平对映体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定强 党安旺 +4 位作者 王俊 凌岫泉 李衍亮 贾静 涂清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1-1294,共4页
建立直接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HPLC方法,并用于其含量测定。以CHiRALPAK AD—H为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因素对氨氯地平对映体分离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含量。实验表明,... 建立直接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HPLC方法,并用于其含量测定。以CHiRALPAK AD—H为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因素对氨氯地平对映体分离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含量。实验表明,以正己烷-乙醇-二乙胺(95:5:0.1,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氨氯地平对映体的质量浓度均在0.01~0.06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R=0.9983,rS=0.9987)。高、中、低3个浓度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101%、101%,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0.76%、0.68%、0.98%。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左旋氨氯地平工业化制备中动态拆分过程的跟踪分析及产品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氯地平 对映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金纳米探针用于药物分子对映体的比色检测
5
作者 谭晓萍 吴宏伟 +2 位作者 王丹丹 张金 章俊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于金纳米粒子良好的光电特性,以及移动智能设备良好的RGB传感性能,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R/S-苯丙氨醇、R/S-布洛芬对映体分子的手性比色检测方法.手性金纳米粒子识别对映体分子时表现出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静电、氢键和亲(疏)水相... 基于金纳米粒子良好的光电特性,以及移动智能设备良好的RGB传感性能,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快速检测R/S-苯丙氨醇、R/S-布洛芬对映体分子的手性比色检测方法.手性金纳米粒子识别对映体分子时表现出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静电、氢键和亲(疏)水相互作用等,使得纳米材料表面发生能量共振转移,导致其趋于稳定和聚集,进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最终实现比色检测的目的.在检测过程中加入铜离子(Cu^(2+)),由于Cu^(2+)能同时与对映体分子和手性金纳米粒子形成配合物,因此能够增强手性识别效果.此外,利用移动智能设备灵敏的RGB检测性能,实现了R/S-苯丙氨醇、R/S-布洛芬对映体分子的定量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124.35和104.58μmol/L;123.95和111.44μmol/L.同时,该方法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实现对映体混合物的检测.本研究应用手性金纳米粒子作为比色探针,以移动智能设备为检测装置,构建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在药物对映体分子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子对映 金纳米粒子 手性识别 比色检测 RGB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11023对映异构体的合成及PPARγ拮抗活性
6
作者 苟冰心 黄娜 +1 位作者 王建塔 汤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5,共7页
采用2-(4-甲基苯基)丙酸、对肼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分别经甲酯化、甲基化、溴代以及Fischer吲哚合成、苄酯化制备2-(4-(溴甲基)苯基)-2-甲基丙酸甲酯(中间体1)和2,3-二甲基-1H-吲哚-5-甲酸苄酯(中间体2),然后通过N-烷基化、催化氢化、... 采用2-(4-甲基苯基)丙酸、对肼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分别经甲酯化、甲基化、溴代以及Fischer吲哚合成、苄酯化制备2-(4-(溴甲基)苯基)-2-甲基丙酸甲酯(中间体1)和2,3-二甲基-1H-吲哚-5-甲酸苄酯(中间体2),然后通过N-烷基化、催化氢化、酰化、Suzuki偶联以及水解反应首次合成SR11023对映异构体,总收率达16.5%。该合成路线为首次报道,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体与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 NMR、^(13)C NMR以及ESI-HRMS进行结构确证。通过GAL-4 PPARγ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及TR-FRET PPARγ竞争性结合分析确证了SR11023对映异构体为高亲和性PPARγ拮抗剂,并阐明α-甲基对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拮抗剂 SR11023对映异构 α-甲基 合成 PPARγ拮抗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对映体的分布及感官特性
7
作者 余成霞 朱建猛 +4 位作者 王超 顾莎莎 韦朝阳 邱树毅 戴怡凤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6,共9页
该研究利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GC)和手性气相色谱-质谱(Chiral-GC-MS)分析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E2H3MB),优化其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对12种香型白酒中E2H3MB对映体分布情况进行探究,并利用三点选配(3-AFC)阈值测定方法,评... 该研究利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GC)和手性气相色谱-质谱(Chiral-GC-MS)分析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E2H3MB),优化其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对12种香型白酒中E2H3MB对映体分布情况进行探究,并利用三点选配(3-AFC)阈值测定方法,评估E2H3MB对映体在纯水和体积分数46%乙醇溶液中的嗅觉阈值及感官特征。结果表明,CYCLOSIL-B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对E2H3MB分离效果良好,升温速率1.5℃/min,载气流速为1.0 mL/min时,E2H3MB对映体分离情况最佳,分离度(R)=5.0>1.5。除了米香型、清香型以及豉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中均只检测到(R)-构型E2H3MB((R)-E2H3MB),且同一香型白酒中(R)-E2H3M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感官特征结果表明,在纯水和体积分数46%乙醇溶液中,(R)-E2H3MB嗅觉阈值分别是(S)-构型E2H3MB((S)-E2H3MB)的2.1倍左右((R)-构型38μg/L;(S)-构型18μg/L)和1.9倍左右((R)-构型322 mg/L;(S)-构型173 mg/L),两种构型均表现出令人愉悦的甜香以及果香。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白酒风味轮的细化,为研究白酒中手性风味物质对映体的分布提供参考依据,丰富人们对白酒中手性风味物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 手性风味物质 对映 感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的对映异构体
8
