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甲酸衍生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浩 林敏 +2 位作者 邱龙新 石艳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研究马铃薯的PPO理化性质,为研究其抑制剂的作用条件奠定基础.该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30℃,pH6.0;酶在低于50℃和在pH5.15~8.75内稳定;在pH6.8,30℃下,酶催化L-DOPA氧化反应的Km和Vm分别为7.24mmol/L和617.0μmol/(L... 研究马铃薯的PPO理化性质,为研究其抑制剂的作用条件奠定基础.该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30℃,pH6.0;酶在低于50℃和在pH5.15~8.75内稳定;在pH6.8,30℃下,酶催化L-DOPA氧化反应的Km和Vm分别为7.24mmol/L和617.0μmol/(L·min).3-甲氧基-2-羟基苯甲酸、4-甲氧基-2-羟基苯甲酸、5-甲氧基-2-羟基苯甲酸、4-甲氧基-3-羟基苯甲酸和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等对马铃薯PP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1.78、0.28、0.53、0.14和2.49mmol/L.抑制效应均为可逆竞争性,抑制常数分别为1.56、0.24、0.46、0.12和2.37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多酚氧化酶 苯甲酸衍生物 抑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滴定法在苯甲酸衍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清 曹建军 +1 位作者 蔡凌霜 曾百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198,共2页
本文报道 WD-CO 微型滴定管在苯甲酸衍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方法一致 ,并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试剂 。
关键词 苯甲酸衍生物 分析 微型滴定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氧基偶氮苯基元的苯甲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液晶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炳莲 李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7-1770,共4页
合成和表征了新型的含有甲氧基偶氮苯液晶基元的3,4,5-三取代苯甲酸衍生物Dn,研究了结构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n中,羰基(C O)和羟基(OH)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存在于结晶态、液晶态和各向同性状态,在各向同性态时氢键较弱.通过对... 合成和表征了新型的含有甲氧基偶氮苯液晶基元的3,4,5-三取代苯甲酸衍生物Dn,研究了结构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n中,羰基(C O)和羟基(OH)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存在于结晶态、液晶态和各向同性状态,在各向同性态时氢键较弱.通过对其分子结构的调控,有效地抑制了微相分离和强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具有单向向列型液晶行为的3,4,5-三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甲氧基偶氮苯 超分子 苯甲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苯甲酸衍生物配位化合物中Eu(Ⅲ)离子格位
4
作者 李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2-664,共3页
以 2 ,3 二甲氧基苯甲酸 (2 ,3 HDMOBA)和 4 甲基苯甲酸 (p HMBA)为配体 ,合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Eu(2 ,3 DMOBA) 3 和Eu(p MBA) 3 。在 77K下测定了高分辨激发光谱和时间分辨谱。配合物Eu(2 ,3 DMOBA) 3中Eu(Ⅲ )离子格位只有一种 ,配合... 以 2 ,3 二甲氧基苯甲酸 (2 ,3 HDMOBA)和 4 甲基苯甲酸 (p HMBA)为配体 ,合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Eu(2 ,3 DMOBA) 3 和Eu(p MBA) 3 。在 77K下测定了高分辨激发光谱和时间分辨谱。配合物Eu(2 ,3 DMOBA) 3中Eu(Ⅲ )离子格位只有一种 ,配合物Eu(p MBA) 3 中确有化学环境类似的多种类型的Eu(Ⅲ )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苯甲酸衍生物 配位化合物 Eu(Ⅲ) 离子格位 光谱分析 时间分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衍生物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合成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敬 袁建勇 +2 位作者 刘盼和 胡叶敏 李雁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9-1036,1048,共9页
以4-氨基-3-碘苯甲酸甲酯(Ⅴ)为原料,经过偶联、酰化、水解等反应得到苯甲酸衍生物类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Ⅵ-Ⅸ,化合物Ⅴd[4-乙酰胺基-3-(2-乙基-1-丁烯基)苯甲酸甲酯]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Ⅹ-Ⅻ,结构经^1HNMR、... 以4-氨基-3-碘苯甲酸甲酯(Ⅴ)为原料,经过偶联、酰化、水解等反应得到苯甲酸衍生物类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Ⅵ-Ⅸ,化合物Ⅴd[4-乙酰胺基-3-(2-乙基-1-丁烯基)苯甲酸甲酯]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Ⅹ-Ⅻ,结构经^1HNMR、^13CNMR、MS确证,并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测试选用流感病毒菌株H3N2(California/04),H1N1(California/99)和B(Shanghai/02)。结果显示:在Ⅵ-Ⅸ中,苯环C3位置侧链越大,化合物的活性越低,其中,化合物Ⅸ[4-乙酰胺基-3-(2-羟基-2-乙基丁烷基)苯甲酸]的活性最强,对H3N2、H1N1、B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2.1、1.6μmol/L;Ⅹ-Ⅻ中,苯环侧链α位碳上的羟基比β位活性增强,在苯环侧链α位的碳上含有单羟基的化合物Ⅻ[4-乙酰胺基-3-(2-乙基-1-羟基丁烷基)苯甲酸]具有对两种A型流感病毒最强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15和0.2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氨酸酶 流感病毒 苯甲酸衍生物 化学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与1,10-邻菲咯啉铽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志华 王淑萍 +2 位作者 刘翠格 马瑞霞 王瑞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8-681,共4页
