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帆 付善良 +5 位作者 施雅梅 李忠海 张莹 王美玲 颜鸿飞 黄志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建立了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用正丁醇-硫酸溶液衍生,再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在线GPC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建立了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用正丁醇-硫酸溶液衍生,再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在线GPC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和确证。结果显示,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7~0.999 9;在0.02~0.10 mg/kg加标范围内,回收率为66%~112%,相对标准偏差为3.4%~11.5%,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的定量下限为7~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可满足国际上对水果中多种苯氧羧酸类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苯氧羧酸类农药 残留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氧羧酸类农药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靓 张超 +1 位作者 钟明静 钱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58-1366,共9页
构建了高岭石铝氧八面体层表面模型Al13O48H57和硅氧四面体层表面模型Si13O37H22,采用B3LYP/6-31G(d,p)方法,对其与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二氯苯氧丙酸(2,4-DP)、2,4-二氯苯氧丁酸(2,4-DB)、2-甲基-4-氯苯氧乙酸(MCPA)、2-甲基... 构建了高岭石铝氧八面体层表面模型Al13O48H57和硅氧四面体层表面模型Si13O37H22,采用B3LYP/6-31G(d,p)方法,对其与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二氯苯氧丙酸(2,4-DP)、2,4-二氯苯氧丁酸(2,4-DB)、2-甲基-4-氯苯氧乙酸(MCPA)、2-甲基-4-氯苯氧丙酸(MCPP)和2-甲基-4-氯苯氧丁酸(MCPB)等苯氧羧酸类农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优化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吸附能及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八面体层表面的中心原子(OH2,OH3及OH11)与四面体层表面的中心原子(O2,O3及O11)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吸附活性.相较于侧链为乙酸基的分子,含有丙酸基或丁酸基的分子因带有更多的吸附位点而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研究发现MCPP的吸附性高于MCPA.结合2,4-D的吸附性高于MCPA的结论,可以推断2,4-D与MCPA更倾向于吸附在高岭石的硅氧层表面.因此在农药施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分子的活性及其与高岭石表面的作用强弱,确保淋洗对去除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羧酸类农药 农药残留 八面体表面 四面体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