作者 冯秀珍 孙鹏 +6 位作者 陈立茹 蔡建光 阳凯 邱林松 阮荷玲 和燕玲 邵伍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流速为2.5 mL/min。结果显示,对映异构体在0.498 5~5.981 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的检测限浓度为0.149 6μg/mL,定量限浓度为0.498 5μg/mL,加样回收率为94.97%~102.74%。结果提示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以准确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色谱 富马酸贝达喹啉 对映异构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法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 被引量:5
9
作者 邹巧根 宋喆 吴小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法 (HPLC CMP)来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 (pz)对映体。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法 ,对影响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分离方法的因素 :pH值、Cu2 + 浓度、L 苯丙氨酸浓度以及有机溶剂的量进行 4因素 3水平...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法 (HPLC CMP)来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 (pz)对映体。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法 ,对影响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分离方法的因素 :pH值、Cu2 + 浓度、L 苯丙氨酸浓度以及有机溶剂的量进行 4因素 3水平试验 ,以帕珠沙星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在 5~ 10min之间的前提下 ,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分别大于 2 0 0 0和 1 5 ,选取了最优色谱系统。同时 ,考察了色谱系统方法学。结果 :该色谱条件简单 ,线性响应范围为 9 0~ 90 0 μg/ml(L ,D pz) ,线性相关系数为RL pz=0 9998,RD pz=0 9996 ,回收率L/D pz分别为 98 8% ,RSD =0 86 % (n =9)和 97 5 % ,RSD =1 0 5 % (n =9) ,中间精密度L/D pzRSD均小于 2 0 % (n =6 )。为定量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异构体提供了依据并控制左旋甲磺酸帕珠沙星样品中右旋异构体的含量。结论 :本方法与手性固定相比 ,可以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珠沙星 HPLC-CMP 对映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哲峰 杨更亮 +1 位作者 梁贵键 陈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建立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PZLX)对映体手性流动相HPLC拆分方法。方法通过探讨流动相pH值、有机改性剂、手性配合剂、反相固定相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确定甲醇-苯丙氨酸溶液(L-苯丙氨酸1.32g与硫酸铜1g,加水1000ml,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 目的建立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PZLX)对映体手性流动相HPLC拆分方法。方法通过探讨流动相pH值、有机改性剂、手性配合剂、反相固定相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确定甲醇-苯丙氨酸溶液(L-苯丙氨酸1.32g与硫酸铜1g,加水1000ml,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为3.5)(30∶70)为手性流动相,在ODS柱上拆分PZLX对映体,332nm波长检测。结果两对映体良好分离,分离度1.9以上,S、R异构体回归方程分别为:Y=1.38×105X-130.9(r=0.9998)和Y=1.26×105X-60.6(r=0.9998),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2和1.5ng,RSD为0.2%以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克服了该类方法灵敏度及重现性不如手性固定相法(CSP)的不足,可用于新药PZLX光学纯度的质量控制及其生物体内代谢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帕珠沙星 对映 手性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溴环十二烷(HBCDs)异构体及对映体的植物富集、传输、修复及毒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武彤 杨妹 +4 位作者 李茜茜 刘子鑫 崔建升 鲍晓磊 郎子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9,共16页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脂肪族溴代阻燃剂,2013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中.HBCDs具有手性中心,多个对映异构体,不同的立体构型在环境中会发生选择性富集分布,降解转化和生物毒性等行...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脂肪族溴代阻燃剂,2013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中.HBCDs具有手性中心,多个对映异构体,不同的立体构型在环境中会发生选择性富集分布,降解转化和生物毒性等行为.植物是生态系统能量的生产者,HBCDs可通过植物吸收改变植物生理,影响其在食物链的传递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对HBCDs异构体和对映体的植物提取分析方法、植物富集和传输、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以及植物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有效检测植物中的HBCDs异构体和对映体,对映体水平的检测将成为未来HBCDs立体构型分析的发展方向.HBCDs已在各类植物中被陆续检出,多数研究中α-HBCD是主要的异构体.目前在HBCDs对映体水平上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其在植物体内的传输尚无统一规律.植物种植可有效清除土壤中的HBCDs,展现出生物修复应用前景.HBCDs会引起植物生长发育迟缓、氧化胁迫和基因损伤等效应,不同构型的HBCDs表现出特异的选择性毒性行为.鉴于目前关于HBCDs的植物研究还很欠缺,建议今后加强对植物中HBCDs异构体和对映体水平的环境行为和污染治理研究,为综合评价HBCDs的生物有效性、健康风险评价及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 对映 选择性富集 植物修复 植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STZ-糖尿病性白内障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对映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旭东 陈翠真 +3 位作者 董冰 颜流水 付煜荣 罗国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STZ-糖尿病性白内障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对映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Ⅰ)、STZ组(Ⅲ)和牛磺酸组(Ⅲ)。用STZ(55mg/kg)诱发白内障,毛细管电泳检测大鼠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STZ-糖尿病性白内障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对映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Ⅰ)、STZ组(Ⅲ)和牛磺酸组(Ⅲ)。用STZ(55mg/kg)诱发白内障,毛细管电泳检测大鼠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对映体含量及其比率。结果4%牛磺酸能推迟STZ-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展。牛磺酸组和STZ组相比,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的D/L比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4%牛磺酸能推迟STZ-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展,但其作用与其血清、房水和晶状体中丙氨酸的D/L比值改变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 STZ 糖尿病性白内障 血清 房水 晶状 丙氨酸对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及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及呈味特性