分别以苯甲酸及邻、间、对甲基(甲氧基)苯甲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七种Tb(Ⅲ)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在室温下,测定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取... 分别以苯甲酸及邻、间、对甲基(甲氧基)苯甲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七种Tb(Ⅲ)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在室温下,测定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取代苯甲酸作第一配体对铽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苯甲酸作第一配体的Tb(Ⅲ)三元配合物的最佳发射峰5D4→7F6(489 nm),5D4→7F5(545 nm)的强度,均比苯甲酸作配体的配合物强。甲基为取代基的苯甲酸的三种配合物中,最佳发射峰的强度顺序为:Tb(o-MBA)3phen<Tb(m-MBA)3phen.H2O<Tb(p-MBA)3phen(其中o-MBA为邻甲基苯甲酸根、m-MBA为间甲基苯甲酸根、p-MBA为对甲基苯甲酸根、phen为邻菲咯啉);甲氧基为取代基的苯甲酸的三种配合物中,最佳发射峰强度顺序为:Tb(o-MOBA)3phen.H2O>Tb(m-MOBA)3phen.H2O>Tb(p-MOBA)3phen(其中o-MOBA为邻甲氧基苯甲酸根、m-MOBA为间甲氧基苯甲酸根、p-MOBA为对甲氧基苯甲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衍生物 三元配合物 1 10-邻菲咯啉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勇 张珂 +4 位作者 徐怡庄 陶栋梁 王智贤 高宏成 吴瑾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6,共5页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取代基或不同的第二配体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邻菲罗啉能够增强Eu(III)芳香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而减弱Tb(III)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2,2'-联吡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类、苯甲酸类和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类昆虫酚氧化酶抑制剂的2D-QSAR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薛超彬 丁琦 +1 位作者 罗万春 姜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5-281,共7页
采用Hansch-Fujita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以电性参数(Hammettσ)、疏水性参数(clogP)、立体效应参数(MR)、氢键受体和供体等物理化学参数作为变量,对苯甲醛衍生物、苯甲酸衍生物和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苯... 采用Hansch-Fujita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以电性参数(Hammettσ)、疏水性参数(clogP)、立体效应参数(MR)、氢键受体和供体等物理化学参数作为变量,对苯甲醛衍生物、苯甲酸衍生物和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酸衍生物和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非常相似。在此三类化合物中,氢键受体、立体效应(MR)参数和疏水效应(clogP)参数是影响化合物抑制活性的最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效关系 酚氧化酶抑制剂 苯甲醛缩氨基硫脲衍生物 苯甲衍生物 苯甲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弯孢菌HS-FG-257中一个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庞艳伟 王继栋 +2 位作者 向文胜 刘乾峰 王相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1-1334,共4页
从土壤不等弯孢菌HS-FG-257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鉴定为4-hydroxy-3-(3-methyoxy-3-methylbutyl)-benzoic acid(1),4-hydroxy-3-(3-hydroxy-3-methylbutyl)-benzoic acid(2),4-hydroxy-3-prenylbenzoicacid(3)and radicinin(... 从土壤不等弯孢菌HS-FG-257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鉴定为4-hydroxy-3-(3-methyoxy-3-methylbutyl)-benzoic acid(1),4-hydroxy-3-(3-hydroxy-3-methylbutyl)-benzoic acid(2),4-hydroxy-3-prenylbenzoicacid(3)and radicinin(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不等弯孢菌 苯甲酸衍生物 4-羟基-3-(3-甲氧基-3-甲基丁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选择性碳氢键活化研究获进展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6-696,共1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出了一种能促进金属钯活化苯甲酸衍生物的间位碳氢键的导向辅助基团,实现了苯甲酸间位碳氢键的直接烯烃化、氧化和后续一系列的各种官能团化衍生化反应。
关键词 碳氢键 活化 中科院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苯甲酸衍生物 中国科学院 衍生化反应 官能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