13
作者 李玮轩 邵晨阳 +4 位作者 严寒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朱荫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7,共17页
茶叶中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具有滋味特征及阈值迥异的对映异构体,查明绿茶及红茶中各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茶汤滋味的贡献,有助于丰富茶叶化学知识体系,为茶叶滋味品质的提升与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酯化-五氟丙酰化... 茶叶中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具有滋味特征及阈值迥异的对映异构体,查明绿茶及红茶中各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茶汤滋味的贡献,有助于丰富茶叶化学知识体系,为茶叶滋味品质的提升与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酯化-五氟丙酰化法结合手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查明了10种绿茶及8种红茶中的15对重要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采用浓度模拟及定量描述分析法,探明了各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呈味特性,并初步揭示了各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对绿茶及红茶茶汤滋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L-谷氨酸混合物、L-酪氨酸、L-丝氨酸在绿茶和红茶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L-酪氨酸与L-丝氨酸在红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绿茶,而L-谷氨酸混合物则呈现相反的分布趋势。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各对映异构体主要呈现鲜、甜、苦、硫黄等滋味特征,L-谷氨酸(鲜)、L-色氨酸(苦)、L-谷氨酰胺(鲜)、D-色氨酸(甜)等呈味强度最高;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对映异构体可能呈现截然相反的滋味特征,如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及亮氨酸的D-异构体呈现愉悦的甜味特征,而L-异构体呈现较为明显的苦味。氨基酸模拟液与绿茶茶汤的滋味审评结果表明,L-谷氨酸、L-谷氨酰胺及L-天冬氨酸可能对绿茶的鲜味特征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L-丙氨酸及D-苯丙氨酸可能对绿茶的甜味特征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L-苯丙氨酸及L-色氨酸可能参与绿茶苦味特征的形成;以上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同样可能对红茶的滋味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L-丝氨酸及L-酪氨酸等对红茶的甜味和苦味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红茶 游离氨基酸 对映异构 滋味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14
作者 张淑怡 马成英 +5 位作者 陈维 苗爱清 乔小燕 林冬纯 夏红玲 许靖逸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84,共12页
为探究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在炒青绿茶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金萱炒青绿茶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nantioselectiv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 为探究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在炒青绿茶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金萱炒青绿茶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nantioselectiv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Es-GC-MS)分析挥发性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对120℃不同干燥时间(30、60、90 min和120 min)处理的4个炒青绿茶样品进行了对映异构体定性定量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HS-SPME的最佳条件为添加NaCl(3 mL,3 mol·L^(-1),料液体积比为1︰6)、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 min。Es-GC-MS的最佳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35℃,保持2 min;以4℃·min-1升温至110℃,保持10 min;以4℃·min-1升温至210℃。采用优化方法分析4个炒青绿茶样品,共检出8种对映异构体,且种类不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其中R-(-)-芳樟醇、S-(+)-芳樟醇含量随干燥进程增加,其余6种对映异构体含量在超过60 min或90 min时开始下降。层次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时间样品被明显分成4组,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4种差异对映异构体,按VIP值从大到小分别为R-(-)-芳樟醇、(2R,5S)-茶螺烷B、(2R,5R)-茶螺烷A、S-(+)-芳樟醇。本研究可为炒青绿茶干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提升及干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青绿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对映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键合相拆分和测定人血浆中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
15
作者 黄志琴 曾庆丽 +1 位作者 李丹 李来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体含量的液相色谱新方法。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和净化,选择极性有机相体系(乙腈/甲醇/三乙胺/冰乙酸),通过梯度洗脱完全拆分对映体,柱后二极管阵列检测(275 nm),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6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波长响应值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23~0.9989)。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在0.4~1.5 mg/L和1.5~4.0 mg/L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96%~103.88%,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88%~3.29%和3.02%~5.1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性和手性分离度高等优点,可同时测定多个对映体,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阻滞剂 桥联双β-环糊精液相色谱固定相 手性拆分 对映定量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映体选择性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朝阳 张智超 +1 位作者 张玲 冷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40-1643,共4页
高效氟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含有氟氯氰菊酯的一个顺式和一个反式异构体,每个顺反异构体又含有一对对映体,因此共4个对映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阐释高效氟氯氰菊酯及相关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转化与归趋,并对... 高效氟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含有氟氯氰菊酯的一个顺式和一个反式异构体,每个顺反异构体又含有一对对映体,因此共4个对映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阐释高效氟氯氰菊酯及相关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转化与归趋,并对其环境风险进行更有效的评价,采用室内避光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高效氟氯氰菊酯对映体选择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华北碱性黄土中,高效氟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一定的异构体转化现象,并且反式体的降解快于顺式体。进一步的手性测定表明降解存在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4个对映体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7.16、28.41、8.74和12.67d,顺式体和反式体的的对映体浓度比值(ER值)分别从实验开始的0.99和1.03减小为实验结束的0.64和0.48,反式体对映体的选择性要高于顺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氟氯氰菊酯 降解 对映选择性 土壤 对映浓度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手性固定相直接拆分克仑特罗对映体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雅茹 王德发 +3 位作者 杨亦平 吴红 牛丽萍 侯冬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将酰胺型手性固定相用于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拆分 β2 受体兴奋剂克仑特罗。讨论了三元流动相中正己烷、1,2 二氯乙烷和甲醇含量的变化以及柱温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条件 :流动相为V(正己烷 )∶V(二氯乙烷 )∶V(甲醇 ) =5 4... 将酰胺型手性固定相用于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拆分 β2 受体兴奋剂克仑特罗。讨论了三元流动相中正己烷、1,2 二氯乙烷和甲醇含量的变化以及柱温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条件 :流动相为V(正己烷 )∶V(二氯乙烷 )∶V(甲醇 ) =5 4∶38∶8,柱温为 17℃ ,流速为 1 0mL/min ;并对拆分的机理加以探讨。方法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酰胺 手性固定相 克仑特罗 对映拆分 Β2受兴奋剂 药物对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拆分奥美拉唑对映体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危凤 沈波 +2 位作者 陈明杰 周先波 吴平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99-1702,共4页
以乙醇为流动相,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模拟移动床色谱上拆分了奥美拉唑对映体.研究了柱子切换时间以及流动相内部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条件下,S奥美拉唑的浓度、产率和回收率随切换时间增加而增加,流动相消... 以乙醇为流动相,用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模拟移动床色谱上拆分了奥美拉唑对映体.研究了柱子切换时间以及流动相内部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条件下,S奥美拉唑的浓度、产率和回收率随切换时间增加而增加,流动相消耗和纯度则随之降低.降低内部流速,有利于改善分离,S奥美拉唑的纯度最高可达96.4%,R奥美拉唑的纯度最高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模拟移动床 对映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农药毒性机制的对映体选择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唐梦龄 王丹 +1 位作者 傅柳松 刘维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综述了手性农药在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细胞毒性、藻类与植物毒性及生物体富集方面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大量研究显示,手性农药的不同对映异构体对于非靶标作用体的毒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选择性差异既取决于手性农药的对映异构体,同时... 综述了手性农药在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细胞毒性、藻类与植物毒性及生物体富集方面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大量研究显示,手性农药的不同对映异构体对于非靶标作用体的毒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选择性差异既取决于手性农药的对映异构体,同时又与作用的受体相关。探讨了手性农药毒理学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对映体水平上对手性农药的毒理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评价农药对健康的风险及生产绿色高效的单一或复合的对映体农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毒理 对映选择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离子液体拆分对映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兴 于飞 +2 位作者 朱海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9-1240,共12页
手性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家族的重要一员,不仅拥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较好的结构可调性等优良性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广泛应用于对映体拆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手性离子液体作为离子液体家族的重要一员,不仅拥有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较好的结构可调性等优良性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将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广泛应用于对映体拆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针对近年来手性离子液体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液液萃取等领域对映体拆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现阶段手性离子液体在对映体拆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离子液 对映拆分 药物对映 氨基酸对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